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美元大幅上涨导致商品暴跌。近期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并非独立现象,而是国际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的一种表现。事实上,虽然美元汇率并不是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但在这种不稳定的市场状态下,美元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的负相关性由于资本的流动而得到了强化。
经济政策推出预期左右市场走向。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还非常不稳固,虽然部分地区通胀压力逐渐增加,但包括美国、欧洲等在内的地区通胀信号很弱,因此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和资本市场动荡,可能反而会造成政策退出的进一步推迟。换句话说,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政策。
自油价在70美元附近波动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在此价位上,石油市场的供需基本面是基本平衡的。因此近期油价上窜下跳显然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由于宏观经济和政策面的不确定性,预测油价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但一个基本的思路还是非常明确的,只有加息来临的时候,油价才有可能转入中期跌势,否则,震荡上行将是主要趋势。根据上面对于经济政策的推理,我们认为原油价格进一步下探概率不大,即使跌破70美元,也只是短期现象,很快就能得到反弹。
春节逐步临近,前期燃料油(资讯,行情)强劲的基本面逐步转弱。另一方面,前期看涨的贸易商受到了近期原油价格下挫的打击,信心滑落,造成了燃料油期货价格终于开始随大市下跌。需求虽然较弱,但供给仍然偏紧,因此国内燃料油现货价格仍然坚挺,这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限制期货的跌幅,因为目前基差已经大幅收窄,现货价格将给予期货较强的支撑。
由于目前国内期货价格坚挺,和新加坡市场相比,燃料油国内外价差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由于价差最终肯定是要向合理值回归的,因此这干扰了我们对于价格的判断。依据原油-新加坡燃料油-国内燃料油的关系,我们对当前国际原油价格下的国内燃料油适当水平进行了测算。若市场价差水平回归历史中值,那么在原油价格70美元/桶的情况下,国内燃料油现货价格应在3900-4000元/吨左右。综合考虑原油价格和期货合约升水情况,当前燃料油期货主力合约的价格还算合理。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我们认为国内期货市场对于燃料油的判断基本处于中性状态,若原油价格不进一步大幅下跌,燃料油期货面临的下跌空间将非常有限。
最新消息
美国首领失业金人数增加,美元升值,国际油价加剧下跌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去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5.7%。该数据提振了股市和油市,美股开盘和油价早盘双双上涨。然而市场上涨气氛很快被强劲的美元汇率所抵消。但是美国GDP增长对石油期货是双刃剑,一方面增加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推高油价,另一方面推动美元汇率增强,从而打压商品期货市场。因美元坚挺,周四追踪19种商品和原材料的路透/杰弗里指数下跌2.6%,至263.67点,为去年10月9日以来最低。纽约黄金期货暴跌4.4%,至每盎司1063美元。
美国劳工部周四称,上周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增加至48万人,为7周以来最多。此前一周为47.2万人。因担忧美国政府控制经济增长导致需求下降,追踪24种原材料的标准普尔GSCI指数在本月下跌7.2%,为2008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
欧佩克船运量继续增长
总部设在英国的油轮跟踪组织Oil Movements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2月20日的四周,欧佩克除了安哥拉和厄瓜多尔的10个成员国原油船运量日均2335万桶,比四周前增加58万桶。该机构负责人梅森说,这是自2009年1月份以来欧佩克出口船运量最高的水平,出口增加量将运往亚洲。
美国石油需求总量为12年同期最低水平
尽管美国经济有复苏的迹象,但是石油需求量有减无增。美国能源信息署对2009年11月份石油需求量做了修正,认为11月份美国日均石油需求总量1855万桶,比2008年同期降低2.6%,为1996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自2007年8月份以来,美国石油需求量28个月中有27个月同比下降。其中美国汽油需求日均887.1万桶,比原先的估测低1.3%,比2008年11月份低0.4%,为2009年3月份以来最低的一个月,也是2002年以来同期最低。2009年11月份美国馏分油日均需求354.9万桶,为1998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石油需求高峰可能先于供应高峰到来
英国石油公司的总经理海沃德说,世界石油需求可能在2020年后的某一时期触顶,日需求高峰可能在9500万桶到1.1亿桶。他在接受BBC第四套电台采访的时候说,世界石油需求高峰将在供应高峰之前出现,因为世界上确实有大量的石油。欧美国家汽油销售量再也不会超过2007年的繁荣景象。
市场观察
国际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美元大幅上涨导致商品暴跌
近期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并非独立现象,而是国际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的一种表现。事实上,虽然美元汇率并不是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但在这种不稳定的市场状态下,美元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的负相关性由于资本的流动而得到了强化。本次美元的走强由欧元区的公共债务危机引起,大量避险资金重回美元造成了美元汇率的大幅反弹。从短期来看,美元能否继续走强取决于欧元区的债务情况是否继续恶化。个人认为目前继续恶化形成一次经济危机的概率不大。从长期来看,只有当美国经济真正重回上升通道,美元汇率才能得到稳步提升。而近期的数据显然告诉我们,美国虽然目前情况还算良好,但离重回上升通道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经济政策推出预期左右市场走向
近日的美国就业数据,虽然对经济复苏预期造成了一定打击,但平心静气的分析,也许会是一种利好。之前几日,由于中国的紧缩措施,致使澳大利亚出乎意料之外的暂停加息。因此,中国的经济政策也好、美国的就业数据也好,这些负面信息可能会对政策制定者形成负面反馈,动摇经济刺激政策推出的信心。我们认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还非常不稳固,虽然部分地区通胀压力逐渐增加,但包括美国、欧洲等在内的地区通胀信号很弱,因此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和资本市场动荡,可能反而会造成政策退出的进一步推迟。换句话说,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