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成功举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引发市场强烈关注。近年来,葵花籽油在我国植物油供应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价格却具有典型的波动性特征。2022年5月,我国葵花籽毛油均价在16000元/吨,而2023年6月下跌到7500元/吨,近期再次反弹至10700元/吨左右。价格的反复波动,刺激实体企业产生套期保值、管理价格风险的客观需求,从而引发对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的广泛讨论。 一、葵花籽油:进口定价品种 我国葵花籽油年消费量波动较大,但整体上呈现扩张趋势,FAS预测2025年中国葵花籽油消费量将达到132万吨,同比增加53%。造成我国葵花籽油消费数量波动巨大的原因主要是“葵油在性状上可被替代”、“国产葵花籽榨油供应不足”和“进口葵花籽油供应不稳定”3方面。 在性状方面,精炼过后的一级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品种有一定相似性,在餐饮业及家庭用油消费上可部分替代。当葵油供应偏少时,其价格往往相当于其他植物油有一定溢价,下游会主动减少消费。反过来,当葵油供应大量增加时,下游也会增加葵油采购比例,减少其他植物油用量。 国产供应方面,我国有种植葵花籽的历史传统,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等地均有分布,其中内蒙古巴彦淖尔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和通辽等地为主要产区,但多数为食用葵花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5/26年度我国葵花籽产量将达到226万吨,但食用消费就达到162万吨,占比72%左右,用于榨油的葵花籽仅33万吨左右,对应出油约11.6万吨,这导致我国至少有110-120万吨左右的潜在葵花籽油进口需求。 国内供应不足导致我国需要依赖国际葵油供应,但受地缘冲突、关税壁垒以及产量波动等因素影响,中国葵油进口数量存在较大波动。2022年即俄乌军事冲突当年,中国葵油进口数量仅60万吨,基本回到2015年的水平。但在2023年,俄罗斯大幅增加了对华葵油出口,我国葵油进口恢复到151万吨。2024年全球葵籽减产,我国葵油进口数量再次下降到109万吨水平。目前来看,我国葵油进口来源主要是俄罗斯(占比64%)、乌克兰(占比23%)和哈萨克斯坦(占比11%),其中俄罗斯占据最主要地位。 俄罗斯能够成为我国最大葵油进口来源,主要是因为其葵花籽产量较高,且具备相对充足的压榨能力。在21/22年度,俄罗斯葵花籽产量还低于乌克兰,但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干扰,且俄罗斯国内有增加葵籽种植及葵油出口、从而换取外汇收入的客观需要,其葵籽产量大幅提高。25/26年度,油世界预测俄罗斯葵籽产量将达到1940万吨,而乌克兰仅1400万吨。 油世界估计,25/26年度全球葵籽将整体增产530万吨左右至6031万吨,为近年来新高,导致全球葵油产量增加到2310万吨,出口达到1526万吨。从这一角度来说,预计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将进一步增加葵油出口,中国或成为重点销区之一。 我国葵花籽油进口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葵花籽作物年度为9月-次年8月,一般来说10月才能完全收获并增加压榨。葵油压榨结束后,还需要通过中俄班列或黑海海运运输到中国,因此中国的葵油进口旺季通常在10月-次年3月。另一方面,俄罗斯农业部实施了月度葵花籽油出口关税制度,每个月会根据葵花籽油指导价格确认出口关税税额,这对中国以及其他销区的进口成本造成较大影响,也会对我国的葵油进口数量造成较大扰动。 由于当前还没有葵花籽油期货上市交易,我国葵花籽油进口成本通常参考黑海地区的FOB价格以及俄罗斯国内的葵花籽油价格,考虑汇率、运费和国内销售价格等因素后进行估计。由于国际结算限制,俄罗斯对中国报价通常采取美元CNF和人民币CIF并行制度,价格波动较大。国内现货方面,目前通常参考华东南通、张家港等地的毛葵油作为基准价格,天津、山东、广东等地区也有一定影响力。 二、缘起俄乌:俄罗斯&乌克兰葵油出口潜力前瞻 近年来俄罗斯增加了其油料作物种植,取代部分谷物播种,导致其葵籽、菜籽和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张,总产量呈现出明显的扩张趋势。按照ROFU的估计,2025年俄罗斯葵花籽播种面积将达到1150万公顷,为有史以来最高水平,而且其伏尔加河、西伯利亚地区还有较大的面积增长潜力。 产量方面,按照IKAR8月份的预估,俄罗斯葵籽产量有望达到1815万吨,低于油世界1940万吨的估计。这是因为IKAR和油世界的统计口径有一定差异,IKAR将乌东四州作为进口项目而非产量。如果考虑乌东四州的产量,俄罗斯葵籽产量料为1890万吨。葵籽的增产导致俄罗斯葵油产量或达到765万吨,出口潜力在520万吨左右,如果按照20%出口到中国进行估算,则25/26年度俄罗斯葵油对华出口或达到104万吨,同比增加34万吨。 乌克兰方面受到前期霜冻影响,其葵籽产量或不达预期,但依然维持恢复性增产态势。按照油世界预估,乌克兰25/26年度葵籽产量将在1400万吨左右。由于乌克兰葵籽压榨占比通常在95%以上,预计乌克兰对应葵油产量将在600万吨左右,而其葵油出口占比也在90%以上,因此乌克兰葵油出口潜力料在540万吨以上。 不难发现,乌克兰虽然葵籽产量低于俄罗斯,但葵油可供出口数量反而高于俄罗斯,这主要是因为乌克兰人口相对偏少,国内葵油消费数量不多,而且俄乌军事冲突进一步压缩了其消费潜力。然而,乌克兰通常优先将葵油出口到欧盟地区,其次是印度、埃及和土耳其等国,对我国的出口占比相对偏少。按照5%的出口比例估计,预计25/26乌克兰对华葵油出口潜力在27万吨左右。 除了我国以外,全球主要葵油进口销区是印度、土耳其、欧盟、伊朗和埃及等地区。欧盟因为政策性原因,通常进口乌克兰葵油,与我国直接产生进口竞价的通常是印度。按照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中心的估计,24年其有220万吨葵油出口到印度,占比接近40%。 考虑到本年度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等国葵油仍具备较大出口潜力,若预估25/26年度其对中国葵油出口合计略增加到16万吨,而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为104万吨和27万吨,则按照9月-次年8月作物年度计算,中国葵油进口或达到147万吨,接近150万吨,恢复到2023年的水平。(注:俄乌作物年度为9月-次年8月,我国为10月-次年9月,略有差异) 进口供应增加背景下,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产业需要期货工具进行价格指引和风险管理,提供套期保值工具。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部分产业曾根据豆油期货或菜油期货价格进行葵油基差报价,但在使用推广方面仍存一定限制。葵花籽油价格受到俄罗斯关税、压榨节奏和汇率的影响较大,与豆油、菜油等品种不完全一致。 三、国际跟踪:全球主流葵籽&葵油期货运行情况 国际上已有不少葵花籽期货上市,但葵花籽油期货的发展相对滞后。早在上世纪30年代,葵花籽作为大宗油料品种就已经开始在期货市场中进行交易。布宜诺斯艾利斯期货期权交易所(MATba)是最早开始葵花籽期货交易的市场。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北半球陷入焦灼的战争状态,以南美洲为代表的南半球农业发展则迎来契机,阿根廷的葵花籽生产也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张。在种植体量增加,市场交易活跃的背景之下,价格波动风险对于葵花籽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也随之加大,进而促进了葵花籽期货的上市和活跃。因此,葵花籽最初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期货期权交易所的上市,既有其产量提升、贸易扩展带来的实际需求,也有当地交易市场成熟体系的支持。 北美市场也是葵花籽期货的先行者,1980年5月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上市了美国的首个葵花籽期货合约。明尼阿波利斯交易所的葵花籽期货在运行不到两年后停止了交易。除了当时美国本身的葵花籽产业规模的大幅变化外,部分大粮商交割权利集中,影响了中小投资者对交易公平性的信心。最终导致葵花籽期货合约成交下降,退出历史舞台。 上世纪90年代,全球商品衍生品交易市场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同时全球葵花籽产量逐步上升,葵花籽成为欧洲等地最重要的油料之一。此外,在政治上,苏东剧变后,乌克兰、俄罗斯、匈牙利等葵花种植大国进入市场经济模式。全球化的趋势也促进各国间葵花籽和葵花籽油贸易大幅增长,欧洲、非洲等地的商品交易所开始上市葵花籽期货。 从葵花籽生产的绝对体量上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应当有相对活跃的交易市场,但事实并非如此。俄罗斯方面,在莫斯科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葵花籽远期,不具有期货的标准性,其所在的现货交易平台也与传统场内衍生品市场分离,交易的参与人本身带有现货贸易或者现实交割的目的,因此总体的成交不太活跃。 当前还在进行葵花籽期货交易的市场主要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期货交易所、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和布达佩斯证券交易所。这几个交易所的葵花籽期货合约共同特点是专注于本国或者本地区的葵花籽,标准明确,市场运行成熟。 葵油期货方面,国际上主要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针对黑海区域推出的黑海葵油系列衍生品。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于2019年8月26日正式推出普氏黑海葵花籽油估值期货。该期货的推出的目的是满足客户管理全球葵花籽油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在此之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黑海小麦和玉米的类似期货合约。期货合约的标的为普氏黑海乌克兰葵花籽油港口交货价格估值,该估值由普氏能源资讯(下称普氏)在2018年12月10日推出,该估值对应的标的是乌克兰原产葵花籽毛油。 乌克兰原产葵花籽毛油的质量指标要求为:游离脂肪酸含量基准为2%,不超3%;水分含量不超0.5%,杂质含量不超0.5%,闪点不低于121摄氏度,碳氢化合物含量不超过每公斤50毫克。其他产地或不同规格的葵花籽油也可考虑,但应按上述规格的乌克兰产地的葵花籽毛油进行升贴水标准化处理。对应标的货物规格为3000吨包装(溢短装10%)。估值中可以考虑其他尺寸,但需要折标为3000吨包装。葵花籽油价格估值以切尔诺莫斯克(Chornomorsk,下称切港)平舱价为基准。当缺少主流切港平舱价信息时,普氏会参考其他乌克兰港口的主流价格折标成切港平舱价。 我国曾经也在天津渤海交易所进行过葵花籽现货标准化合约交易。在当时,以安徽真心食品为代表的产业在葵花籽质量标准、合约规则设计以及厂库、物流等方面给予了许多帮助。2014年9月27日葵花籽标准化现货合约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电子化交易市场正式上市交易。然而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2016年5月1日,葵花籽合约被暂停新开仓交易,只能平仓,最终随着整个电子盘的停止而退出市场。 截止到目前,我国尚未有标准化的葵花籽油期货合约可供交易。若后期葵花籽油期货能够上市,有望进一步完善我国油脂油料产业期货及现货发展机制,为实体企业提供套期保值、风险对冲和价格指引工具,也有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繁荣壮大,增加油脂油料品种之间的套利选择,提高市场活跃度。 总的来说,预计葵花籽油期货将依据进口估值体系和国际供需格局进行定价,将具备国际化品种特征,同时在需求侧方面受到国内植物油整体消费趋势的影响,与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相互替代。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对俄罗斯&乌克兰等葵花籽&葵花籽油主产区的数据跟踪体系,提供基本面投研服务。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