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位股民,对股市有着深深的迷恋,还一度安慰临近高考的我,如果考不上好大学,就跟着他炒股,一样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 我的父亲是一名赌徒,炒股亏了很多钱,为了快速翻身,背着家人四处借钱,并不惜加杠杆,结果越亏越多,最终卖房还债,一切归零。 父亲的经历,让我对股市和投资有了深深的厌恶,但也许是命运使然,大学毕业后,我竟也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股市…… PART.01 考不好就跟我学炒股,日子也很好过 我真正意义上接触股票是在2013年,那时我正面临高考。 有一天,父亲激动地拿着一本书跑到我面前说:“孩子,别有压力,考不好以后跟着我做点生意,再跟我学着炒炒股票,生活也能很好过。我跟你讲,只要把这本书学好了,在股市里赚钱很容易,别告诉别人。” 具体的话我已记不太清,但我知道父亲是想安慰我。当时的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所以那本书的书名我记得很清楚——《五线开花》。那时,我对股票了解甚少,它在我印象中只有金钱和神秘。 后来,再次听到父亲和股票的事情,是在高考后的暑假,而且是从母亲口中得知的。原来,父亲炒股亏了很多钱,一直在向亲戚借钱,还经常和母亲吵架。之前我一直寄宿在学校,对此一无所知。 我加入母亲的阵营,极力劝说父亲,可父亲总是以“你妈没文化,不懂情况。我虽然亏了,但已经有经验了,很快就能赚钱”为借口搪塞我们。 实际上,父亲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他年轻时有点小聪明,凭借出色的交际能力,承包了上海某连锁餐饮的外包饮料茶水业务,赚了不少钱,在我们同乡圈子里颇有名气,亲戚朋友没少吹捧。这或许就是他在股票市场盲目自信的原因吧。 我一直觉得,年少成名未必是好事,容易让人骄傲自大。没有经历过挫折,从高处摔下来很可能一蹶不振,尤其是在股市这种容不得半分自大的地方。 或许是因果循环,或许是命中注定,父亲真的从高处摔了下来。 PART.02 败光家财,卖房还债 2014年11月左右,我还在大学宿舍,接到母亲的电话。她哭着说父亲炒股败光了钱,亏了上百万,外面欠了好多债,加上房贷,总共有几百万,家里房子要卖掉。听到这个消息,我完全懵了,明明前两天父亲还给我打了很多零花钱。母亲在电话里哭诉着骂父亲,把我彻底敲醒了。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我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东西。 后来,迫于压力,父亲终于向我们“彻底”交代。原来,他炒股亏了很多钱后,想快速赚回来,就加了杠杆,结果一切归零。 外债加上房贷车贷,再过两三个月就还不起了。更巧的是,那一年,父亲承包的一家连锁餐饮企业准备上市,要求内部降低成本,本来靠关系拉来的生意被迫结束,我家失去了大部分收入来源。 债主们知道消息后,天天打电话催债。父亲四处周转资金,可那些曾经得到过他帮助或热衷于吹捧他的亲戚朋友,都冷眼旁观。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情冷暖,锦上添花者众多,雪中送炭者寥寥。 最终,父亲被迫卖掉上海唯一一套房子还债。让我恶心的是,原价600万的房子,中介知道我们急卖,和买家联合起来以各种理由压低价格,硬生生压到480万。搬出原来房子的那一刻,我对中介和股票都厌恶至极。 更可笑的是,父亲卖掉股票和房子后,股市和房市相继迎来牛市。可惜父亲没有等到黎明…… 此后,父亲一直抱怨我和母亲,说如果没有卖掉股票和房子,现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还开始认为当初的选择没错,只是别人干扰了他。后来,他又瞒着我们,拿着卖房子剩下的钱再次冲进股市。我对他这种死不悔改、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行为深恶痛绝,为此甚至和他大打出手。 PART.03 “以身入局”,从消极到觉醒 因为父亲的事,大学时期的我极度消极,对世界充满悲愤,抱怨命运不公,整天沉迷于游戏。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快毕业那年。当时流行公众号,尤其是鸡汤文。我无意中看到一篇理财鸡汤文,里面讲读书的作用,还以巴菲特和芒格先生为例,这吸引了我。于是,我买了文中推荐的书——《穷爸爸富爸爸》。书中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意识到认知的重要性。 后来,我开始疯狂迷上读书,从各种入门理财书籍到自学经济学、商业知识,平均一周要读两到三本书。为了找书,我看了很多推荐书的文章,发现很多理财文章都把《聪明的投资者》奉为圣经,这让我对这本书充满好奇。 说实话,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股票很排斥,看它只是出于对巴菲特的好奇。刚开始读时,我觉得很晦涩,里面有很多专业术语,我一个一个地百度,甚至为了读懂财务知识,特意买了十几本财务方面的书。 结果读着读着就着迷了。原本在我心里,买股票就是赌博,毫无技巧可言。但认真读进去后,我发现投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不是毫无规律的博彩,而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醒悟了,原来投资不是导致父亲失败的恶魔,他的贪婪和无知才是错误的根源。 股票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变量众多,没有人能掌握所有变量,只有找到最具确定性的变量,才有可能获胜。而父亲所痴迷的波浪理论和均线理论等单一变量,根本无法预测股市,他忽略了股票的本质是公司。我想,投资本身没有错,只是父亲选择的方向错了。 为了证明父亲错了,我开始深入研究投资,不断看书,更新自己的认知。期间,我看了将近上百本投资相关的书籍,国内外比较有名的书基本都看了。 后来,再次和父亲谈股票时,我不再和他争吵,而是和他讲我学到的理论,和他辩驳。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觉得自己炒了十几年股都没赚钱,我看几本书就能赚钱了?还认为长线收益太慢。我无言以对。 为了用事实证明给他看,我把自己积累的微薄工资,再加上偷偷说服母亲给的一点资金,凑齐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大约4万。对于刚毕业且第一次进股市的小白来说,这已经不错了。 当时我的投资体系还不成熟,所以第一笔投资首先考虑市场上一些市盈率比较低的行业。当时市场比较便宜的板块是银行、地产、保险。由于银行、保险研究起来比较复杂,所以我第一个目标锁定在地产板块。尽管如此,我还是深思熟虑了很久,研究了近一个月才开始买入。 当时房价刚经历一轮暴涨,面临政策打压,地产行业被普遍看空,只有少数人看好。但我还是阴差阳错地买入了两只地产行业的公司——保利地产和新城控股。因为当时我认为,地产行业虽然受到打压,但体量大且与银行联系紧密,房价不可能大跌,而且地产行业步入稳定期后,头部地产企业将受益于集中度的提升。 后来,当年很多头部地产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我的本金接近翻倍。这是我真正意义上在股市里获取的第一桶金。有了这笔资金,我终于有了和父亲谈判的筹码,他也开始正视价值投资理念,就连母亲对我做投资这件事也有了新的看法。 但是,人一旦得意就容易忘形。第一次尝到甜头后,我又买入了中南建设,这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地产商,我认为它的收益弹性会比保利更大,所以把一半的仓位换到了这上面。刚开始的确赚钱了,但这时我遇到了投资生涯中的第一个黑天鹅事件——贸易战。这让我措手不及,中南建设从盈利10%到亏损20%。这种落差太大了,好不容易赚来的钱又回去了一半。 当时我心理压力很大,整天提心吊胆,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为了确认不是公司的问题,我仔细研读每一个公告和标的的信息,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所幸,冬天过去了,我熬到了春天。后面迎来了大反弹! 这样的经历十分宝贵,我很幸运在年轻的时候就能遇到这种事。特别是当我再次遇到黑天鹅事件(疫情)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操作上,我都能有所准备。黑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黑夜什么时候过去。 PART.04 投资理念:自上而下,动态平衡 经历过那次黑天鹅事件后,我开始重新检验自己的投资体系。期间,我在金融领域的工作经验、空闲时读书的习惯以及从一些大V的精彩分享中收获的经验,都让我大受启发。 我也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得到大家的点拨。 自上而下的选股逻辑 自上而下主要从宏观、行业、公司三个层面进行选股。 从宏观层面看,要思考经济结构的变化。比如,在我国中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还比较落后的时候,国家可以大规模动员社会资金,如专项贷款和债券投向特定领域,因为此时投资确定性比较高,银行是最受益的行业。 但当国家要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进行产业结构化转型时,如TMT(电信媒体科技)、医药制造等领域,这些高端产业前期特别烧钱,风险较大。这时经济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可能就需要一些可以承担风险的资金,如股权融资,此时最受益的行业可能是券商。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并非建议大家买券商股。 除了经济结构,还要思考当下的经济周期是低迷还是火热,以及有哪些结构性风险,以便控制风险与仓位。这些宏观问题的答案主要来源于相关书籍和新闻。 从行业层面看,行业发展大致有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投资处于稳定期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已经有一些公司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竞争格局比较稳定,行业增长虽然没有那么快,但集中度在不断提升,例如地产、家电、券商等行业。因为在这个时期,回报相对稳定,风险也较低。 从公司层面看,我喜欢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层、有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管理效率较高的公司,还有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 动态的仓位管理 在仓位管理上,我的基本原则是拒绝有息杠杆。 其次,在仓位管理中要尽量做到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分散投资。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做好3 -5只个股及行业的持续跟踪就已经很厉害了,我也很佩服像林奇那样精力充沛的人。 另外,在这3到5只股票中要尽量做到去相关性,避免遭遇系统性风险时过于脆弱。 最后,要进行适当的动态平衡。当某个股高估时,可以减持并增持低估个股,保持整体仓位的动态平衡。 深入的研究和阅读 只有保持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入研究,才能让我有足够的自信一直持有股票,才能在黑天鹅事件发生时不惧恐慌。另外,还要保持大量阅读学习的习惯,才能不断迭代升级,面对并解决新的问题,才能比别人想得更多,走得更前面。 结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因为之前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很多形形色色的投资者,他们大多数人进入股市都是为了改善生活。但是,我看到太多人进入股市后,因为贪婪和恐惧迷失了自我。像我父亲一样,因为股票导致家庭危机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贸然进入股市,走了很多弯路,却没有方向。 我觉得我很幸运,我看的第一本投资书籍是《聪明的投资者》,而不是《五线开花》。我的父亲很固执,炒股炒了十五年,依然执迷于与庄博弈,让原本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我也因此消极抱怨过。但我现在反而很感谢父亲,因为他让我有机会自己去奋斗,拓宽了生命的宽度。 但我也觉得,在投资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因为贪婪而忘记了改善生活的初衷。毕竟,美好的生活比金钱更重要。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更多进入股市的人带来一些积极、正能量的东西,让更多的人少一点遗憾。 当然,父亲过去失去的,我都会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拿回来。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