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量子通信实现新突破 多家龙头企业抢占新赛道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03-24 11:11:49 来源:经济参考网

跨半球连亚非!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我国科学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这一新突破意味着,量子技术将重塑通信及相关产业,不再只是停留在脑海中的未来图景,全新的技术应用、产业模式将走进现实。目前,多家上市公司、细分龙头企业已纷纷布局这一新赛道。


业界认为,作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的量子科技应用领域,量子通信有望成为国家信息安全和新基建的重要支柱,期待更多政策加码助力。


为量子卫星通信组网铺平道路


据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廖胜凯等科研人员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了多达100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并在中国和南非之间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了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


此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由于“墨子号”量子卫星无法直接覆盖全球且成本较高,发射多颗低成本量子微纳卫星并实现组网运行,已成为构建高效率、实用化、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迫切需求。


本次洲际量子通信使用的是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以前要实现一次星地间的量子通信,大约需要三四天时间,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实时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济南一号”项目负责人廖胜凯说,“济南一号”的载荷重量只有约23公斤,重量不到“墨子号”的十分之一。


此次重大突破给未来发射多颗微纳卫星构建“量子星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为大规模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更为量子互联网的全球部署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产业链抢先布局新赛道


目前,我国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已建成超12000公里,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东北等区域的17个省市约80座城市,成为全球领先的运营级量子骨干网络。政务、金融、能源、电信等高等级信息安全领域,均有量子通信技术的标志性应用。


这背后离不开产业链相关公司的抢先布局。近年来,三大运营商持续推进量子科技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和产品创新研发,抢占量子通信发展制高点。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也在互动平台上披露了各自在量子通信产业链上的部署。作为国家量子产业联盟首批会员单位,神州信息(000555.SZ)已是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的重要服务商之一;楚天龙(003040.SZ)表示,公司持续推动量子加密等技术在嵌入式安全产品中的创新融合应用,已批量供货量子通信卡等相关产品及服务;光库科技(300620.SZ)的波分复用器等通用光纤器件产品可应用于包括量子通信在内的光通信领域;陕西华达(301517.SZ)生产的电连接器及互连产品应用范围覆盖了各类高轨卫星、低轨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各个领域,相关产品已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上应用;吉大正元(003029.SZ)致力于量子通信、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等相关量子技术与密码技术的结合,且与行业头部公司形成了密切合作。


业界认为,量子通信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的量子科技领域,其在加密通话和信息安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量子网络与经典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以及更多行业应用的渗透,量子通信有望成为国家信息安全和新基建的重要支柱。


政策护航未来产业发展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量子科技的战略地位也在不断跃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称,量子科技产业已被确定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预计其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2025年1月,工信部在其组织开展的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中,提出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拟部署17项揭榜任务,以推动量子技术在医疗、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应用落地。


各地也在纷纷瞄准这一前沿赛道。例如,安徽省提出,今年将加快建设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山东省提出,加快培育济南量子科技等特色园区,高标准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湖北武汉也提出,培育壮大量子科技、先进半导体等13个细分领域。


不过,量子通信技术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应用,还需面临技术、政策和产业化等多重挑战。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级工程师周雷认为,可以通过发布场景清单、打造示范性工程、释放更多高价值场景等手段,将政策资源转化为市场机会。


还有专家建议,可以发挥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比如将量子通信设备、量子计算云服务等新技术纳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公共机构、国有企业等应用新技术、新产品。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