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八月的大跌之后,九月的需求旺季给LLDPE市场带来了些许希望。然而,我们认为,由于国际油价的起伏不定、石化9月份起大规模扩张产能、特别是农膜需求预期的提前透支,使得九月LLDPE市场继续维持低位震荡的态势,“旺季不旺”或成为9月LLDPE市场的基调。
一、前七月农膜产量增加、需求预期提前透支
我国LLDPE的最大消费领域是薄膜,占 LLDPE 消费总量的近80%,其中农用薄膜约占 22.5%。在我国,农膜生产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特征,具体来看,农膜生产开始于每年的6、7月份,8月份以后,农膜销售陆续步入旺季,经销商采购量放大,棚膜的生产也在9、10月份达到最旺的季节。
自春季地膜季节结束后,国内LLDPE市场的基本面一直较为疲弱。特别是5月以来,国内LLDPE市场在石化保价政策的操控下一直处于“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故而9月农膜需求旺季被各方所看好,农膜厂商纷纷备料生产。然而从今年前七个月的生产情况来看,1-7月份国内的塑料制品累计总产量在2,388.4万吨,较2008年同期增长7.2%;其中,2009年1-7月份农用薄膜累计总产量为66.9万吨,较08年同期增长17.8%。具体地,仅7月份一个月,国内塑料制品总产量在375.7万吨,较08年同期增加7.9%;而国内农用薄膜7月产量为9.1万吨,较08年同期的8.1万吨增长12.3%,
因此我们认为,今年国内农膜生产较去年同期的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后市农膜产量的进一步增长。
二、农膜开机率低、下游用塑需求低迷
在经历的8月的大跌之后,农膜需求的后市前景不禁让人堪忧。受此影响,尽管已经是需求旺季,但今年的生产农膜企业开工率却不见乐观。下游农膜企业谨慎采购PE原料,以维持生产为主,备料并不积极。近期多数省份的农膜开机率上升至30%-40%,日产量平均在30-40吨。虽然北京地区农膜厂家开机率已达到80%,但山东、云南、济南、江苏和河北地区农膜厂家订单不佳,平均开机率仅30%。市场上出现小量刚性的需求即被大量隐形的社会库存所吞噬,贸易商出货的心态较为明显。而农膜价格亦没有大的起色,以陕西8月份农膜零售价格为例,高压聚乙烯棚膜平均零售价格每公斤12.00元,高压聚乙烯地膜平均零售价格每公斤12.43元,均与7月份持平。因此,我们认为,下游用塑企业的低迷将进一步制约后市LLDPE价格的反弹;尽管目前LLDPE期现价格倒挂,但后市价格回升空间有限。
三、石化大规模扩产、供求平衡失调
形成旺季不旺的原因,除却企业开工却不积极,市场供应过剩、企业库存压力外,新增产能释放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近日,中石化福建炼油乙烯项目化工装置日前宣告全面投产。该项目把福建联合石化现有的炼油能力从400万吨/年扩大至1200万吨/年,同时还新建一套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一套8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一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和一套70万吨/年芳烃装置。该项目预计每年可生产成品油约750万吨、塑料原料128万吨、化纤原料70万吨。另外新疆独山子石化和天津等地的产能也将释放。今年四季度沙特廉价乙烯的大量生产更将对下游的产业链形成重大冲击。未来几个月国内外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当前需求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给LLDPE期货市场信心的打击是致命的。据调查,目前线性新增产能方面福炼若满产,PE日供货量将在2000吨加上独山子石化新建100万吨乙烯装置,下游配备30万吨HDPE装置和60万吨全密度装置也将在9月投产,供应压力将显现;但中国最大的16家炼油厂8月份的平均开工率将从7月份的90.4%下调至88.6%,另悉石化9月有减产计划,加上进口环比回落,内外价差不利,目前很多进口贸易商均观望,必将造成后续进口的持续下降。
四、何处为支撑,回升在几时
回顾今年3月以来的国内LLDPE期货市场走势,不难发现,L合约是在国内塑料产业基本面疲弱的大背景下一路上涨至11980元/吨的。这期间,有石化的限产保价政策调整、有国际油价的推波助澜、也有消费旺季的预期拉高,但最终我们应回归于实体经济,回归于塑料产业链的价值传导。尽管上半年国内经济数据一路向好,但实体经济依旧乍暖还寒,特别是下游用塑企业。在整个产业环境尚未真正回暖之际,过高的LLDPE价格是无法被下游用塑企业承受的。根据我们的调查走访,10000元/吨的价格是LLDPE下游需求方的心理价位。尽管前期期货市场上LLDPE价格一度上涨至近12000元/吨,但现货报价仍旧偏低。
因此我们认为,后市LLDPE价格在10000-10500元/吨一线或有强烈支撑。中长期来看,塑料价格仍旧维持弱势震荡的局面,建议关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把握短线做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