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品种:LPG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QMlcG5v_jtpq6990R-EYg 调研时间:2025年6月23日至6月27日 调研地点:广东 此次华南调研共拜访了9家企业,包括LPG贸易商、大型炼厂、燃气公司、PDH工厂以及碳四深加工企业,调研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1)华南LPG市场需求以燃烧为主,供应以进口资源为主,炼厂气为辅。因地理位置原因,主要进口中东气。以广东省为例,一年省内燃烧需求约500万吨,外销300万吨,工厂需求100万吨;进口约850万吨,国产不及200万吨;(2)华南市场供需格局整体偏弱。短期内,工业气流向民用气市场,且民用气自身进入淡季(淡旺季相差约30%),前期气站补库至中位,企业对后市行情整体偏谨慎。此外,工业气价格倒挂民用气或成短期常态,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炼厂气流向民用市场;(3)中长期来看,一方面,民用需求萎缩,年缩减量同比近乎10%;另一方面,贸易商持续提升储运能力,如新建码头、低温储罐等设施,华南市场总体面临“供应扩张与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 一、库区A 装置与配套设施:为PDH配套库区,拥有年产60万吨PDH及40万吨聚丙烯装置。配套有2个5万吨级液体散货码头,可靠泊5万吨级的VLGC船舶,另外可同时靠泊一艘5千吨级的压力船和2千吨级的压力船;有多个低温罐和压力罐;10个装车鹤位。 销售方式:多元化,计划即有现货销售,另外也会根据华南地区的特点,考虑合同方式销售,定价参考当地市场价(茂名石化、中海油阳江以及中科码头等地价格),CP或进行锁价等。该库区即可汽运也可船运。2024年液化气贸易量约在35-40万吨。 销售半径:粤西、湛江、广西、珠三角的珠海佛山等地。 货源:全部为进口液化气,该库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主要为中东货源,少量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地资源。 运营情况:目前装置运行正常,5月进口到船相对集中,6月到船节奏放缓。PDH装置利润偏弱,进口贸易套利微利润。 后续规划:仍有新项目待投产,另外乙烷裂解公司亦有规划,100万吨/年乙烷装置预计2027年投产。该项目具体还需要看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国际形势。 二、终端气站B 气站情况:主要为茂名本地居民、餐饮业、工业用户提供瓶装液化气,属于区域性燃气分销企业。持有《燃气经营许可证》《气瓶充装许可证》等资质,符合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要求。拥有3*100立方米卧罐,8个充装台,日销量在10余吨左右。 气站气源:已在中石化开户,从茂名石化采购、另外码头主要从茂名东华库、中海油阳江库以及阳江海陵库区,也可延伸至中科码头采购。 行情观点:茂名市气站已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民用气需求在萎缩,华南供应点较多,气站整合力度虽然在增加,但实际推进不太理想。短线来看,现货市场行情并不太乐观,供需依然是主要原因。 三、液化气贸易商C 公司情况:专业从事LPG业务的华南区域公司,主营国产和进口液化石油气批发零售,覆盖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苏地区。年销量100万吨左右,主要是为了服务母公司华南炼厂。未来计划构建起“三库两厂”的液化气(LPG)供应格局,形成覆盖资源进口、炼厂配套及港口储运的完整供应体系。 液化气资源:以内部资源调拨为主,外边资源采购为辅的模式。华南分公司在广州拥有华基库区,资源主要来依托集团旗下华南炼厂副产;其次从东北炼厂通过船运调拨;另外亦从进口码头、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以及浙石化等炼厂采购。 炼厂情况:集团下华南拥有两家炼厂。炼厂1主要以外放高纯度异丁烷为主,产品主要面向化工及深加工领域的客户群体。下游客户均为化工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实行工厂委托开户制度,新客户开户必须由合作工厂出具正式委托文件。乙烯装置投产后,原料为石脑油和炼厂内轻烃。是否还有液化气商品量,则取决于石脑油和液化气价差,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原料的调整。炼厂2的乙烯装置自2023年投产以来,一直处于负荷高位运行的状态。除了从炼厂自供外,每月原料均有缺口,资源主要从东北和福建的炼厂调拨。2025年6月30日东北炼厂正式关闭后,轻烃料有一定缺口。 后续库区项目进展:盐城库区5万吨级码头和配套冷冻库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福州进口大库项目目前搁置中。钦州大库暂无,因为广西当地已拥有3座进口液化气库区,而且公司和广西中油、钦州天盛码头、广西华谊等都有合作,如果需要,以上码头均有充裕资源供应。 四、液化气零售商D 企业情况:主要从事液化石油气与新能源的相关业务,也是广东地区主要的液化气零售商。企业在居民用气、工商业用气等众多业务领域发展迅速,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区域共拥有20余家气站,在广州的市场份额占25%,该量未包含新整合的气站及合资类气站。 运营模式:统一采购,由集团总部专人负责。在广东省有专业的运输车队,目前共有20余辆液化气运输车,基本能满足其气站的配送任务,需求旺季时部分时间运输车辆紧张的情况下,会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在上海的企业则全部依靠专业的物流公司配送。 气源:主要从进口库区和二级库区采购,同时采购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炼厂气作为补充。上海气站数量较少,80%采购炼厂气,中石化能满足大部分需求。而广东省气站较多,用量较大,炼厂气难以满足其需求,且企业对气质要求较高,因此主要以进口为主。 客户群体:作为液化气零售商,主要流向燃烧领域。各地气站均就近销售,工商业客户占比大于民用客户。其中商业客户最大,其次为工业,最后为民用。 广东省作为燃烧需求最为旺盛区域,该地液化气消费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旺季,每年4-9月为淡季,广东省的液化气燃烧消费淡旺季相差30%左右。 气站整合问题:珠三角作为中国液化气燃烧消费最活跃的区域,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呈现“小而散”的特点。其受经济活动以及替代能源等冲击,需求呈现10%左右的萎缩速度。目前珠三角区域正在积极推进气站的整合工作。 五、贸易商E 企业情况:主要于国内从事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销售、运输和仓储,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天然气加气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液化石油气民用站的专业化集团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民用燃烧,车用燃烧、码头库区以及物流配送。今年公司的物流配送车队部分转移出去,目前车辆能满足自身气站的配送业务。码头库区业务开展则主要为自提。 配套设施:目前库容3000立方(1500吨),装卸车鹤位6个。库区升级工程于2025年中基本完成,主要是新建了多个球罐和装卸车鹤位,预计2025年7月投用。库区完成扩容后,有条件细分LPG市场,可出售混合液化气,也可单独出售丙烷或丁烷(正丁烷/异丁烷)。 经营情况:2024年公司液化气贸易量接近50万吨。在广州市和江门市设有40余家门店,年销量3万余吨。 气源:当下的气源供应主要来自于炼厂+进口。炼厂主要是中海油惠炼或终端平台(涠洲岛和流花平台)。进口主要为欧华和龙华,另外外围资源充足,可由浙石化和舟山石化补充。目前亦在积极寻求更多资源方面的供应。 行情观点:对广东地区液化气后市行情持谨慎态度,目前下游对价格的接受度不高。虽中东局势不稳,但当前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市场竞争激烈,且近日油价转跌对市场冲击较大。 六、贸易商F 企业情况:企业以国际采购为主,构建了庞大的海外LPG、LNG资源,供应稳定议价能力强。另外已拥有自身船舶运输体系,且已出具规模。公司拥有一座5万吨级的码头,自有的储配库及码头高效运作,LPG周转量最高年份超过200万吨/年。 气源:LPG主要来自于中东地区,但中美关税政策导致中国对非美资源需求增加,同样加大企业在该地区的采购压力以及成本压力。2025年现货采购占比较大,合约货占比较小。月度采购量平均约10-15万吨。丙烷和丁烷比例约1:1。 客户群体:广东地区作为燃烧重地,企业资源主要流向燃烧,可细分为:工业燃烧客户,如陶瓷、玻璃等制造业,占比约40-45%;商业燃烧客户,如餐饮、商场、学校等,占比约30%;民用燃烧客户,如城市管道用户、瓶装终端用户等,占比约25-30%。 七、PDH工厂G 企业情况:主营石化产品生产与销售、能源仓储物流(拥有46万立方油库)、氢能产业链及化工新材料。拥有2套60万吨/年PDH装置,可年产120-150万吨聚丙烯,副产5万吨氢气。 企业已成为大商所的PG交割厂库,已利用厂库优势,通过金融工具,优化成本或避险。预计今年丙烯期货上市,亦在积极申请为交割库。同时亦是PP交割库,可开展“PG→丙烯→PP”全链条套保。 码头配套设施:拥有一个5万吨级泊位和2*5000吨级的泊位,可靠泊VLGC大型液化气冷冻船。拥有多个丙烷低温罐和压力罐,另外还有多个丙烯罐。有6个丙烷装车台,6个丙烯装车台。丙烷进口量已超过100万吨/年,主要是作为原料进入PDH装置,贸易量则是为了方便调节成本结构和库容结构,一般情况下优先生产。 码头有预留丁烷管线,但考虑到库区面积紧张,且当前市场环境下,燃烧需求萎缩大环境。且未来惠州港进口丁烷居多,预计200万吨的进口量,对丁烷价格形成支撑,认为后续丁烷未来或失去价格优势。 货源:丙烷进口主要来自中东、美国、非洲等。地缘紧张局势下采购压力增大,成本压力增加,当前市场呈现国际强而国内弱格局。 行情观点:惠州港和湛江港陆续投用,进口资源供应随之增加,虽向化工流入为主,但仍有部分流入市场贸易。此外,若工民价格长期倒挂,未来炼厂资源外放或增多趋势,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矛盾。 八、大型炼厂H 企业情况:一家集石油化工、煤化工、石化产品销售为一体、配套齐全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主要从事石油生产加工和炼油化工产品销售。拥有包括1200万吨/年炼油、10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装置。 运营情况:当前装置运行正常。石化园区企业之间“隔墙供应”是成常态,可管输给中海壳牌作为原料,供应两种组分:一方面是烷烃气,替代石脑油,作为裂解料;另一方面是烯烃碳四,作为OCU烯烃转换装置生产丙烯,且副产异丁烷。烷烃气亦可作为原料管输给宇新顺酐装置,另外较多醚后碳四管输为宇新提供原料。但近期因下游企业装置负荷问题,该企业液化气管输量较少,外放量增加。 需求:主要需求地为山东、东北及华东等地。且烯烃碳四主要流向油品,最大的下游是烷基化装置和烯烃异构化装置。但汽油需求不景气,两个装置产能均处于过剩状态,装置利润常倒挂,进而倒逼原料醚后碳四价格下行。 物流:①炼厂首选汽运,认为当前汽运市场相对饱和。②管输,烯烃、部分烷烃管输给周边下游工厂。③为炼厂提供热值,即自用燃烧。④装船。 后续项目:三期乙烯项目将建设160万吨/年乙烯、下游16套化工装置、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乙烯产能达380万吨/年,三期无炼油项目。 九、碳四深加工企业I 企业情况:一家专注于碳四深加工及化工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已建成多套LPG深加工产品生产装置,主要产品包括甲基叔丁基醚、异辛烷、顺酐、乙酸仲丁酯、异丙醇等。原先顺酐产能15万吨,计划扩能至20万吨;2025年,24万吨顺酐装置完成投产,目前开一条线12万吨;未来完成全部扩能后,顺酐产能将达到44万吨/年。55万吨/年异丁烷脱氢联产90万吨/年MTBE项目正在试运行阶段,开工负荷尚不稳定,正在调试阶段。 原料需求量:企业装置仅需要用到烯烃碳四、正丁烷、异丁烷等碳四组分,碳三则作为残留物被分离。装置全部开启后,预计可达大约150万吨/年的需求量,其中70万吨为醚后碳四需求量,其余是丁烷需求量。 原料采购:首选周边炼厂,其次从进口企业货周边进口码头采购,也可以通过船运从其他地区炼厂及码头采购。有直接采购海外资源的计划,具体关注价格,惠州港荃湾港区正在建设中,进口丁烷采购会从该港口上岸。 产品外销情况:80%左右为出口。异辛烷资源外销,后续将加强醋酸仲丁酯产品。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