|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糖生产国,而巴西甘蔗除制糖外,约有一半比例用来制造乙醇。在巴西生物燃料政策影响下,巴西糖产量的变化伴随乙醇基本面的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判断全球食糖的供需格局,理清巴西甘蔗及糖-能源产业链是必要的。 一、巴西甘蔗产业创造了巨大价值 1、巴西甘蔗种植分布集中,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 巴西甘蔗种植集中在中南部地区,约占总种植面积的90%,其余10%分布在东北部地区。中南部地区处于南纬20°-25°,拥有适宜甘 蔗生长的热带气候、肥沃土壤和平坦地形,具体分布在圣保罗州(55.2%)、戈亚斯州(9.42%)、米纳斯吉拉斯州(9.16%)、南马托格罗索州(6.76%)、巴拉那州(6.1%)、马托格罗索州(2.84%)等。 从总量看,巴西甘蔗种植面积自1980年以来先增后减,峰值为2013年的1065.2万公顷,较1980年增加255%。近十年变化有增有减,2016-2018年巴西蔗农因经济性改种大豆,导致甘蔗种植面积有所减少;2023-2024年受天气影响,巴西蔗区频发火灾,种植面积锐减。2025年总种植面积为879.3万公顷,其中翻种与扩种面积为124.5万公顷,占总种植面积的14.16%。
2、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 巴西甘蔗产量全球第一,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2.5%。从总量看,2024/25榨季产量为6.79亿吨,据CONAB最新预测,2025/26榨季产量预计为6.69亿吨,同比约降1.2%。从周期看,由于甘蔗宿根的生长特性,甘蔗产量存在4-6年的生长周期,其中2-3年为增产期,2-3年为减产期。从单产看,巴西近20个榨季甘蔗单产处于67-86吨/公顷的范围内,其中2011/12榨季最低为67.08吨/公顷,对应甘蔗产量5.61亿吨;2023/24榨季单产为85.58吨/公顷,对应甘蔗产量7.13亿吨,为近20个榨季最高产量。 ATR即吨甘蔗出糖量,可以代表入榨甘蔗的品质。巴西中南部近20个榨季ATR在130-145kg/吨甘蔗范围内浮动,ATR的数值影响甘蔗出糖率从而影响最终产物产量,对比巴西中南部最近几个榨季的ATR可以看到当前榨季甘蔗质量较差。
3、巴西甘蔗产业发达,产品线发展成熟 巴西甘蔗完整产业链包括甘蔗农工系统(投入及产出)、甘蔗加工系统(生产工厂)和产物分配系统(包括贸易及下游产业)。据Markestrat的调查报告,2024年巴西的甘蔗全产业链生产总值达1100亿美元,约占巴西总GDP的5%。甘蔗产业主要收入来源是糖和乙醇,巴西是全球第一大糖生产国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而其他非主要收入来源的产品也不容忽视,如生物电力、酵母、生物塑料、甘蔗柴油、生物丁醇、纤维素乙醇和碳信用等,也将在甘蔗产业增值中变得愈加重要。
二、巴西糖-能源产业把握全球定价格局 1、巴西是全球第二大乙醇生产国与消费国 巴西燃料乙醇产量居世界第二,主要来源分为甘蔗乙醇与玉米乙醇。从原料来源看,巴西甘蔗源乙醇产量近十个榨季有增有减,而玉米源乙醇产量保持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2024/25榨季巴西甘蔗源乙醇产量为288.57亿升,玉米源乙醇产量为72.26亿升;从产品分类看,巴西乙醇生产分为无水乙醇与含水乙醇,2024/25榨季占比分别为40%和60%。
巴西乙醇在生物能源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从单位面积产出看,巴西甘蔗优势明显。巴西甘蔗乙醇年产量6800升/公顷,而欧洲甜菜乙醇年产量为5000升/公顷,美国玉米乙醇年产量为3100升/公顷。 从与化石燃料能量比看,消耗1单位的化石燃料,巴西乙醇能产生8.9单位的可用能源,而美国玉米乙醇仅能产生1.3单位的可用能源,巴西乙醇的能量平衡效率是美国乙醇的6.8倍,是欧洲甜菜或小麦乙醇的4.5倍。 从单位甘蔗所含能量看,1吨甘蔗所含能量相当于约1.2桶石油(甘蔗的能量为17.18×10⁷千卡,1桶石油的能量为13.86×10⁷千卡)。在甘蔗中,这些能量约有三分之一存在于甘蔗汁中,甘蔗汁会被转化为糖或酒精;三分之一存在于甘蔗渣中;还有三分之一存在于甘蔗秸秆中。若以中南部地区2024/25年度的6.79亿吨甘蔗产量计算,其能量相当于8.15亿桶石油。
巴西燃料乙醇消费量居世界第二,约占全球乙醇消费量的25-30%,2020年以来,月均消费量达24.24亿升,年消费量在260-330亿升之间波动。乙醇替代了巴西国内近50%的汽油需求,这一替代率在全球首屈一指,为国家节省了巨额的外汇支出,并极大地增强了能源安全。 巴西的燃料乙醇消费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为无水乙醇,年消费量约95-120亿升,无水乙醇强制与汽油混合,称为C类汽油,混合比例通常在27%(E27)左右。政府会根据甘蔗收成、乙醇和汽油的相对价格等因素微调这一比例。在巴西所有使用汽油的普通汽车都必须使用这种混合燃料。这是乙醇消费的基本盘。其二为含水乙醇,作为100% 的燃料(E100),直接用于专用的乙醇燃料汽车或与C类汽油按任意比例混合用于更重要的灵活燃料汽车(FFV)。 总结来看,巴西的燃料乙醇消费是一个由成熟市场机制驱动、以灵活燃料汽车技术为核心、并得到国家政策有力支持的成熟体系。
巴西的生物能源政策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政策基础铺垫阶段,为应对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巴西政府于1975年启动了国家酒精计划,主要目的是利用丰富的甘蔗资源生产燃料乙醇,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这为巴西生物燃料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巴西正式确立了发展生物燃料的法律框架,规定在3年过渡期内,将柴油中生物燃料的比例从2%逐步增加到5%(2008年实现B5),2009年,5%的混合比例成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要求。 第二阶段是构建现代政策体系阶段,2017年巴西开始施行名为RenovaBio的国家生物燃料政策,这是巴西生物燃料政策的里程碑,旨在扩大生物燃料使用,提高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核心机制包括:①设定国家脱碳目标:目标是到203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3%的温室气体排放;②CBIO信用额交易机制:燃料分销商需依据其化石燃料销售量购买相应的脱碳信用额(CBIOs)以完成强制性个体目标,其中1单位CBIO对应1吨CO₂排放当量;③生物燃料生产认证:生产商可自愿参与认证,使用“RenovaCalc”计算器测算生物燃料的碳强度,并获得能源环境效能评分。 第三阶段是当前最新政策发展阶段,2024年巴西政府颁布了《未来燃料法》,该法案进一步鼓励乙醇、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和使用,着力推动巴西能源转型。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提高掺混比例:计划将乙醇在汽油中的占比范围提升至27%-35%,并将生物柴油混合比例提高至20%;②国家可持续航空燃料计划(ProBioQAV):要求航空公司从2027年开始,通过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逐年减少1%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37年累计减排10%;③国家绿色柴油计划(PNDV):规定巴西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每年确定化石柴油中“绿色柴油”的最低添加量。2025年又上调了掺混比例,汽油中乙醇掺混比例从E27提升至E30,柴油中生物柴油掺混比例从B14提升至B15,这是向2030年目标迈进的关键一步。
2、糖醇经济性和醇油经济性是巴西甘蔗生产决策关键 基于前面对巴西乙醇优势及政策发展的阐述可知,甘蔗作为巴西乙醇最主要的生产来源,是主导巴西糖能产业和能源战略的主要因素。巴西糖能产业通过原油—汽油和乙醇经济性—制糖和制醇经济性—制糖比例—产量的传导链把握了全球定价格局。 制糖和制醇的经济性是巴西甘蔗工厂生产选择的决定性原因,是生产端的经济决策。这一决策的核心机制在于巴西糖厂拥有极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全球市场的价格,动态调整其制糖比例。当含水乙醇折糖价与糖价价差扩大时,糖厂通常更倾向于提高制糖比例,如2010-2013、2016/17、2020/21、2022至今几个榨季,糖醇价差扩大,对应榨季的制糖比例都有相对明显的提升。具体来看,影响糖厂决策和糖醇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糖价,当国际糖价走高时,糖厂倾向于将更多的甘蔗用于生产食糖并出口,以获取更高利润。这会导致乙醇的供应量减少,从而推高乙醇价格;②国内醇价,当国内乙醇需求旺盛、价格走高时(如油价上涨),糖厂则倾向于将更多的甘蔗用于生产乙醇,以供应国内市场,这时会减少食糖的产出,反过来影响国际糖价;③汇率,当雷亚尔走弱时,糖厂出口利润增加,从而刺激食糖生产,减少乙醇供应;当雷亚尔走强时,出口食糖的吸引力下降,糖厂会更倾向于生产乙醇供应国内市场。
而含水乙醇的消费又受到汽油和乙醇经济性的影响。前文提到,巴西通过一系列生物能源政策发展后,如今国内灵活燃料汽车(FFV)占比已达到80%以上,而醇油经济性就是消费端的经济决策,即巴西的灵活燃料汽车车主决定是加含水乙醇(E100)还是加C类汽油(E27)。其核心机制在于“70%法则”,如果含水乙醇的价格≤汽油价格的70%,那么使用乙醇就更经济划算,单位成本更低。这是由于乙醇的热值(能量含量)比汽油低约30%,消耗相同容量的乙醇和汽油,耗醇行驶距离要比耗油少约30%。具体来看,影响醇油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原油价格,是最核心的驱动因素,油价上涨带动巴西国内汽油零售价上涨,若醇油比价小于70%,则乙醇竞争力增强;相反的,油价下跌后若醇油比价大于70%则乙醇竞争力减弱,消费者偏爱汽油;②乙醇供应与价格,这个取决于前面的糖醇经济性与糖厂决策。整体来看,醇油比价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选择,从而决定了乙醇的消费量。 总结而言,消费端的需求变化会反过来影响生产端的决策。糖醇经济性和醇油经济性不是一种单边效应,而是通过反馈循环机制影响糖厂生产决策和糖醇价格的。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