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5后程序员出身的量化交易者"不胜寒",用十年的实盘经历给出了他的答案:永远对市场保持敬畏。 "不胜寒"本名李神州,重庆人,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七禾网排行榜“不胜寒”系列账户操作人。 计算机学霸的交易觉醒 2015 年偶然接触交易时,正赶上 A 股剧烈波动期 —— 身边有人靠杠杆暴富,也有人一夜爆仓,这种极端的财富起伏让他敏锐意识到:“凭感觉交易太危险,得用数据说话。” 2016年正式进入实盘,至今已有十年实战经验。"我本身是学计算机的,所以从开始就做量化交易。"在他看来,交易是最单纯的能力变现方式——只需要和数据打交道,不需要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你的技术足够强,账户能够盈利,比其他行业更直接。" 这位业余交易员的成功并非偶然。在大学期间,他就获得过计算机竞赛奖项,这种对数据的敏感和编程能力,为他后续的量化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同于大多数主观交易者,"不胜寒"始终坚持程序化交易,在七禾网的实盘排行榜上,他的账户以稳健著称。“做交易就像种果树,得熬得过冬天。” 这是 “不胜寒” 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把编程能力变成了破局利器。早期在 TB 等量化平台上,别人还在手动回测策略时,他已经能用代码批量验证交易逻辑。有次为了测试 “跨品种套利模型”,他连续三天泡在数据里,把 20 个相关品种的三年走势拆解成 3000 多个交易节点,最终发现农产品与化工品的季节性关联规律。这种 “把模糊感觉转化为精确参数” 的能力,成了他区别于普通交易者的核心竞争力。 就像优秀交易员都会经历的成长阵痛,他也踩过典型的 “新手坑”。2017 年螺纹钢行情里,他凭经验重仓做多,却忽略了环保政策突变的风险,单日亏损近 20%。这次教训让他彻底明白:“再厉害的盘感,也抵不过系统化风控。” 此后他的交易系统里,永远留着 “政策面数据预警模块”—— 这正是很多成功交易者的共性:把每次亏损都变成系统的 “免疫细胞”。 2022年7月,"不胜寒"遭遇了职业生涯最大的一次回撤——持续半年的趋势跟踪策略失效。"以前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回撤。"他坦言这次经历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如果内盘市场行情演变越来越高效化,像外盘那样,普通趋势策略的赚钱效率会越来越低,甚至可能被淘汰。" 这次危机让"不胜寒"深刻认识到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我们一定要时刻对市场充满敬畏感,因为你不知道黑天鹅什么时候再来。"这句话道出了多少期货人的心声?在看似稳定的盈利背后,隐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系统性风险。 在不确定性里找确定规律 打开 “不胜寒” 的交易日志,会发现他的策略像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不同于单一品种博弈,他的量化系统覆盖了农产品、黑色系、能化等全品种,这种 “广撒网” 的背后,藏着对风险分散的深刻理解。 在仓位管理上,他有套独创的 “相关性矩阵”。比如当原油与 PTA 的联动系数超过 0.8 时,系统会自动降低两者总持仓比例;而当黄金与白银走势出现背离,反而会触发套利信号。这种动态调整机制,让他在 2020 年疫情波动期显现威力 —— 当时 12 个交易品种里,6 个品种的亏损被另外 6 个的盈利对冲,最终月度回撤控制在 8% 以内。 开仓时机的把握更见功力。他的系统里有个 “盈亏比雷达”:当行情刚突破关键位时,止损设得窄如刀片(通常 3%-5%),仓位却敢加到 15%;而当趋势延续到中段,止损空间放宽至 8%,仓位反而降到 8%。“就像捕鱼,鱼刚露头时要快准狠,游远了就得收网。” 这种思路让他在 2022 年沪铜行情里大获全胜 —— 在突破 6.8 万元 / 吨时果断介入,用小止损博得了 30% 的波段收益。 风险控制始终是他的 “生命线”。翻看七禾网展示的账户曲线,会发现一个细节:每次大幅盈利后,总有一段横盘整理期。“这是系统自动触发的休整机制。” 他解释道,当连续 5 个交易日收益率超过 5%,仓位会强制降至 50%,“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保住本金才能活到下一波行情。” 这种自律,让他在 2021 年煤炭价格异动、2023 年美联储加息等极端行情里都平稳度过。 他特别强调 “策略迭代能力”。去年量化同行都在追捧 “机器学习模型” 时,他却花三个月优化了传统趋势跟踪算法。“新工具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他展示的测试报告显示,经过本土化改良的均线系统,在国内期货市场的适应性反而超过复杂模型。这种 “不盲从潮流,只贴合市场” 的态度,让他的策略始终保持生命力。 在他看来,量化交易的核心不是 “战胜市场”,而是 “理解市场”。就像他推崇的《海龟交易法则》里说的:“趋势就像海浪,你不用知道它为什么来,只需知道如何冲浪。” 他的系统里专门设置了 “市场情绪温度计”—— 当 10 个以上品种同时出现极端成交量时,会自动降低交易频率,“这时候往往是行情转折点,保持观望比强行交易更聪明。” 如今的 “不胜寒” 依然保持着简单的生活节奏:早上 9 点前检查系统运行,午后处理数据回测,晚上花两小时研究新品种特性。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指着办公室墙上的交易日志说:“你看这十年记录,真正赚钱的行情就那么几十次,关键是在平淡日子里把系统磨到极致。” 交易心得:永远轻仓,永远低杠杆 我的策略是根据海龟交易法优化而来的,我本人可以称作一个“小海龟”,因为我主要研究这些国外的成熟策略。 我推荐一本书是《海龟交易法则》,很出名的一本书。在国外。这种做法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到目前为止在内盘市场上仍然是可以用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趋势跟踪做法,如果对技术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这本书,也许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的策略是大周期的趋势策略,和普通的趋势策略没有本质区别,它们的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在于细节的不同。首先是仓位配置,我的仓位是按照全品种的相关性来配置的,这样配置是为了使我开仓的头寸之间相关性最小,当回撤期到来时抗回撤能力就更好。 在开仓时机点上,我会去寻找那种盈亏比高的机会,比如行情刚启动的时候止损点可以设得小一点、仓位重一点,可以博一些潜在的收益;比如行情已经走出一段了,在它回落的时候,止损也可以设置小一点、仓位也可以重一点,也可以博取一些潜在的收益。主要是这些细节的不同,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就不一一列举了。实际上做趋势策略入门很容易,但是如果你要把细节做好,是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摸索的。 交易者一定要把控制回撤放在开发交易系统的首要位置,我做交易系统只看一个指标——风险收益比,其他的比如胜率、盈亏比、夏普比率,这些我都不看,凡是能够提高风险收益比的细节和思路我都会采用,如果只提高其他指标,而不能提高风险收益比,那么我都不会采用。 我从来不会针对单个品种去开发策略,我一定是针对全品种去开发策略,只有针对所有品种去开发的策略,它的普适性才好,而且不光是策略的思路要适应全品种,策略的参数、周期也要适应全品种,我的策略就是全品种都适用,并且是同参数、同周期,不会单独为某个品种设置参数和周期,这样的策略普适性好、有效期也越长,在未来的表现就会更符合预期。 我不看重回测,所有品种的历史表现我都不看重,我觉得某个品种过去表现得再好,它也是过去的,并不能决定未来。 从量化交易的角度来说,要100%的理性,不能掺杂一点主观思想,必须严格执行交易计划和交易系统。 永远轻仓,永远低杠杆,不要有一味追求暴利的想法,我们要把投资做成一项事业,而不是做成投机。我们要想靠复利来赚钱,而不是靠某次的暴利来赚钱。所以,风险控制才是第一位的,至于能不能赚钱就是看你自己的交易特质,以及市场给予的机会。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