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品种:花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LRtnWnyL1d7yiXSXeZ2Mw 一、调研概况 调研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开封、驻马店、南阳等核心花生产区的实地考察,结合与农户、贸易商、筛选加工厂及交割库的访谈,系统评估了2025年河南花生的种植面积、单产变化、成本收益、库存结构及市场需求。调研发现,2025年河南花生种植面积同比增幅约10%-15%,总面积突破2000万亩。但生长期内的持续干旱及后期集中降雨导致单产普遍下降(5%-30%),烂果、小果现象突出,品质分化显著。需求端则表现为食品厂采购谨慎、油厂需求疲软的整体格局,市场呈现“供给增但品质降,需求弱库存低”的特点。后市价格预计短期震荡,新米集中上市后或承压下行,但成本支撑和惜售情绪可能限制跌幅。 河南花生种植背景:河南省是中国最大的花生种植和产量省份。2024年全省花生种植面积达1737.05万亩,花生仁产量约2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花生种植主要集中在豫南(驻马店、南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北(新乡)等地区,其中驻马店正阳县被誉为“中国花生之都”。河南花生生产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种植模式多样:包括春地膜花生、麦茬花生、蒜茬花生等,其中麦茬花生占比高,通常于6月小麦收割后播种,10月前后上市。 2)品种结构丰富:主要品种包括白沙系列(多用于食品加工和出口)、豫花系列(高油酸品种)、大花生(海花、鲁花系列)以及小日本(多用于油料)等。 3)产业基础雄厚:省内拥有众多的花生筛选厂、贸易商、交割库和油厂,形成了从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近年来,由于花生与玉米等替代作物相比具有显著的比价优势和更好的抗逆性(耐旱、耐涝),种植面积持续恢复增长。2025年新季花生播种已结束,河南省新花生播种面积约113.49万公顷(约1702.35万亩),同比增加8.59%。另据其他调研数据显示,全省种植面积增幅预计在10%-15%,总面积有望突破2000万亩。 二、供给:面积稳中略增,单产普遍下降 1、种植面积:区域分化明显,总体保持稳定 根据实地调研,2025年河南花生种植面积呈现"区域分化,总体稳定"的特征。传统主产区面积稳定,如开封祥符区、驻马店正阳县等传统主产区种植面积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这与去年面积已有明显扩大的基数效应有关;部分区域面积扩大,如新乡延津县当地花生种植面积预计较上年增加15%左右;驻马店上蔡县今年花生种植面积呈现增加趋势,较上年增长10%-20%左右;新兴产区尚在发展,西华县花生种植面积预计在10万亩左右,约占全县种植面积的10%,花生并非当地主导作物,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种植习惯与产业链条。 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植收益的比价优势。去年花生种植收益(16亩地总收益3.4万元)明显高于玉米(亩收益约1300元),且玉米黄曲霉毒素频超标准,质量稳定性较弱,进一步推动了花生种植的积极性。 2、单产与品质:干旱与烂果导致减产严重 1)减产普遍且严重:受生长期持续干旱及后期集中降雨影响,2025年河南花生产量面临以下三种主要问题: 干旱影响:花生最关键的开花下针期(7月15日-8月10日)遭遇严重干旱,导致下针不理想,花生秧高度仅在20公分左右,未达到理想生长状态。 烂果现象突出:浇水后高温导致烂果现象普遍,如商水县鹤岗乡烂果数量达到8个/穴,正阳县出现死苗情况。 单产下降明显:预计整体亩产将减产5-10%,个别严重地块减产达20-50%。祥符区预计亩产减产5-10%;正阳县南邱店村连续30年种植花生导致死苗严重,单产较低;泌阳县官庄镇单产减少25-50%以上。 2)品质分化显著: 出成率下降:八个筛以上出成率普遍下降,正阳附近春米八个筛出成50%(往年60%左右),春米商品少,油料多。 含油率降低:祥符区八个筛以下花生含油率较去年下降约两个百分点,由48%降至46%;泌阳官庄镇发南方市场出油才出41%油(湖北货出48-49%油)。 果实规格偏小:今年春米颗粒粒度略小,湖北泌阳货表现出颗粒偏小的问题。 (部分花生作物图片) 3、成本与收益:成本稳定,收益面临收缩 种植成本相对稳定:综合种植成本约500元/亩(不含地租),包括:种子成本200元/亩(用种量38-40斤/亩),肥料投入120元/亩,叶面肥100元/亩(3次),拌种投入20元/亩,浇水成本15元/次(普遍浇水3-4遍),收获费用100元/亩,犁地成本100元/亩。 高标准种植基地成本较高:物资投入800元/亩,地租1200元/亩(麦子花生各分摊600元),种子300多元/亩(35斤,单价11元/斤)。 收益预期收缩: 去年花生果售价3.2元/斤,预计本产季价格将低于去年水平;泌阳县官庄镇去年春花生农户亩收益2000元左右,今年收益1000元左右,投入多的农户亏钱;桐柏县农户测算种植成本综合860元左右,包括地租200元,种子160元(32斤),化肥农药农资成本200元,人工收获300元/亩。 三、需求:库存低位运行,市场需求疲软 1、库存状况:陈米库存见底,新米供应集中 陈季库存明显减少:延津县陈季花生库存已明显减少,大规格库存基本售罄,小规格尚有部分剩余。整体以零散库存为主,单个商家库存量多在100-200吨之间;尉氏某仓库2024/25产季冷库2万吨满库容运行,现存部分小日本和308白沙商品米库存;正阳县贸易商反馈陈季余货量不大,南阳陈季冷库货卖的差不多了,不会再给市场太多压力。 新米上市节奏来看,春米已消化约60%,预计剩余部分将在一周左右完成上市。由于当地农户普遍没有储存春米的习惯,加上春米不宜作种,其销售窗口较为集中。 蒜茬花生预计将于10-15天后陆续上市,麦茬花生预计9月20日后陆续上市,9月底进入大量供应期,受降雨影响,新米晾晒进程略有推迟,近日上货量有所减少。 2、市场需求:食品厂采购谨慎,油厂需求有限 食品加工需求疲软:延津花生主要流向食品加工和出口市场。目前食品厂库存保持低位,采取随需采购策略;汝南县产区开工率不足去年50%,上货量和走货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食品厂订单量不多,且采购以陈货为主,主要是因为陈货白沙和大花生更具性价比优势;确山县竹沟镇反馈今年市场需求不好,陈米还有一部分,食品厂和饭店需求反馈都不好。 油厂需求不旺:正阳县贸易商反馈近年来南方榨油市场表现疲软,客户反馈显示无论大小节日均未出现明显的旺季效应;目前南方市场呈现价格倒挂现象,缺乏利润空间,市场销量较往年同期也有所下滑;小油厂收购价7500-7600元/吨,需求有限。 出口市场稳定但增量有限:延津花生有出口流向,但整体需求稳定,未见明显增长;上蔡县花生主要经色选加工后作为油料供应两广地区榨油市场。 3、贸易动态:观望情绪浓厚,采购谨慎 1)贸易商操作谨慎,受前两日降雨影响,农户上货量有所减少。然而终端市场销售乏力,需求不旺导致市场向产地传递降价压力,贸易商随之调低收购价格。市场价格波动剧烈,雨后价格节奏紊乱,4.1-4.7元区间剧烈波动,存在早晚差价现象;贸易商建库策略优先考虑质量,其次关注价格水平。目前囤货意愿不强,根据市场需求加工流转。 2)区域价差明显:新米与陈米价差拉大,食品厂当前接受价位在8200-8300元/吨;不同规格产品价格分化明显,八个筛以上商品米售价4.7元/斤,黑头油料米价格为2.72元/斤,六个筛下物料出成约占6%;上蔡本地货源质量优于泌阳货,而邓州货质量又优于上蔡当地货,区域间质量差异导致价差出现。 3)物流与加工情况:开封祥符区每日凌晨出现车辆拥堵,日处理量约300吨;尉氏某仓库配备4条筛选加工生产线,主要服务全国贸易库存周转、期现公司仓单业务,提供代收、代存、代卖服务。年贸易流转量约5万吨;南阳皇路店市场整体新季贸易量同比去年少一半,小商贩约3000-4000家,可辐射到周边400-500公里范围内收货。 四、总结:供需宽松压制价格,关注结构性机会 综合调研情况,2025年河南花生产业呈现“面积扩张、单产下降、品质分化、需求疲软”的复杂局面,供给总量充裕但品质堪忧,需求复苏缓慢。 供应端来看,面积与单产背离,总供给能力保持稳定。春花生种植面积下降已成为市场共识,这与农户转向收益更稳定的麦茬花生种植模式有关。然而,全省花生种植总面积预计仍保持10%-15%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豫东、豫中等新兴产区的快速扩张以及花生相对于玉米等作物的种植效益优势。这种面积增长部分抵消了春花生产量下降的影响。生长期干旱及后期降雨导致单产普遍下降5%-30%,烂果、芽米现象突出。这导致虽然总产量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但优质商品米占比显著下降,而油料米供给增加。同时,陈季库存压力持续传导至市场情绪,尽管陈米实际库存已处低位,但其质量问题和低价抛售预期仍对市场心态产生压制。 而需求端来看,食品需求持续疲软,尽管临近中秋、国庆双节,但中秋备货需求未见明显亮点。食品厂库存保持低位,普遍采取“随用随采”策略,对新米接受价位多集中在8200-8300元/吨。餐饮及家庭消费复苏缓慢,难以对市场形成有效拉动。此外油厂需求也较为有限,油厂压榨利润持续处于低位,收购意愿不强。部分油厂仅维持刚性补库,对原料品质要求提升,且压价意愿较强。这使得投机需求成为影响短期市场的关键变量,贸易商的囤货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节奏。 从价格波动规律来看,花生季节性特征明显,新陈价差拉大,季节性规律主导市场节奏。 6-8月:传统青黄不接期,供需双弱,价格多以震荡为主。 9-10月:新花生大量上市,迎来供需双旺格局。但今年受需求拖累,可能出现“供应增、需求稳中偏弱”的局面。 10月后:市场将由供应主导,东北花生大量上市将成为影响全国价格的关键。若河南花生品质问题突出,可能形成“优质优价、低质低价”的分化格局,河南低质货源将与东北优质货源展开竞争。 当前市场受供应节奏影响出现反弹,但陈季花生跟涨意愿明显不足。新陈价差拉大,反映出市场对高品质新米的偏好以及对陈米质量的担忧。这种价差分化为不同品质的花生提供了不同的销售渠道和价格区间。 关注成本支撑与市场情绪转变,参照去年9月低点3.8元/斤(含水14-15%),当前市场预期心理价位已逐步趋近该区间。考虑到种植成本支撑(约800-1200元/亩),若价格进一步下跌至农户成本线以下,可能引发普遍的惜售情绪,从而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 而对贸易商来说,其行为模式也发生转变,当前色选厂加工利润稀薄,单纯依靠购销价差难以盈利。部分贸易商可能通过囤货操作“以时间换空间”,即在新米上市初期价格低位时建立库存,等待后期需求回暖或供应压力减轻时再销售以获取利润。这种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平滑价格波动,并可能成为四季度市场的变数。 五、风险点 关注东北产区的天气因素:东北花生目前长势良好,但若上市前遭遇早霜或持续降雨,可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改变全国供应格局。 关注种植节奏带来的供需错配:如部分地区因小麦抢种导致花生提前上市或集中上市,可能造成短期供需失衡,带来交易机会。 宏观消费环境的变化:若后期经济复苏超预期,餐饮消费大幅回暖,则可能带动花生需求超预期增长,推动价格反弹。 总体来看,2025年新季花生市场整体将呈现“供需宽松”的格局,价格重心预计下移。然而,成本支撑、品质分化和贸易商行为将在下方形成缓冲。市场核心矛盾将从“总量”转向“结构”,操作上需更加注重区域、品质差异带来的机会。建议密切关注东北产区天气、下游备货节奏以及贸易商囤货动向。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