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中美脱钩对我国化工原料市场的影响如何体现?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04-25 11:29:59 来源:大地期货 作者:蒋硕朋/许安静

01中美贸易冲突继续升级 


1.美国关税政策最新进展


数据来源: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4月3日凌晨,美国特朗普政府签署《对等关税实施框架》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对等关税4月9日生效,时间上有所延后,为其他国家留出谈判的时间窗口。其中美国对中国关税税率算上2月份-3月份的20%,总的关税税率来到了54%,4月4日中国很快祭出反制措施,对美加征对等的34%的关税,美国随即在54%的关税基础上继续加征50%的关税,美国对中国整体关税税率达到104%。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中国于2025年4月12日实施"超限反制",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在如此高的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继续提高关税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中美双方的关税税率最终定格在125%和145%。此次美国政府加征“对等关税”是上任以来美国贸易政策的一种延续和升级,是共和党政府“对外加税,对内减税”经济方面施政纲领的具体体现,具有长期的确定性。


2.国家的不同反应


数据来源: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公布之后,各个国家反应存在差异。其中中国和欧盟表示明确反对,并出台相应的反制措施,而其他国家多数选择妥协。中国对美国对等关税的落地反应最为激烈,目前已经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加到125%。


短期来看,由于多方政府之间仍存博弈,政策仍存在变数。4月3日关税政策落地之后,4月6日考虑暂停关税90天,4月7日辟谣暂停加征关税,并表示绝不暂停,4月10日特朗普再次宣布短期绝不暂停关税,但仅仅13小时之后特朗普叫停了已于4月9日生效的全面对等关税,暂停期限为90天以进行贸易谈判,但仍保留了对全球范围内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已于4月5日起生效),并对特定行业继续征收关税,同时暗示未来可能会征收更多。因此,数十个贸易伙伴国暂时得以避免特朗普上周所宣布的11%-50%的高额关税。目前,3月12日生效的25%钢铝关税以及4月2日生效的25%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仍然有效。


02对等关税落地之前,中美之间能源化工贸易往来状况梳理


1.中国对美出口商品


数据来源: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根据今年1-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中国对美出口商品金额占中国总出口金额的14%,相对上一轮贸易争端时期2017年的19%占比大幅下降。其中化工品产品今年1-2月对美出口金额占比9.7%,相对2017年占比小幅下滑2.5%,美国对中国整体关税税率达到145%,加上此前化工产品已经存在的22.2%关税,化工品总的对美出口关税税率高达167.2%。


数据来源: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从去年中国出口美国化工品出口数据来看,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化工品主要集中在塑料及其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有机化学品、杂项化学品以及橡胶及其制品等领域。塑料及其制品总的出口额高达176.9亿美元。出口至美国的化工产品占比最大高达46.2%(聚氯乙烯制手套),最小3.7%(客车或货运机动车辆用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均值在22.95%。


美国关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出口占比较高的塑料、航空煤油以及橡胶等制品需求存在显著影响。


2. 中国对美进口


数据来源: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截至4月10日,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其中能源化工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原油、LNG等矿物燃料总额度达到230亿美元,占我国总进口额度的4.6%。而乙二醇、聚乙烯(PE)、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有机化学品从美国进口的金额为51.26亿美元,占我国进口金额的10.5%。


数据来源: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根据2024年更为细节的数据来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化工品主要集中在丙烷、聚乙烯、乙二醇、天然气、原油、煤以及催化剂等领域,主要为化工原材料、初级加工品以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其中从美国进口量占中国总进口比例超过10%的有五个品种,分别是乙烷、丙烷、PE、乙二醇和丁烷。由于乙烷和丙烷是许多化工品的原料,而且对美国进口以来程度极高,接下来我们对乙烷和丙烷以及相关产业链在中美贸易关系极度恶化之后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重点分析。


03中美“脱钩”之后对乙烷和丙烷的影响


1.乙烷


乙烷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具有副产物少,乙烯收率极高,能源成本低,碳排放也要低于其他生产方式等优点。近年来,由于乙烷裂解制乙烯的环保及生产经济性,乙烷裂解制乙烯已经成为全球乙烯重要生产方式之一,产能占比逐渐提高。


数据来源: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近年来,我国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投产不断增加,截至发文国内已经投产10套乙烷裂解装置,除卫星化学全部采用进口乙烷,其他装置原料为混料(石脑油、乙烷、丙烷),其中涉及进口乙烷为原料的项目占据5个,产能达到595万吨/年。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大地期货研究院


2024年,我国乙烷供应主要依赖进口,国产量不足10%,而进口货源全部来自美国。根据EIA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美国乙烷出口数量为49.2万桶/天,同比增长4.45%。其中中国是2024年美国乙烷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占比46.13%,22.7万桶/天),此外还有加拿大(15.44%,7.6万桶/天)、印度(13.21%,6.5万桶/天)。


如果中美脱钩以后,乙烷无法进口,我国可不可以从其他区域进口乙烷来弥补美国乙烷供应缺口?


从全球乙烷的供需格局来看,乙烷供给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中东,其中北美的乙烷主要消费市场包括国内乙烯生产和出口市场,而中东乙烷主要用于本地的乙烯生产,没有出口。乙烷需求方除了北美和中东以外,欧洲和中国需求量逐年增加,自产较少主要依赖进口,进口的乙烷货源全部来自美国。因此后期中国乙烷进口只能转向中东。


但乙烷的远洋运输需要先将乙烷由气态转化为液态,运输时需要将温度维持在-90℃以下才能维持液态,因此需要专用的乙烷出口终端和乙烷运输船(VLEC),目前中东地区尚无乙烷出口终端。以美国为例,新建乙烷出口终端涉及储罐、码头等多项建设,需解决土地使用、环境许可等众多问题,通常需要3至5年时间才能完成。因此短期内,中国乙烷进口只能以绕道其他国家来进行,产业链的重构需要时间,相应的成本也将会大幅提高。


数据来源: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乙烷进口大幅下降理论上对乙烯下游产品的生产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聚乙烯(PE)涉及产能145万吨,占国内总产能的3.9%。苯乙烯(EB)涉及产能135万吨,占比6.2%。而PVC涉及产能50万吨,占比仅有1.8%。影响较大的产品为乙二醇和环氧乙烷,占比分别达到9.8%和26.2%,其中卫星石化一期项目和三江化工项目为EG/EO联产装置。


从企业的原料构成上,万华化学和三江化工在乙烷供应中断的情况下,可以将原料来源向石脑油倾斜,新浦化学及华泰盛富可以转向进口丙烷。卫星石化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曾提到如果中国对乙烷加征关税,公司通过加工贸易、换货等业务模式应对加征关税的影响,实际成本增加3%-5%。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乙烷供应的中断对企业的经营影响主要体现为替代原料需求的增加以及乙烷进口成本的提升。


2. 丙烷


数据来源:wind,大地期货研究院


我国丙烷进口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不低,2024年中国丙烷进口量2924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84%,其中59%来自美国,近年来美国丙烷占我国丙烷总进口的比例逐年攀升。


数据来源:wind,大地期货研究院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丙烷量接近于0,原因在于2018年8月我国出台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同样提高了大部分自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在10种主要自美国进口的能源化工产品中,与贸易摩擦发生以前相比,除原油维持零关税以外,其余9种产品关税均提高25%。在丙烷进口成本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中国自美国进口的丙烷数量迅速下降,在2018年提高关税的下半年,进口来源转向中东地区,总的丙烷进口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2019年我国丙烷进口量仍然维持11.04%的增幅。


数据来源:wind,大地期货研究院


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随着成本的大幅抬高,自美国的丙烷进口量将迅速归0。但我国能否像2019年从中东地区或其他区域找到替代品?


首先我们来看全球丙烷的供应结构,2024年北美丙烷出口达到6000万吨,其他货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及北非国家,其中中东丙烷出口量在2000万吨,北非国家出口量500万吨。美国丙烷的出口量占全球丙烷出口总量的60%,如果中国停止从美国进口丙烷,中东及北非国家的丙烷将是最好的替代货源。再看全球丙烷需求结构,丙烷进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中国占比28%,中国以外的亚洲区域占比37%。站在美国的角度,如果中国中断对美国丙烷的进口,美国丙烷大概率将流向东南亚或东北亚。从中国丙烷进口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丙烷占比高达59.2%,来自中东地区占比28%,其他区域12.8%,即便将美国以外的丙烷全部运往中国,中国也将面临将近540万吨的缺口,占我国丙烷总进口的18.5%。当然硬币的另一面,美国丙烷出口也要面临接近540万吨的过剩,接下来就要看亚洲国家能否通过提高负荷消化掉这一部分过剩的量。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丙烷短缺会对我国丙烷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在我国,丙烷用途分为两种—化工需求和燃料需求,供应分为国产和进口。其中进口丙烷由于纯度较高,主要用于国内PDH(丙烷脱氢)装置生产丙烯,其次才是燃烧,而国产丙烷主要用于燃烧。


据来源:钢联,公共资料,大地期货研究院


截至2025年初,国内已投产PDH(丙烷脱氢)37套,总产能达到2254万吨/年。PDH(丙烷脱氢)主要产品丙烯流向多样化,其中23.81%的丙烯外销,其他均有配套项目,其中聚丙烯占比最大为45.51%,其他下游丙烯腈和丙烯酸占比18%,丁辛醇和环氧丙烷占比分别为4.7%和4.6%,酚酮占比3.5%。


下游产品中,聚丙烯产能最大,2024年国内总产能4369万吨,其中PDH装置在聚丙烯产能中占比达到22.7%,仅次于油制产能。丙烯腈和丙烯酸,PDH装置贡献更高,分别占其总产能的42.8%和44.7%。丁辛醇、环氧丙烷和酚酮的贡献分为28%、19.3%和14.4%,总体并不低。


如何解决国内丙烷短缺的问题?我们认为有两种途径:


数据来源:wind,大地期货研究院


其一,国内PDH装置降负荷,从需求端解决问题,通过丙烷涨价抬高PDH的生产成本继续压缩PDH利润进而倒逼PDH大幅降负荷。


数据来源:wind,大地期货研究院


其二,通过其他需求国进口丙烷,从供应端解决问题,但需要提高丙烷进口价格,吸引东北亚或东南亚的货源流入。价格抬高多少才能有吸引力,我们可以参考上一轮贸易战时期,我国丙烷到岸贴水与韩国到岸贴水的价差,2019年华东丙烷到岸贴水相对韩国高出20美元/吨(年度均值)。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