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沪铜近期在58000附近震荡调整,多空分歧加大。笔者认为,沪铜近期的走势是上升过程中的正常调整,调整过后依然会延续上涨趋势。
经济依然脆弱 货币政策继续宽松
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看,当前各国的经济形势依然脆弱,GDP增速、就业情况等均不太乐观。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导致了市场看淡美国的经济前景,近期美联储也宣称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有二次探底的可能。美联储维持国债规模的措施被认为是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的开端,若后期经济增长持续下降,美联储继续货币宽松政策的可能极大。中国近期的经济数据也显示,国内经济增速连续几个月出现放缓迹象,虽然这种放缓很大原因在于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但经济政策的实施依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明显的例证是,通胀率再次超过3%,但国内加息的预期却并不强烈,这显然是由于加息会造成负面效应的叠加,导致经济增速更快的下滑,因此,在保增长的背景下高通胀被人为淡化了。
通胀预期增强 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受到关注
在世界各国想方设法刺激经济复苏和增长的背景下,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可能被放弃。对于美国来说,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会导致美元的大量增加从而造成美元长期贬值,提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同时,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和最大的债务国,其发行的大量美元必将随着国际贸易的进程流入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当中,美国本身很可能不会出现通胀高企的状况,这也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最大功能之一--------输出通胀。
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世界工厂中国来说,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就好像大坝开闸放水,我们被动的接受这些美元的同时,向市场上投放了等值的本国货币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其结果就是物价迅速上涨,通胀长期处于高位。有色金属有非常强的金融属性,在通胀高企的时期,有色金属的价格上涨幅度通常会高于CPI,部分资金也会选择买入有色金属进行保值。
库存下降 需求强劲
尽管很多国家都宣称当前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但库存的持续下降暗示了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依然强劲。7 月美国工业产值环比增长 1﹪,两倍于市场预期;设备使用率上升至 2008 年 10 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74.8﹪,在房地产业陷入长期低迷后,制造业已经变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我们预计企业投资额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工业产值将持续增加,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仍将比较强劲。
七月份欧洲服务业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综合指数上升至56.7点,高于前值及经济学家的预期。德国的强劲增长推动了欧元区复苏的步伐,7月份德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上月的58.4增至61.2,为3个月高点,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从54.8增至57.3,为2007年8月以来最高值,综合采购经理指数上升至59.3。欧元区的经济复苏也使我们对精铜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
中国制造业指数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并且中国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使得市场认为中国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将减少。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即将面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减速和高通胀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时存在。但也要看到,中国电网投资增速依然很高,同时,中国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脚步正在加快,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刺激了家电产业迅猛发展,汽车产销量也以2位数以上增长。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必将带动铜的消费需求,未来我国的铜消费依然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将同比增长15%以上。
基金持仓大幅增加
非商业持仓一向被认为是最敏感的市场指标之一,从美铜的非商业持仓我们可以看到,近期净多持仓快速增加至10000张以上,市场做多的信心较前期有了较大的增强。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未来主导市场的主要因素将是下游需求和通货膨胀,库存持续下降是下游需求强劲的直接反应,也将引导市场延续上涨的走势,通胀将成为本轮行情的放大器,在通胀背景下,更多的投机和避险资金将选择做多有色金属,期铜将出现中长线牛市行情。
责任编辑:七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