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年内8家国有控股公司登陆A股 39家排队中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2-04-07 08:41:57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杜雨萌

4月6日,中复神鹰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也是今年以来第8家实现A股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借助资本市场,企业不仅能够满足融资需求,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比率,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推进国企改革持续深化。预计后续国有企业上市数量有望持续增加。


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赋能


对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最有助益。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复神鹰上市后,一方面可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获得快速、连续扩张资本的机会,从而为公司持续扩大经营规模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在A股上市,公司能借助资本市场这一平台深入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比率,从而加速助推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


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以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起始日期,截至今年3月31日,在21个月的时间里,共有93家国有控股公司实现A股上市,包括39家央企国资控股公司、27家省属国资控股公司、26家地市国资控股公司以及1家其他类型国有公司。而在上述周期之前的21个月里,即2018年10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仅有42家国有控股公司实现A股上市。


“近年来,国有企业加速登陆A股市场主要受三方面改革力量驱动。”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的需要;二是与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关,即国企要加速转型升级以及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尤其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速了国企上市步伐。


在朱昌明看来,未来,资本市场将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平台,持续为国企改革赋能。具体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可以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定价、公允定价,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本市场的流通机制不仅方便投资人等退出,为企业以较低成本实现国有股权的收购、转让和退出创造条件,还能够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严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可以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使国企经营运作更加规范,内控机制更加完善。


国企“奔A”意愿增强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当前,“推动国企上市”成为多地国企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央企自身来说,其“拥抱”A股市场的动力亦十分强劲。


兵器工业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华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兵器工业集团将主动抢抓注册制改革、北交所成立、科创板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等契机,积极推动优质资产上市。


记者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了解到,其下属企业中机认检与北自科技目前均已启动上市辅导。其中,中机认检拟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北自科技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至少有39家国有控股企业正在“排队”,3家选择北交所、15家选择科创板、21家选择创业板。


“资本市场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创新引擎和前沿阵地。”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企业通过在A股上市,不仅能有效提高公司治理能力,还将有效提升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低成本的长期资金,增加创新资金的有效供给。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梳理后发现,前述15家选择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中,仅央企国资控股公司就有10家,占比高达67%左右。此前,国资委曾多次表态,要“继续支持中央企业培育优质资产,并通过IPO、资产重组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汇聚”“推动一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尖兵’在科创板上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张立超看来,央企科创“尖兵”相继在科创板上市,表明现阶段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效能正充分释放,由资本市场支持的、科技创新引领的高质量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朱昌明认为,目前看来,上市或为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的重要发力方向。预计国企上市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