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传媒专家

李靖琴:金融危机阴霾下的一抹亮色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8-12-31 14:49:04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李靖琴

  2008年对于国际期货市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阴霾笼罩下,全球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跌宕起伏,原油价格从年初时的85元/桶一路上涨至7月中旬的147美元/桶,后经5个月的连续下跌,不仅将之前涨幅尽数回吐,还连续创出新低。其他大宗商品如铜、铝、油脂类品种走势也如出一辙,价格纷纷跌破成本。但由于期货市场特有的做空机制和避险功能,全球各主要期货交易所在2008年仍以稳健的速度稳定增长,投资资金源源流入,其中亚洲、南美和中东地区还涌现了不少新的投资机会,期货市场成为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上的一抹亮色。

  欧美继续领先亚洲迎头赶上

  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对全球61家衍生品交易所的统计,2008年全球期货与期权成交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交易品种上看,全球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交易增长迅速,居各交易品种之首;单个股票期货和期权也发展迅猛,交易量与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非常相近,并有超越之势。从各地区表现看,北美地区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欧洲地区紧随其后,亚洲地区则平稳增长,只有拉美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从各交易所表现看,今年前三个季度,在全球期货和期权成交最大的30名衍生品交易所中,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集团居于首位,韩国交易所和欧洲期货交易所分列第二和第三。

  2008年新兴市场也发展较快,在全球成交排名前20位的交易所中,新兴市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亚洲地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已打破了欧美垄断的格局;拉美地区期货市场发展平稳;非洲地区衍生品市场奋起直追,如南非的期货期权交易所,成交量自去年以来持续增长,成为2008年全球发展最快的衍生品市场之一。

  强强联合群雄逐鹿

  震动世界的交易所重量级并购案在2008年继续进行,通过互相持股,交易所间的大陆整合乃至跨洋兼并相继而来。从发展趋势上看,先是由同一地区不同交易所合并形成洲际交易所,洲际交易所之间再进行联网,以使投资者能分别从各自的界面进入不同交易系统,从而搭建起全球性的交易网络。总体来看,通过整合,国际资本市场的传统格局和结构被彻底打破,期货交易所面临着新的大变革、大分化和大重组;通过并购,交易所行业的效率和全球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大提高。另外,交易所间的跨国并购结盟还给目前各国之间分割的监管架构带来新的挑战。

  全球交易所和金融衍生品市场间的整合已超越国家的范畴,开始跨越国界和洲界。今年3月,CME集团同意收购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所、美国第二大期货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两家交易所的合并申请获得了美国联邦反托拉斯监管局的无条件批准,此次并购使得CME拥有了全美98%的期货交易,进一步奠定了其在世界衍生品交易市场上“巨无霸”的地位。

  在以往并不太引人关注的加拿大市场上,交易所间也通过与外界的合作展开激烈竞争。根据政府划分的市场规定,加拿大现货证券交易集中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而固定收益项目和证券衍生品交易则放在蒙特利尔交易所(MX),两家交易所不得互相抢夺市场。但随着禁限期的即将结束,两家交易所早已盯上了期满后对方的市场。早在去年2月MX就将10%的股份出售给了NYMEX,旨在建立以加拿大能源市场为目标的合资交易所。TSX也于今年达成了几笔交易:一是与国际证券交易所(ISE)合作成立一家新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所,业务范围主要是各种期权产品;二是与洲际交易所(ICE)合作以分享能源市场的技术和结算业务。8月份,TSX又与美国S&P公司签订协议,以保护其挂牌加拿大股指期货和期权产品的唯一执照。种种迹象表明,一旦限禁期满,TSX将随时抢夺MX的拳头产品市场。

  在交易所整合的浪潮中,亚洲地区则面临着一个现实障碍,即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

  另外,交易所间的跨国并购结盟还给目前各国之间分割的监管架构带来新的挑战。

  全球交易所和金融衍生品市场间的整合已超越国家的范畴,开始跨越国界和洲界。今年3月,CME集团同意收购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所、美国第二大期货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两家交易所的合并申请获得了美国联邦反托拉斯监管局的无条件批准,此次并购使得CME拥有了全美98%的期货交易,进一步奠定了其在世界衍生品交易市场上“巨无霸”的地位。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