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豆粕之困(附解决方案)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03-17 09:13:08 来源:资本小论 作者:资本小论

豆粕市场似乎又到了迷糊的时候,最近一周更是连续暴跌近200点,一些地区出现大面积违约,猪瘟愈演愈烈,非常的惨烈。从去年年底河北疫情高物流基差备货到今年猪瘟货卖不出去,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向前走,还是向后看,我们且看。


去年中小养殖户受猪瘟影响损失惨重,大集团影响较小,风水轮流转,今年却倒过来了,中小养殖户反而受灾较小。这个可能跟之前打过猪瘟疫苗后二代猪的后遗症有关。中小散疫苗普及度较低,反而这轮影响小很多。


来说豆粕,从供需的角度看,原料需求自然不好。而且由于猪瘟超预期,豆粕盘面上暴跌,现货更是惨不忍睹,现货基差也是大跌。华中华东地区最近出现了大面积的现货违约,我相信全国很多地方其实也差不多。有朋友表示,自己3580附近大量点了价,加上基差上的亏损,每吨亏了近500元。现在非常焦虑,已经连续多日睡不好觉,也不知道如何跟公司交代。


其实换做我,我也会是如此。割了不行,不割也不行。更何况现在的情况,需求差卖货不易,大量的库存,现货更难卖。


亡羊补牢,还有挽救的生机。这样的困局,过去发生过,未来还会继续发生。这次熬过了,下次还能熬过吗?继续装死让自己陷入被动?


困兽犹斗,更何况还没到陷入死局的时候。可是,怎么突围?后面我会提出简单的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豆粕之困不仅限于被期货或者现货套牢的人,还有持币观望想买又怕买的交易群体之间,也在一些油厂看空到2800-2700的现货人之间。价格未来怎么走,我暂不做主观判断。先谈现状。据我所知,产业资金现在有很多在3300附近点了近月头寸的,总体均价多少不知,但产业资金这一轮目前是有点受伤。我们不能忘了去年金融资本对多品种产业资金的绞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再浅谈豆粕现状:消费需求不好是大家的共识,而且由于猪瘟的影响,短期偏弱是高概率事件,指望“V型”反转涨回3500-3600是不现实的。唯一有利的是油厂榨利持续亏损中,对豆粕而言是有利的支撑作用。当然也有人谈国字头几家去年便宜进口了大量豆子,不亏钱。


但个人看法是市场经济,国字头的不谈。但总体而言,没到可以完全忽视榨利负数的程度。然后是市场都在关心后面几个月份可能大豆天量到港。也是不小的利空。这些因素叠加起来,豆粕期货走势持续低迷也就不奇怪了。但很有意思的是,看看美豆,虽然也有一些调整,但比起连粕,几乎不算什么。另外,美豆指数现在依然保持在周线级别支撑上。也就是说,受猪瘟等影响,外强内弱,是目前豆粕的行情的主旋律。相信聪明的机构早早就布局了美豆和连粕的跨市场套利。


豆粕的现状说完了,那就斗胆再说个人主观判断。对标美豆,自从去年美豆涨上牛熊分割线上并有效站稳持续上涨后,大周期我判断美豆是处于牛市结构中,之前公众号文章上也提过。那对于连粕而言,牛熊分割线应该是在3000点整数关口。因为这是多年来的大平台低点,空头会不会打到?把多头洗完再拉?我也不知道。而且不瞒大家说,我同样以为豆粕3300就是强支撑了。没想到现实很残酷,3200都破了。所以对此,即使认为跌到3000的概率较小,依然要做好预案,因为现在要做的不是猜行情,而是防大风险。


另外油粕的事情现在大家也非常的纠结。尤其是年初仅看价差图就敢直接做多粕空油的交易者,现在坟头草都两米高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空Back结构同时多Contango结构的套利,从来都不是什么好生意。油脂持续强势的话,豆粕是否会一直一蹶不振?这是大家都在担忧的事情。但自从美豆油涨过51的台阶之后,我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了。大豆涨,油粕齐涨也并非不可能。油脂盘面的强势在于现货历史低库存和高需求,期货基差到现在依然贴水高达九百。油粕之间如果出问题,到时候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豆粕市场现在的看法矛盾重重,但是有一点是一致性很高的:今年的豆粕需求不好。


我很不赞同,甚至完全反对。2020年猪瘟感染率达到了45%,结果年底数据显示,大豆压榨量创历史新高,豆粕消费非常旺盛。今年猪瘟的影响和破坏是远超预期的,甚至目前可能超过了去年的平均水平,但它是阶段性的,对全年的饲料消费需求来说,影响有限。大家可以看最近主要几家上市养猪的公司公告,出栏量都是去年同期的倍数多,中小养殖户的养殖量今年也是大增,原因只有一个,这两年养猪利润高。


马克思有段经典的话,大家一定有印象: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不过对大集团而言,现在利润其实远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因为饲料涨价和猪瘟的影响,成本非常高,普遍单头生猪利润700元左右。中小散这轮猪瘟受伤小,反而要好很多。另外最夸张的是母猪,现在一头利润高达8k-1w。总之,从资本追逐利润的角度看,我认为今年豆粕需求非但不会不好,相反,会非常好。还有关于猪瘟的影响上,还有一点,就是一般我们知道正常生猪出栏是220斤左右,但猪瘟影响损失很多猪后,养殖场是会考虑把猪养到400-500斤的。实际上,现在已经在做了。动物都有个生长发育期和成熟期。因此它的料肉比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养到220斤的饲料和肉的产出比是3:1,那220斤后的料肉比可能达到6:1不止。后期生长的慢,吃的饲料却要大幅增加,这样的话豆粕消费需求自然也不会差。对于后期豆粕的走势,还是跟美豆,需要观察,行情启动的时间也很可能提前于产业的预期。


美豆指数1400是非常关键的节点。如果什么时候能有效站稳1400量能跟上,那连粕的大行情也将启动。依然看好今年豆粕能上4200,主逻辑就两个,天气炒作叠加消费需求。


现在猪瘟严重,需求也不好,甚至有油厂看这轮直接跌回2800,我觉得这个时候,其实真不用过度悲观。心理学上常见的锚定心理,现在豆粕现货很多人也是如此,先入为主的看到悲观的市场,忽视了整体的大局。我们一定要记得,不能一叶障目,最坏的时候,往往会是最好的机会。


以上这段个人主观判断可能有点过于牵强和武断。觉得不对可以一笑而过,或者在评论区留言指出。


最后提过我的解决方案:针对买了被套的;和没买想买的,现货或者期货。


先回顾周五的期货行情,2105豆粕尾盘再次下破3170,非常弱势,有明显破位迹象。尾盘分时成交出现许多多头砍仓行为。很有意思的是,似乎空头没怎么发力,反而是多头砍仓止损导致的下挫?当然,还有美豆的下跌影响,但更有意思的是。美豆在内盘收盘后又收回了阴线,收盘接近日内高点。不出意外的话,连粕周一开盘可能收回跌幅甚至大涨。并开启一轮反弹行情。


意外情况:如果说周一内盘依然弱势的话,要提前做好看跌期权套保进场。同时叠加3000的卖看跌期权收回权利金。按期货或者现货头寸1:1的比例。


正常剧本下,豆粕开启反弹行情。猜想周一可能上3260吧,后续如何不清楚,豆粕涨回3400之前,一律视为反弹(因为豆粕多头短期没有核心驱动力)。个人预计如果2105合约能到3300多,要果断做期权套保。还是那句话,这个时候我们不猜行情,为了吃得香睡得着,对公司有交代,这个时候做套保是非常有必要的。


具体操作,买入1.5至2倍3200看跌期权头寸,这个时候预计2105P3200的看跌期权也跌到15-20元附近了。波动率也不高,具备操作价值。同时再做1.5-2倍卖出2109P3000看跌期权的头寸,收回权利金。到期时间还有20来天,还来得及。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理解,我举个好理解的例子。之前现货点了1000吨豆粕,被套的很惨,对应期权就是100手,但是实际操作上,为了让套保效果更好一点,1.5倍到2倍期权头寸是合适的,我就用两倍来做。买入200手P3200的看跌期权,期权价格算15元,那就是30元的期权作为价格保险。期货跌破3200可以弥补现货亏损,假设期货真的跌到3000附近,那每手200权利金乘200手,差不多400元每吨的利润,足够弥补现货亏损。另外期权卖出2109合约3000的看跌期权买入的时候预估在35-40多之间,基本也可以收回权利金成本。


如果说期货就是涨上去了或者震荡行情,看跌期权可能亏完。但这个时候卖权刚好也可以收回绝大部分买权的权利金。同时你的现货头寸也度过了最难熬和危险的时期。至少不用担心行情涨跌,吃得香,睡得着。


当然,我依然想说的一点是,没有完美的策略方案。但个人认为,这是目前我能想到的困局最优解。占用资金小,价格保险的成本低,安全系数较高。


然后是还没买想买的交易者,有点想劝退大家买2105期货多头,因为猪瘟的影响,买2109合约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而且期权可能会比期货更好。方案可以抄刚说的套保方案,不过期权头寸可以1:1,不用1.5-2倍头寸。


最后的话,我想起开篇提到的大面积违约风险出现的现货商,其实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大集团还是小企业,甚至是国企,只要对自己的盈亏比足够高,违约都不在话下。诉讼到法院又如何,一张纸罢了,损失拿不回来还得罪人。所以最后一段特别提到防违约型套保,在大风险来临之际,这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期权可以设计很好的解决方案。关于这一点,有很多期货公司都有风险子公司,可以去对接做私人定制化的价格保险。在欧美国家,农户和期货公司的保险服务已经做的很成熟。国内起步晚,但现在政府也在大力推行,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用期权+保险的方案,为实体产业保驾护航。本就是很有实现价值的。希望不久的将来,这能成为普及且接受度很高的事。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