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以糖农为本,开拓糖市新局面!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3-12 11:16:06 来源:泛糖科技 作者:冰峰

政策回顾与解读


国产糖业肩负着扶贫和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于糖业的关注度度都非常高,也出台了很多行业政策扶植产业健康发展。


为切实解决制糖企业压榨生产期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维护食糖市场基本稳定,降低糖业系统性风险,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和维护蔗农利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于2月1日出台了食糖地方临时储存政策,首期50万吨,从2019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为止。


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该中央一号文件开头即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国内主要产糖区大都处在贫困地区,糖业的健康发展是这些地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稳定的糖料蔗供应,提高蔗农收入也是国内糖业发展的基石。


2月20日《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审议通过,文件指出“糖业发展至关重要,对维护广大蔗农利益意义重大,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动糖业二次创业。提高生产能力,保护蔗农权益、放开甘蔗市场、兼顾地方利益,整合加工能力、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做大蔗糖产业。”


中央文件与地方文件的密集出台给国内糖市注入了信心。春节长假归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指数自5000点区域大涨200点,近两年来第一次站上了250天年线和5200点整数关口。国内白糖主产区现货价格也闻风而动,较春节前报价明显提高。


国内糖市新秩序


一直以来与糖农收入关联度最高的就是糖料价格和蔗款兑付时间。在当前国产糖业全行业处于亏损边缘的情况下,糖市若继续走熊将损害整个糖业链,造成恶性循环:糖企亏损—蔗款兑付困难—糖料供应得不到保障—糖企成本高、竞争力弱。国内糖市需要建立新的市场秩序,在保证蔗农收益与糖企生存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国储糖出库


国内糖市去库存,即国储糖出库问题是新秩序建立的第一只拦路虎。按照当前国内白糖情况,5000元以下国库抛储会严重打击市场,当前5200元价格区域配合其他政策(比如直补政策)勉强有一定可行性。理论上国储糖出库不但需要制定最低出库价格,且不能低于国产糖主产区含税销售成本价,否则就失去了储备糖调控的真正意义,还将影响扶贫和共同迈入小康的进程。


严打走私与调整进口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食糖打击走私力度会再度升级。按需有序是食糖进口的原则,截止目前国库储备糖高达600万吨,加上1030万吨年产量和结转库存,食糖正常供应叠加走私数量已能满足国内食糖年消费量1500万吨左右,从供需平衡角度建议降低进口食糖。


从维持含糖食品出口竞争力和原糖加工企业生存角度出发,可以考虑用国储食糖按照国际价格定向销售给含糖类出口企业,并加强有效监管。在制定合理出库价格的前提下,加大国储糖出库力度,用以抵扣进口食糖配额。


最低销售价格制度


要提高农民的直接收入比重,还需提高种植收益,降低糖企生产成本,提高糖企效益来反哺糖农。中国商品储备制度正在从政府定价转向市场主导,要想解决好去库存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甘蔗直补”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但如此将增加财政负担,且会导致市场不合理竞争和更为混乱的供需关系。所以,设立食糖最低销售价格制度是可行的方案。


稳定国内糖价、完成糖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地方临时储存只能缓解季节性抛售压力,无法消除全榨季销售压力。降低国储库存、抑制进口、打击食糖走私才是拯救国产糖业的关键所在。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才可能完成国内糖市去库存的任务,做到以糖农为本,建立国内糖市新秩序,开拓糖市新局面的目标!


责任编辑:刘文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