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近期上涨的思考 10月下旬铜价偏强运行,沪铜主力合约自84410元单边上行至8.9万元下沿附近震荡,单下旬涨近5%。LME铜则自1.05万美金下沿涨至11120美金附近,仅下旬涨约5.2%。近期铜价上涨,主要与地缘停火预期、关税风险减弱、国内政策信心、美国降息空间等宏观预期改善有关,海外美国通胀边际降温带来的降息靴子即将落地,加之俄乌停火谈判减弱地缘冲突风险,宏观情绪偏暖。国内中美贸易谈判释放积极信号,同时国内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股商市场信心明显改善。
二、供需视角下的结构性牛市 (一)供给结构区域性变化 海外铜矿投产放缓的同时,矿山运营存脆弱性的特征。印尼,2025年9月8日晚, Grasberg因大规模湿料矿涌出发生安全事故,矿井内部分区域通道中断且七名矿工受困,该矿山当即暂停全部采矿作业。9月24日晚,自由港正式宣布Grasberg矿山停产至2026年上半年分段重启,2024年,印尼铜产量约104万吨,在全球中占比约4.5%,其中Grasberg铜产量约81.64万吨,占据全球铜矿产量的3.5%。从影响来看,2025、2026年G矿停产带来的铜产量减量预计为15-25万吨、27万吨。巴拿马,2023年11月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Cobre铜矿的运营合同违宪,矿山被勒令关闭,2022年该矿山铜产量约33万吨,占全球比重1.5%。2023年至2024年,Cobre铜矿约12万吨铜精矿积压在港口面临变质风险,2025年6月至7月,巴拿马政府将12万吨库存全部出清。2025年9月,巴拿马政府启动了针对矿山的全面环境审计,预计需要3-4个月完成(2026年初),审计结果将是决定矿山能否重启的最关键依据,届时巴拿马政府将与第一量子重启谈判,包括矿山所有权问题。智利,8月初El Teniente铜矿因岩爆安全事故停产,8月中旬虽获监管批准重启10个作业区,但坍塌区附近4个矿区继续关闭,预计ET矿停产产生的减量至少在3.3万吨以上。
(二)需求结构性的变化 美国铜进口关税冲击,库存与需求地区性错配,加剧非美地区现货供需紧张。2025年2月2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铜启动232调查,在长达3个月的进口关税政策预期下,今年3-5月美国精炼铜进口量达54.16万吨,相当于2024年全年进口量的60%。全球现货铜向美国流转,加剧了LME现货供需紧张,刺激沪伦铜价格走强至8.2万元/1.1万美金附近。虽然特朗普宣布8月起对铜加工品加征50%关税,主要为密集、衍生铜产品,不含阴极铜、铜矿等;但未来美国铜进口关税对象与比例仍有加码风险,美国商务部长建议,2027年开始对精炼铜逐步加征关税,初始税率为15%,到2028年提升至30%。因此,目前COMEX铜库存仍在持续增长,达到31.5万吨新高,接近2002年末的历史新高。COMEX铜和LME铜交割品都是1号铜以上或A级铜,或纯度更高的电解铜,但如果COMEX铜直接参与LME的交割,其品牌必须获得LME批准注册,因此短时间内全球约48.46%的铜库存暂时被锁定在美国,目前国内铜显性库存约21万吨(不考虑社会库存),铜的库存与需求市场错在地区性错配。
AI算力数据需求,是不可忽视的铜消费新引擎。根据IEA,2023年至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以约22%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值得注意的是,AI数据中心的用铜强度显著高于传统设施,据铜业发展协会、施耐德电气中心对数据中心集群预测,单耗约27-65吨/兆瓦。而在实际应用中,用铜场景广泛延伸至外部密集复杂的输配电缆、并网产生电网更新改造需求,及高密度芯片散热所必需的冷板式液冷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我们基于不同的单耗假设进行测算,其带来的铜需求增量将极为可观:若采用铜业发展协会给出的较低的耗铜量估算,至2027年全球AI算力领域的用铜规模便可与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用铜总量持平;而若依据施耐德电气中心更高的单耗模型进行测算,这种消费场景或在今年出现。
三、理性看涨,谨慎跟涨 铜价上涨的本质矛盾在于供需结构牛。近期的地缘停火预期、关税风险减弱、国内政策信心、美国降息空间等,则是强化做多热情的催化剂。最后,在集体化的情绪推动下,近期价格有望冲击9.1万元/1.15万美金方向。不过10月末产业现状供需尚未回暖,供应有年度大检施压、需求有2个月高价的抑制影响,因此最近的冲高后,仍然有主动跌价、等待降库的回调压力。 总体来看,目前宏观利多增项有限、或趋于减少;同时,有别于黄金的是,铜作为工业金属,下游需求尚未跟进,价格在新高附近可能存在较大的分歧与抛压。因此,短时间理性看涨。策略上,前多轻仓持有设止盈。企业采购,采购建议少量刚需为主,或考虑在预期的月度均价8.6万元附近按需采购;库存保值需求暂观望,等待见顶信号。 风险提示:铜冶炼反内卷政策出台,地缘变化,主动跌价唤醒需求。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