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值得一看
七禾网首页 >> 产业调研报告

2025年湘赣部分早稻产区实地调研报告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07-18 16:17:01 来源: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

报告品种早籼稻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1js8LYZVQrN1Jv4H_IHHQ


一、调研背景


2025年,随着印度大米重返国际舞台,国际大米价格屡创新低,进口需求持续升温,国内稻米供强需弱格局显现,行情一改前几年的强劲态势,逐渐震荡走弱。今年早稻种植期间,全国天气尚可,总体产情表现良好,6月中旬遭遇台风“蝴蝶”叠加南海季风云系带来的强降水影响,局部产区早稻遭受“雨洗禾花”,总体产情仍存较大的不确定性,价格市场波动走势需视乎后续生产和田间管理情况。


为了更好地把握早籼稻开秤前的生产情况及市场动态,提高储备粮的轮换效率,6月底,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组织我省多家粮食储备单位一行20余人,赴“两省八市”江西赣州、吉安、新余、宜春,湖南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等产区进行实地田间调研考察,并与当地种粮大户以及粮食企业客户进行交流座谈,获取丰富多元的资讯,为我省各级储备轮换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本次考察,623日在江西赣州,24日在江西吉安、新余,25日在江西宜春、湖南株洲,26日在湖南湘潭、衡阳,27日在湖南郴州,以下调研信息除另有说明外,仅反映该时间节点的相关情况,不代表整体产情,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


二、江西情况


调研团途径江西赣州、吉安、新余、宜春,参观了赣州市粮食教育基地、粮食生产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大米加工企业等,并与赣州市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井冈山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新余市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高安市盛发粮油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赣粤早稻产销对接座谈会。考察点普遍反映当地单产增加、总产平稳略增,质量指标整体表现良好,预计今年将是一个丰产丰收之年。


整体情况


2025年江西春耕生产形势总体较好,面积保持1810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早稻上市期提前。江西早稻成熟较早的地区如吉安等地灌浆结实期,赣北地区处于孕穗时期,预估吉安、赣州等地72-5日陆续上市,上饶等地在75日也可以陆续收割,省市大部分上市时期将提前5-7天,部分山区因春季低温雨多,生长进程稍有延迟,也能在正常时间上市。单产增加,总产平稳略增。今年省内雨水和光照保持充足,整体长势良好,病虫害发生情况较轻。若后期无大的变化,单产增加,总产平稳或增,预计138.5亿斤(692.5万吨)。整体品质好于上年。再生稻上市时期将提前,可能避开高温期的影响。


品种结构方面,圆粒型早籼稻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占比保持高位。其中,宜春、上饶圆粒占比80%以上,萍乡、九江等地占比在60%-70%。南昌圆粒占比50%左右,新余、吉安占比在20-30%,品种主要:中早系列、陵两优系列、兵两优系列、湘早籼、中安2号、洪优早1号、启两优2216、早籼1103等。然而,香早种植面积较少,估计占比5%左右,其它为早优,极少数普早杂。


种植模式方面,实现优质晚稻早种—连种模式。利用优质晚稻早熟品种作早稻种植,7月下旬收获优质早谷,晚季再种植同一品种,可实现双季优质与优质稻早上市,也解决早稻落地谷造成的品种、粒型不统一的问题。当前推广的品种有:“金珍优早丝”、“泰优398”、“万象优337”“井冈软粘”、“馥香粘”、“邦两优郁香”。主要分布:赣中南地区包括吉安市、抚州市、赣州市等地区。今年吉安优质晚稻早种—连种模式种植约29万亩左右。


市场普遍认为,江西省长粒早籼三级稻收购开秤价格预计在1.29-1.30/斤左右,较去年(1.33-1.36/斤)下跌0.04-0.06/斤。圆粒型早籼三级稻预计在1.32-1.35/斤左右,较去年(1.36-1.42/斤)下跌0.04-0.07/斤。


第一站:赣州地区


2025年,赣州市早稻播种面积约210万亩,预计总产74万吨左右。目前50亩以上的粮食规模种植主体6000多户,粮食播面占比约76%。尽管今年早稻生产前期出现局部干旱现象,但总体光照等天气条件良好,病虫害程度同比偏少,预计单产或同比增加,整体稻谷质量好于往年,假如后期无特殊变化,预计今年早稻丰收基本已成定局。


品种种植及质量方面,规模种植户常规早稻以两优居多,优质早稻主要有野香优莉丝、金珍优等,贡献着大部分的商品量。小农户种植品种较繁杂,主要是自产自销。由于赣南丘陵山区特殊气候及光照雨情,赣州产稻谷普遍质量较好,出糙率、整精米率等指标优秀。


早稻购销及市场行情方面,今年赣州市地方储备早稻轮换量大概15万吨左右(其中省储约5万吨,市县约10万吨)。每年通过粮食经纪人等各类渠道外销大约在10-15万吨。据粗略统计,早稻商品量当中大约有80%将在早稻旺季收购期间完成上市交易。现阶段,赣州市场价格较省内其他地区稍微略高0.02-0.03/斤左右,总体行情较去年差异不大。


据调研点反馈,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种植面积为130亩,单产预计900/亩。主推品种及技术:泰优398。主推水稻三控施技术: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水分管理,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留,复水抽穗,后期湿润灌溉。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


二站:吉安地区


2025年,吉安市早稻播种面积约380.24万亩,预计单产为390公斤/亩左右。今年明确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总体目标以来,力争稻谷平均亩产提高2-3公斤。同时,加快推进水稻工厂化育秧,累计建成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181家、省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44家。全市范围打造示范基地,创建41个吨粮片、100个水稻高产片,集成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示范带动全市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品种种植及质量方面,2025年吉安市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以上的早稻品种有104个,大多为适宜储备粮品种。比如陵两优系列约90.4万亩(其中陵两优6910.29万亩)、中早系列61.4万亩(其中中早3513.14万亩)、株两优系列约23.4万亩(株两优1045.7万亩)、兵两优系列约25.1万亩(兵优3096.6万亩)。另外,长两优397.5万亩,湘早粗456.2万亩。另外,井冈软粘(23.3万亩)、昌盛优2383.2万亩)、泰优3982.2万亩)等六个优质晚稻早种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稻欠缺优质品种的现状。


第三站:新余地区


新余是江西省“三区一片”(鄱阳湖粮产区、赣抚平原粮产区、吉泰盆地粮产区和赣西粮食高产片)稻米生产架构中的赣西粮食高产片。2025年江西新余市早稻播种面积约54.05万亩,长势整体较好,目前全市早稻大部分处于抽穗期。今年降雨量和温度适宜,预测早稻品质较好,预计产量23.55万吨。据农业部门预测,今年新余早稻主要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重于去年,发生面积190万亩次左右。


早稻市场行情方面,根据市场价格监测数据,今年春节后早稻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并稳定在1.26/斤左右。根据近年市场行情来看,预计今年早稻开秤价在1.33-1.35/斤之间,整体呈高开低走态势,但启动托市预案的可能性不大。


据调研点反馈,位于江西渝水区南安乡的全国秸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秸秆捡拾离田收储6000吨;秸秆调酸促腐增效还田技术示范区建设6994亩;秸秆-绿肥周年协同还田技术21600亩;推广利用秸秆循环还田沃土模式7890亩;秸秆异地还田750亩。


第四站:宜春地区


2025年宜春市落实早稻种植面积355.4万亩,比省下达目标任务多出1.4万亩,比去年增加2.12万亩。其中,早稻种植仍以普通稻品种圆早为主,占比60%-70%。今年日照时数更长,积温高于去年,整体气候好于去年,早稻生育进程总体上比去年同期早3-5天,预计今年早稻收购时间在75日,集中收购期在710-15日。预测今年早稻单产比去年高80/亩左右,为900-1000/亩,总产预计约159.93万吨,比去年(135.54万吨)增加24.39万吨。


品种种植及质量方面,农业农村主导的品种有:中早59、中早35、中早47、兵两优401、陵两优46、株两优171、浙两优166、兵两优309、两优152等,各县市区均有不同。据种粮农户反映,天气较稳定,生育期间没有极端天气,总体品质比去年好。


早稻收购、加工及市场方面,早稻延续“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收购格局。据统计的加工情况来看,2024年度宜春市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为180.73亿元,居全省第一,日处理稻谷能力2.94万吨。其中,大米加工142家。


2025年湿谷收购价长粒型0.96/斤、圆粒型0.98-1.00/斤,折合干谷到库价分别为1.28/斤、1.30-1.34/斤,整体收购价格水平较去年明显回落。受普通早籼稻供给量增加、需求量缩减影响,预计市场开秤价格为1.28/斤,后续随着粮食补库需求释放,价格将呈现小幅上涨态势,预计圆早品种最高价可达1.35/斤,长粒型早稻最高价为1.32/斤,整体价格走势弱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各粮食主销区省份集中到宜春采购,短期内早稻市场价格将呈现稳中略涨态势。经测算,预计圆粒型稻谷运往广东省的到库价格(含运费2000-2400/吨),但很难超过3000/吨(1.5/斤)。


三、湖南情况


调研团途径湖南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参观了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渌口区试验基地、湘潭县石潭镇稻谷生产基地、安仁县排山新丰村千亩示范片区,大米加工企业等,并与株洲湘渌米业责任有限公司、湖南金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角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市金雁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生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湘粤早稻产销对接座谈会。考察点普遍反映在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今年早稻面积、单产和总产均稳中略增,整体品质好于往年,出糙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尤其是推行“早专晚优”政策,品种种植结构不断优化,预计今年丰产基本定局。


整体情况


2025年湖南全省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早稻栽插面积1819万亩,较去年增加2.6万亩。6月底开始,各地抢抓晴好天气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今年早稻平均亩产为824斤,同比增加6.83/亩;总产为149.9亿斤(749.5万吨),同比增加3.3亿斤(16.5万吨)。其中,打造一批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力争全省专用型早稻面积达800万亩、高档优质晚稻1750万亩,推广镉低积累水稻300万亩,不断提升湖南大米品质。


品种种植及结构优化方面,一是早籼稻在推广低镉品种的同时,致力推进种植专用水稻品种。近年来,在湖南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早籼稻种植面积得到巩固,通过推行“早专晚优”政策,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专门制作米粉用的圆粒型早稻的种植占比。据调研点反馈,今年圆早种植面积超过70%,其次依次为香早、早优、普早。二是,种粮丰产丰收,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是关键。由于稻谷市场长期“多乱杂”,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选种困难、种植不成规模,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难,大米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消费忠诚度不高,难以培育优势主打的湘米品牌,影响了稻米产业做优做强。因此,今年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广泛调研了解联盟成员企业订单种植品种及收购需求,并综合考虑省内近年来水稻品质、产量、收购量等多方面因素,最终推荐发布几个主要品种。其中,早稻主推品种:中安2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24号,这也将会成为今年储备企业收购的主要目标。


市场普遍反映,今年圆早湿谷收购价0.93/斤,长早湿谷收购价0.90/斤。预计今年市场整体开秤价:圆早约1.32/斤,长早约1.29/斤。


第一站:株洲地区


调研团队从江西宜春出发前往湖南株洲: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渌口区试验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据调研点反馈,低镉水稻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基地的主要示范品种:中安2号、湘安早7号、隆安早11号、隆安早14号、臻两优8612、西子3号、DY3号、安两优2号、清莲丝苗、韶香100、农香55、农香42(低镉)、湘康2号、湘康4号。


示范技术:低镉双季稻品种茬口衔接技术、低镉水稻抗逆稳产水肥调控技术、低镉水稻再生模式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示范面积:160亩(土壤总镉含量0.5-1.0mg/kgpH5.1-5.5)。


第二站:湘潭地区


调研团队从株洲出发前往湘潭县石潭镇稻谷生产基地考察,参观粮食加工企业,并与当地收储企业、生产企业进行湘粤粮食产销对接座谈会,湖南省粮食部门高度重视,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夏文斌、湘潭市发改委党组书记吴纯杰等领导出席并讲话。


近年来,湘潭市围绕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粮食生产目标,广泛推广低镉水稻品种种植,合格粮逐年增长,粮食流通市场逐步复苏,在多措并举的推动下,实现“湘粮出湘”。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建设44个粮油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基地,重点建设6个市领导联点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基地,集成推广高产高效实用技术,辐射带动全市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推广以“春静模式”为代表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效破解“谁来种”“怎么种”“如何增收”等问题。通过提单产、育大户、推良种和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基地建设等形式推进粮食生产,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一企一片一种”优质米生产基地,推广专用型早稻35万亩、高档优质稻45万亩以上。科学指导开展订单收购,目前湘潭市已签署储备订单54550吨,其中湘潭县已签署储备订单17000吨。


2025年湘潭县粮食播种面积126.5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42.2万亩、低镉品种推广面积15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到60.39万吨以上目标。


从湘潭县农村工作会议获悉,为加快先进技术和主力机型推广,全县大力推进机耕、机育、机抛、机防、机收、机烘等全程机械化生产。今年,湘潭县每个乡镇要建设3个以上“早专晚优”千亩绿色高产高效基地,打造绿色高产高效“百亩攻关田”,重点落实种植一季镉低积累品种。作为稳面增产的重点环节,湘潭县还将持续培育规模种粮主体,今年种粮主体(30亩及以上)数量要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0%,达到3000户,流转面积达到40万亩;继续推进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扩大集中育秧面积,实现早稻集中育秧面积31.6万亩以上;强化现代粮食产业建设,构建“基地建设+订单农业+品牌打造”全链条,形成“优种优产优销”的现代粮食产业。在资金保障上,湘潭县继续对实际种植双季稻30亩及以上的种粮主体按照200元每亩的标准进行综合补贴;对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核心主体所需种子、农膜、秧盘等按照100/亩(大田面积)的标准进行补贴,对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主体按照总投资额的10%落实县级配套补贴。


品种种植及优势分类,为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确保水稻用种安全,湘潭县农业部门经过筛选,早稻主推以下几类品种,2024年展示试验示范综合评价优势品种:陵两优238、中嘉早17、中组53、潭两优39K两优144、陵两优942、陵两优1785、中早35、株两优706、陵两优69、五丰优286。近几年大田种植表现优势品种:K两优22.潭两优215、株两优819、荣优233、中早48、欣荣优123、株两优173、煜两优371、潭两优921、松雅早1号。镉低积累品种:中安2号、中安7号。


第三站:衡阳地区


调研团队从湖南湘潭县出发前往湖南衡阳县,参观当地重点粮食加工及生产企业,如湖南角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衡阳市金雁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从衡阳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5年衡阳市粮食生产任务708万亩。其中,早稻230.8万亩,产量31.45亿公斤(314.5万吨)。衡阳市将集中育秧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全市已建集中育秧设施353个、面积170.43万平方米,计划完成早稻集中育秧176.3万亩。


为了全力推进早稻扩面,衡阳县加大财政投入,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发展资金,将其用于双季稻种子补贴、早稻集中育秧补贴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奖补等,最大限度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2025年,湖南衡阳县分级分区布局“六区四片八基地”,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32万亩以上,其中,早稻44.5万亩。同时,该县大力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粮袋子”和南方稻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其中,该县依托机械化插秧等技术提升效率与产量潜力,推广“中早39”等优质稻种。


第四站:郴州地区


调研团队从湖南衡阳县出发前往湖南郴州安仁县,考察安仁县排山新丰村千亩示范片,并参观当地粮食加工、收购储备企业,如生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湖南郴州市安仁县早稻种植面积约23万亩。机械化不仅让春耕跑出“加速度”,更让农户尝到“甜头”,合作社27台插秧机、抛秧机同时作业,每台日耕35亩,5月前就已完成插秧任务;插秧成本也大幅下降,机械化作业亩成本200元左右,过去人工插秧亩成本要500元左右。


据调研点反馈,该示范片的示范面积:核心区2000亩,辐射面积10000亩目标任务。目标任务:确保示范区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通过集成示范,形成精准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和可推广可复制的融合模式。主推技术:全面应用“五新”措施;全程运用智能化病虫监测设备;全程采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全程使用环境友好型新药剂,全程使用先进高效植保机械,全程开展科学用药。


四、市场展望


今年以来,储备企业的采购积极性不如去年同期,供应同比继续增多,新早稻市场价格预计呈低开稳走的态势,旧作稻谷销售行情持续低迷,将对新粮走势形成压制。


据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上半年统计的情况来看,广东储备早稻采购品种结构略有调整,珍桂早稻占稻谷采购比例大幅提升至33%,非圆粒早籼稻占比约24%,圆粒早籼稻占约6%。长早采购量同比减幅56%,均价2846/吨(2810-2890/吨),同比下跌199/吨;首场普早采购成交价2840,较去年首场(3240)下跌400,跌幅达12%。圆早采购量同比减幅63%,均价3133/吨(3070-3210/吨),同比下跌53/吨;珍桂早稻采购量同比基本持平,均价3234/吨(3020-3390/吨),同比下跌120/吨。今年首场珍桂早稻成交价较去年(6月初的3269)大幅提高121,中下旬行情下跌速度加快,价格同比由涨转跌,现阶段同比跌幅6%-8%左右,较普早仍相对抗跌。


销售方面,长早、圆早、珍桂早稻占比为39%25%8%,分别降9%,升3%,升0.6%。除圆早销销售量同比略增之外,长早和珍桂早稻均有下降。


近三年(2023-2025.1-6)以来,圆早采销均值价差分别为198/吨、241/吨、515/吨;长早采销均值价差分别为434/吨、446/吨、535/吨;珍桂早稻采销均值价差分别为103/吨、7/吨、50/吨。


从成交的情况来看,今年早稻不同品种虽然均呈现采销价差同比扩大的整体趋势,但珍桂早稻抗跌优势仍较突显;另,圆早与长早采购价差显著收窄。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进口米价低量增,挤占国内粉米市场份额。2024年四季度以来印度大米禁令逐渐解除,全球大米供应宽松,导致国际大米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外大米价格倒挂,我国进口稻米的意愿渐增,较大程度上挤占了同品质的圆粒早籼稻米的粉米市场需求。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稻谷、大米以大米粉累计进口量122万吨,同比增加57万吨,增幅87%,平均进口单价3614/吨,同比下跌674/吨,跌幅16%二是,新季圆早供应进一步增加,但储备采购规模持平略降,轮出规模激增,粉米市场供需由紧转松。鉴于前几年圆早轮换效益相对更优,受市场主体青睐,价格走势稳中偏强运行,受此因素提振,种植主体种粮意愿不断增强,粉米专用稻(圆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但今年储备主体采购较为谨慎,时间较往年推迟,提价跨省抢粮的意愿有所下降,叠加前期储备企业积极入市采购,现阶段轮出规模持续加大,供需双重压力挤压之下,圆早市场渐趋宽松,价格也相应震荡下行。三是,早稻储备结构持续优化,供需仍是决定价格走势变动的关键因素。广东作为全国早稻的主产区,同时也是重要的主销区,其行情变动趋势向来是周边地区价格的风向标。从今年广东早稻购销的情况来看,进口大米对南方籼稻米市场的冲击和替代进一步扩大,叠加圆早轮换效益显著下降,相应地储备主体采购重心逐渐由圆早向供应相对有限且轮换效益更优的珍贵早稻倾斜,对其价格底部形成支撑。另,随着近几年种植结构的调整,市场上圆早的种植面积已大幅超过长早,而长早因其耐储属性和价格相对便宜仍占据储备的主导地位,在圆早趋于宽松而长早供需相对平衡的背景下,价格走势或呈现分化,表现为圆早跌、长早稳的态势,两者采购价差持续缩小的特征趋势预计将进一步显现。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