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品种:锡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5-is-1QSF7lIrKwQHi0JA 7月14日-18日,我们对云南锡产业进行了走访调研,行程涉及锡矿贸易、锡冶炼及相关企业。本次调研主要对云南锡冶炼厂生产运行及原料保障、锡矿供应与全球寻源、锡下游消费及交割仓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具体内容如下: 1、锡矿环节 缅甸供应:25家矿商获开采许可,预计四季度集中供应,但成本上涨(管理费、实物税等),实际增量或为停产前80%-90%。 全球寻源:贸易商加大非洲、南美采购,厦门港运输更高效。 成本趋势:缅甸、印尼矿品位下降,叠加税费调整及通胀,海外矿成本长期上行。 2、锡冶炼环节 原料供应:多数企业原料库存仅支撑月内生产,外采依赖矿贸商;少数有自有矿山企业库存较充裕。 盈利状况:40度加工费9000-12000元/吨接近成本线,环保成本上升加剧压力。 行业整合:头部企业全产业链布局抗风险,头部企业带动效应显现。 3、下游与交割 下游需求:客户集中长三角、珠三角,6-7月供需平衡(冶炼减产匹配淡季需求);锡价特定区间下游补库,跌价时采购活跃。 交割仓储:去年贸易商占库问题缓解,但广东库容少于上海,效率待提升。 正文 一、锡矿环节:缅甸增量预期明确,海外矿成本上升成长期趋势 1、缅甸矿供应有望改善,预计Q4集中流出 从调研反馈来看,7月15日佤邦召开开复产相关会议后,已有25家缅甸矿商完成费用缴纳并取得开采许可,供应端改善节奏逐步清晰——预计8月可释放数百金属吨增量,9月增量进一步提升至1000金属吨,四季度有望进入集中供应期。不过,当地矿企运营成本已明显上升:矿洞年管理费达200万元/个,叠加30%的实物税,再加上人员跨境成本大幅上涨,多重成本叠加直接推高了缅甸矿的流通价格。综合来看,即便供应恢复,实际增量或仅能达到原来停产前的80%-90%。 2、贸易商加速全球寻源,非洲、南美成重点方向 受缅甸矿供应收缩影响(此前停产及矿石品位下降持续制约供应),国内大型锡矿贸易商已加快全球寻源步伐,重点加大对非洲(如尼日利亚)、南美等新兴产区的采购力度,部分企业甚至规划在非洲布局选矿厂以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从海外原料运输来看,非洲矿到国内的运输周期相对较长(约2-3个月),但部分产区(如尼日利亚)可依托双边贸易政策享受零关税优惠,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运输成本;国内港口方面,厦门港凭借成熟的企业物流协作体系,整体运输效率优于广西港,成为海外原料进口的优选通道之一。 3、海外矿成本上升成长期趋势 海外锡矿综合成本上涨已呈现长期化特征,多重因素共同推升成本中枢:从矿端本身来看,缅甸、印尼等主产国矿石品位持续下降(如缅甸矿从早年7-8度降至当前低位),低品位矿开采需投入更多分拣、选矿成本,直接拉高单位产出成本;政策层面,缅甸征收30%实物税、印尼将锡矿特许权使用费从固定比例改为“锡价越高、费率越高”的累进税,税费成本随产量及锡价同步上升;叠加全球通胀背景下,运输(海外至国内海运及陆运费用)、人工(矿区开采及跨境人员成本)、设备维护等环节成本普遍上涨,多重压力共振下,海外锡矿综合成本呈持续上行趋势。 二、锡冶炼环节:原料偏紧,加工费低位运行 1、原料供应整体偏紧,库存普遍偏低 云南地区冶炼企业原料供应紧张态势显著,多数冶炼企业原料库存仅能支撑月内生产,部分企业甚至仅够维持一周;冶炼厂若直接从矿端收矿,还可能面临品质欺诈风险(如标称高品位矿实际到货品位大幅偏低),因此行业内多以从矿贸商采购为主。对外采依赖度较高的冶炼企业,需全力“寻矿保产”,而矿贸商为平衡多方供应,往往采取分散供货模式,履约稳定性不足。仅少数拥有自有矿山或完成资源整合的企业,原料库存相对充裕(可支撑1个月以上生产),但外购矿成本上升的压力仍对其构成影响。同时,部分企业因原料供应不足,不得不通过停产检修的方式减少产能释放(如仅开启半数设备维持生产),以此匹配原料供应节奏,短期内实际产量因此受到明显限制。 2、加工费低位运行,盈利水平承压 加工费整体处于低位运行,40度锡矿加工费主流区间维持在9000-12000元/吨,已接近甚至低于冶炼成本线。在此背景下,中小型冶炼企业利润空间相对有限;部分企业通过回收铟、铋等伴生小金属,形成一定收益补充。成本端虽有区域优势支撑(如云南电费、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但环保合规成本持续上升——包括危废处置费用、环保设备投入等,对整体盈利形成一定影响。 3、行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带动效应显现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逐步完善“矿山-矿贸-冶炼-加工”全产业链布局,依托国企背景的资源掌控力和规模优势,在原料保障与生产稳定性上更具韧性;而在加工费低位及原料供应偏紧的环境下,中小型冶炼企业需根据原料到位情况和成本变化灵活调整生产安排。与此同时,云南作为锡冶炼技术高地,其成熟技术已向国内多地及海外主产区输出,进一步巩固了区域产业影响力,也为行业集中度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下游销售与交割:需求淡季特征明显,交割仓储效率边际改善 1、下游需求淡季特征明显 调研显示,冶炼企业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涵盖贸易商及终端企业,定价升贴水随市场动态调整(例如客户自提可享受100-200元/吨的优惠)。从企业反馈来看,6-7月并未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但这并非需求回暖的信号——实际上下游仍处淡季,需求整体偏弱。不过,冶炼企业因原料供应紧张及加工费低位,不得不被动减产,供应规模随之收缩,恰好与下游偏弱的需求形成阶段性平衡,因此企业未感受到“货难卖”的压力。同时,市场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锡价处于26.2万-26.4万元/吨区间时,下游存在补库行为;锡价下跌期间,下游采购积极性反而提升,整体消费保持稳定态势。 2、交割仓储效率边际改善,仍存优化空间 去年因贸易商占库导致实体企业交割困难的问题,今年已通过库容扩容及交割审核趋严(如要求当批次同品牌产品等)得到明显缓解。不过,当前交割体系仍有优化空间:一方面,库容分布与实际需求存在错位——广东作为锡消费主力区域,上期所批复的库容却少于上海;另一方面,部分环节的流转效率仍有提升余地,整体交割仓储体系的适配性和流畅度需进一步优化。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