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品种:锰硅 原文链接:https://m.mysteel.com/a/25051208/EF0867B4CD5A12AF_abc.html 核心观点: 硅锰期现价格紧密关联,除厂家长协订单外,市场主流零售成交以基差贸易为主,钢厂招标定价参考期货盘面价格居多,硅锰期货盘面价格自3月初开始,展现出一路下滑态势,期间市场基差贸易出货价格低于厂家即期生产成本250-520元/吨,厂家亏损加剧,加速了硅锰减产进程。 据Mysteel调研显示,3月硅锰187家生产企业(占比99%)产量899115吨,环比增11.85%,同比2024年3月(844102.5)增6.52%。4大主产区及云南产量均有上涨,主因厂家继续交付年初远期套保订单,盈利空间仍存。4月硅锰4月硅锰产区187家生产企业(占比99%)产量805895吨,环比减10.37%。贵州个别大厂有复产动作,带动该产区月产量小幅提升,其他主产区均有减量,其中宁夏开工率月同比下跌8.1%,陕西及甘肃小炉型开炉数寥寥,可见小规模企业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一、3-5月硅锰厂检修情况 Mysteel调研的187家硅锰生产企业3月以来新增检修及停产36家,矿热炉数49台,合计日均产量产量减少7100吨;5月预计新增检修及停产厂家8家,矿热炉数9台,合计日均产量减少770吨,宁夏及南方产区停产力度较大,内蒙古部分厂需交付前期国储订单以及长协订单,产量依旧较为坚挺。 二、3-5月硅锰厂复产情况 Mysteel调研的187家硅锰生产企业3月以来复产13家(其中包括检修后复产厂家),矿热炉数17座,合计日均产量2235吨;5月预计复产4家,矿热炉数5座,其中一台为内蒙古新投产1台矿热炉,日均产量250吨上下,预期合计日均产量增加900吨。从预期检修及复产数据来看,5月中下旬硅锰产量或将触底小幅反弹,主要为内蒙古产区矿热炉前期检修后复产。 三、3月以来全国硅锰厂开工近况 截止目前,减产体量最多产区为广西,日均减量1990吨,其次为宁夏,日均减量1610吨,山西、陕西、四川、甘肃等其他产区日均减量1360吨,可见小炉型以及成本不占优势长期倒挂的产区厂家资金压力较大,生产积极性降低较为明显。内蒙古3-4月份即期利润围绕亏损50-250元/吨,仅在3月短期中旬出现150元/吨以下亏损情况,产区整体亏损幅度较轻,厂家现货库存压力相对较小,资金周转情况尚可。目前硅锰即期生产成本围绕5650-5800元/吨,处于近几年低位,厂家持货成本相对较低。区别于宁夏以零售出货为主导的销售模式,内蒙古产区长协订单占比较大,若单个企业自主减产,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等有关企业自身利益受之影响的风险,若后期无长期大幅度亏损预期,短期停产仍需支付生产设备停启的相关资金和人工等固定费用的巨大成本,所以即使在高开工率、高库存的局面下,硅锰依然陷入不减产的窘境之中。 四、后期行情预测 硅锰减停产力度仍然是带动价格走向反转的锚点。 成本来看,电费方面,内蒙古4月结算电价尚未公布,宁夏4月份为电力现货交易试点月,且倾向于给到大厂一定补贴,4月综合结算电价围绕0.395-0.42元/千瓦时,5月份是长协加日融合交易,季节性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影响较大,且交易政策方面给到绿电配比减少,电费或将出现间接上升,带动5月落地电价高于4月份,硅锰用电成本上移,5月份宁夏整体硅锰成本与内蒙古价差拉大。广西桂林以及贵州部分地区电价低谷消纳政策虽大大降低电费成本,但同时限制了硅锰产量,整体量较小。锰矿方面,内蒙古仅小部分厂家使用期货矿,5月份到港均为高价矿,氧化矿即期到港成本围绕40元/吨度以上,南非半碳酸38.33元/吨度以上,若按照全部使用期货矿计算成本比全部使用现货矿高出270元/吨左右,按照期货矿添加比例为三分之一推算个别使用期货矿厂家成本实际高出80-90元/吨。内蒙古产区在全国依然持有成本优势,生产积极性难以得到明显降低。 需求来看,钢厂高炉开工率及盈利率呈现上升走势,目前钢材现货利润仍尚可,终端低价补库需求仍有望阶段性释放,五大材产量短期内或难以明显下滑,叠加硅锰现货价格处于近几年低位,钢厂对硅锰采购积极性保持高位。但随着铁水数据的超预期回升,铁水见顶后的原料压力以及成材基本面矛盾逻辑又将逐渐显露,后随着淡季效应逐步显现,钢厂减产进程或将推进,对硅锰消耗量放缓。 综合来看,随着硅锰主产区非标库现货资源紧张以及硅锰期货盘面的小幅反弹,短期内供应商对钢招议价能力稍有提升,预期5月份钢招定价跌幅较小。但受制于高供应的困境,硅锰市场仍然处于被动之中,目前硅锰供应缺乏强制约束机制,企业自主减停产对行业的自救依然需要时间验证,关注宏观政策是否会带动硅锰市场回暖复苏以及后期市场是否会出现持续性极端价格击穿低价成本加速硅锰减产进程。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