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值得一看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如何用期货赚第1个100万?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07-18 17:32:46 来源:七禾网

你想赚第一个100万吗?在期货交易领域,赚取第一个 100 万往往是交易者能力成熟的重要里程碑。有多少人带着 “一夜暴富” 的幻想涌入市场,最终在 K 线的涨跌中迷失方向,沦为波动的炮灰,但总有少数人能带着真金白银离开。


飞天猫:聚焦在 5 分钟以内的级别,采用高夏普比率的偏高频策略,这种策略在短线交易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短线交易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是偶尔一次大赚,而是能稳定输出。


李三林:从农村青年起步,靠日内高频交易和严格的资金管理,用 1 万本金在实盘大赛中冲到 100 万;


王卿:坚守趋势跟踪模型,14 个月让 10 万本金蜕变为 100 万,成为大赛最年轻的 “少校”;


是俊峰: “把期货当生意做” 的思路,用 1 万本金通过抓大机会、套利操作等方法滚到 100 万。


他们的经历,为我们探寻用期货赚第一个 100 万的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这 100 万的背后,从不是运气的偶然馈赠,而是纪律与耐心浇筑的堡垒,是智慧与心性磨合的结晶 —— 它是一场修行的终点,更是真正交易生涯的起点。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大神是怎么通过期货赚到第一个100万的。


飞天猫:一直保持着谨慎和归零的心态


在期货市场摸爬滚打这些年,我深刻体会到,赚到第一个 100 万,对短线交易者来说,是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


就我而言,我觉得 1 亿以内的资金,完全可以聚焦在 5 分钟以内的级别。我采用的是高夏普比率的偏高频策略,这种策略让我在短线交易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在我看来,短线交易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是偶尔一次大赚,而是能稳定输出。比如每天能稳健赚 1 万,就算每天稳定赚三五千,也说明交易体系已经上道了。这时候,我觉得应该先稳住基本盘,而不是轻易去尝试自己不熟悉的基本面交易。


赚到 100 万,有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盈利必须来自固定的、可复制的方法论,而不是靠赌运气。只有这样,之后才能围绕这个方法不断优化提升。判断一个交易者的真实能力,我觉得看实盘大赛是个不错的办法,尤其是那些小比赛,造假的动力小,结果相对靠谱。但要警惕那些只展示好时段净值的卖课者,他们往往藏起了亏损的部分,很容易误导人。


对我来说,100 万只是一个起点。我心里很清楚,接下来可能赚得更多,也可能一夜之间亏光。所以我一直保持着谨慎和归零的心态。我的策略追求稳健,回撤控制在 3% 以内,我更看重慢慢积累,追求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依赖吃一次大行情。我始终觉得,在期货市场里,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李三林:坚持单笔亏损不超总资金的 2%


我来自河北石家庄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10 年,我踏入了期货市场,当时的我,在村民眼里就是个 “不务正业” 的青年,他们不理解我为啥放着务农或打工的安稳日子不过,偏要去碰期货这个新鲜玩意儿。


一开始,我在当地新华书店都找不到期货相关的书,只能在网上找些高手的视频和书籍自学。那段时间,账户资金不断缩水,亏损的数字像块大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但我没气馁,反而更想在这市场闯出点名堂。


慢慢的,我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2011 年开始稳定盈利,之后更是连续 30 个月没亏过。我主要做日内高频交易,选品种可有讲究,得挑那些波动性大、流动性强的,像天然橡胶、铜、豆油这些,玉米、小麦这类日内波动小的,我才不碰。时间架构上,精力充沛又扛不住大波动的,选 1 分钟图表;不想太频繁交易的,5 分钟图合适;要是不想隔夜,每天就做一两次交易,15 分钟图就行。


资金管理也很关键,我从不用总资金的固定比例开仓,而是坚持单笔亏损不超总资金的 2%。而且一笔交易要做,获利目标至少得是止损的 2 倍,这样就算胜率 50% 也能赚钱。进场后止损单必须设好,做对了就按原则止盈,盈利到止损的 2 倍,或者趋势有停顿迹象就平仓,千万别贪。


2012 年,我参加第二届和讯期货大赛,用 1 万本金做到了 100 万,拿了冠军。其实我做交易有自己的规矩,阶段性就盯一个品种,还得打开 1 分钟、5 分钟、30 分钟或 60 分钟三个时间周期的行情窗口。每次操作前,都得评估赢面,取胜概率大于 80%,止损和赢利目标比例至少 1:2 才布局。


我还特注重训练,就拿股指期货或菜粕练手,1 手 1 手做,赚 1 个点就走,最多亏 1 个点,每天至少 100 回合,坚持下来效果真不错。我基本上不看基本面和新闻,就靠技术分析和盘感。做日内短线风险可控,有时候把握大了我会满仓,但这时止损会设得特别小,可能就一两个点,仓位小的时候止损才设大些。


从那以后,周一到周五我都把期货当正经工作,不开机、不喝酒、不接客。我还会把目标分解,比如想一年赚 100 万,就分到每个月不到 10 万,每天四五千。每天钱都出清,第二天重新开始,心态也调整得挺好。


我这方法,做啥品种都行,像棉花、甲醇都是做着顺手了才常操作的。现在我的交易体系还在不断完善,每个月盈利越来越多,回撤越来越小。期货这事儿,哪有一蹴而就的,都是靠不断努力和精进才行。


王卿:只认模型给出的信号


一个 95 后武汉女生。高中毕业我就一头扎进了期货行业,2014 年 6 月到 2015 年 8 月这 14 个月里,靠着 10 万本金,赚出了第一个 100 万,收益率达到 867.07%,还拿了东航期货 “蓝海密剑” 大赛的晋衔奖,成了最年轻的 “少校”。


能做到这些,关键在于我死守着自己的交易模型。我做的是趋势跟踪,只认模型给出的信号 —— 来了信号就开仓,绝不犹豫错过;没信号时就空仓等着,一点也不焦虑,因为我信我的模型不会漏掉属于我的行情。就像水和船,我只顺势走,从不是行情跟着我的预判来,而是我的模式跟着行情走。


选品种时,我一开始盯着 PTA 不放。它成交量大、活跃,趋势性强,交易历史也长,成熟得很,特别适合我的模型。后来也研究铁矿石、甲醇这些成交量上来的品种,但同一板块最多选两个,比如化工类选了 PTA 就够了,再扩品种就换个板块,这样能分担风险。对小资金来说,单品种投资更能抓准节奏,不分散精力,等资金大了再考虑多品种搭配。


我从不看基本面消息,那些传到交易者手里的消息,要么是几周甚至一个月前的旧闻,要么真假难辨。其实所有真实消息最终都会变成价格,明明白白地写在 K 线图上,看 K 线多简单直观。


风险控制对我来说,不只是控仓位那么简单。核心是要有高胜率、高平仓盈亏比的模型。我总说,无知、乱做、重仓,没清晰的交易方式,那才是真的高风险。我的模型在震荡行情里赚不到钱,但我认,只做属于我的行情,这才能稳定盈利。


交易里,执行力比什么都重要。我能完全按系统操作,可很多人做不到,总忍不住干预,再好的模型也白搭。对我来说,实盘交易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那种切身体会,模拟盘根本给不了。


这个市场永远是少数人赚钱,这是它健康的根基。但只要能坚守住能稳定盈利的模型,第一个 100 万真的指日可待。


是俊峰:大机会来的时候大干,小机会的时候小干


从 1 万本金做到 100 万,靠的是把期货当生意做的思路,还有那套被人笑称 “傻瓜” 的操盘法子。


2004 年,我从期货账户里抽出钱买房买车,只留了 1 万块继续折腾。那会儿春节前,大豆在 3400 元 / 吨附近晃悠,铜又一个劲儿往上涨,我心里没底,就买了 4 手大豆想做波短线。没成想,春节假期最后一天美盘翻盘,大豆开盘就跌停,1 万块一下只剩 5000 块。


亏了钱我倒没慌,反而琢磨出个理儿:小资金想出头,就得抓大机会猛干。像大豆、小麦这类品种,做 1 手赚不了啥钱,还得倒贴手续费,划不来。后来我盯上了铝,它那会儿刚突破,搭着铜的顺风车势头不错。可铝的行情一波三折,4 月份连续跌停,我手里的两手单也挨了一跌停,第二天集合竞价赶紧平了仓,算下来权益只剩 5781.9 元。


这时候我有个笨办法 —— 亏钱了就加钱,把亏掉的补回去,等赚了钱再把追加的提出来。你想啊,10 手单亏的钱,还得靠 10 手单赚回来,要是只剩 5 手的本钱,那就难了。就靠这招,我总能把胜利果实保住。


我总结出的盈利法则特简单:大机会来的时候大干,小机会的时候小干,没机会的时候干脆不干。得让一次大盈利扛住多次小亏损,资金才能慢慢涨起来。


后来资金量渐长,我开始琢磨套利。期货有时间价值,只要期货和现货有价差,就有套利的空间。而且我发现,市场上总有人赔钱,他们错着干,我就反着来,往往能稳定盈利。选套利品种时,我既看现货价格走势合不合自己的判断,也看现货和期货的结构对不对头寸 —— 比如做多,就希望期货比现货低;做空,就盼着期货比现货高很多。


我还创了套 “傻瓜操盘法”:K 线图走到显示器右上角就买入,走到右下角就做空。有 5 只符合就买 5 只,有 10 只符合就买 10 只;做空也一样,有几只就空几只。这背后其实是利用大机构的研究成果 —— 大资金持续买入,K 线自然往右上角走;基本面不好,资金抛售,K 线就往右下角去。


就这么折腾了两年,靠着抓大机会、灵活补仓、套利操作和这套 “傻瓜法”,1 万块本金愣是滚到了 100 万。我始终觉得,做期货跟做生意一样,得懂供求、会算账,更得控制风险。到后来,年均回报率稳定在 30% 以上,资金曲线几乎没回撤,这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门道。


李三林的坚守、王卿的笃定、是俊峰的巧思,虽路径各异,却都指向了期货市场盈利的核心 —— 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体系、严格的执行力和对风险的敬畏。赚取第一个 100 万或许艰难,但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只要找对方法、持之以恒,在期货市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最后,您身边有这样的案例吗?欢迎分享!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