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专栏 >> 赵克山

赵克山:早籼稻期货后期可望逐步高走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7-08 16:08:41 来源:金鹏期货 作者:赵克山

6月21日至25日,笔者参加了郑州商品交易所组织的早籼稻考察活动。就考察情况看,今年国内早籼稻生产不容乐观,减产概率较大,新作早籼稻收购价格或将高开高走,早籼稻期货有望延续反弹。

早籼稻产量下降概率偏大

相比于往年,截止到目前,今年国内的农业生产遭受不利天气影响程度较大,先是我国早籼稻的主产区之一广西遭受了几十年一遇的旱灾,使得该区早籼稻播种面积下降。而后持续的低温寡照天气使得几乎所有省份的早籼稻播种延迟。4月份以来,我国冷空气活动频繁,部分地区出现的倒春寒天气,造成早籼稻烂芽、烂秧,早籼稻的返青和分蘖都比正常年份推迟一周左右。而实地的考察同样证实了早籼稻生长的延迟,在考察某高产示范田时,田地里早籼稻的出穗率不足5%,而据介绍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在50%左右。生长发育的延迟对早籼稻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能造成高温逼熟,导致单产下降。随着气温的升高,早籼稻生长期缩短,在早籼稻出穗后灌浆不充分就因高温而过早成熟,导致千粒重下降。二是后期气温升高,病虫害出现的概率较大。三是如果早籼稻收割推迟,可能相应地使晚稻播种延迟,从而影响晚稻生产。

近期在江西部分地区出现的洪涝灾害也对早籼稻的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据介绍,水稻植株被洪水淹没超过3天时间,基本绝收,而即使不超过三天,没水后的水稻因泥浆污染,光合作用能力也大大下降,在授粉期遭受连续降雨以及水淹也会影响单产水平。

对于今年江西省总产水平,座谈的不同对象有不同的观点,但减产的趋势是一致的,而且最大的减产幅度预计在15%,而最小的预计幅度是持平略减。

今年的早籼稻收购开秤价可能高于政府最低收购价水平

对于今年新作早籼稻的开秤价,各方预计较为一致,认为会高于政府公布的0.93元/斤的水平,在0.95元/斤以上开秤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同样认同这种观点。一是减产概率较大。早籼稻一旦减产,农民和收购方对早籼稻价格的期望值都会较高,农民的惜售和收购方的抢购很快就会使早籼稻价格高居于政府最低收购价之上。二是农民种植成本增加,对稻谷价格有更高期待。据江西省农业厅调查,今年早籼稻物质成本比上年略减,其中化肥费用下降,农药、种子费用增加。总的亩种植成本在402元,比上年减少10元。但是,劳动力成本在增加,今年的劳力成本在50元/天,而去年在40元/天。即便按1元/斤计算,按平均亩产800斤早籼稻计算,毛收入800元,除去物质成本收益仅在400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惜售、捂粮不卖是其很自然的选择。三是收购方的抢购将抬高收购价格。早籼稻的收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储备收购,二是加工厂收购。除了各级储备轮进外,临时储备收购同小麦(资讯,行情)收购相似,同样有为了完成一定量收购任务,不惜贴补部分收储费用,以高于政府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水平收购的现象。而加工厂的收购形势更为复杂,特别是在主要加工厂集中的县市。同其他粮油加工业相似,早籼稻加工厂同样产能过剩,在早籼稻上市期,一旦不能收购到充足的粮源,那么后期的加工销售将处于无货可加、可销的尴尬局面,而目前中粮、益海等也开始在早籼稻主产区设厂,争夺早籼稻粮源,从而加剧争抢早籼稻货源的局面。早籼稻加工业也面临着一轮新的洗牌。加工业夺抢货源的竞争,也使得早籼稻上市后价格容易被一路抢高。四是早籼稻质量提高。近几年早籼稻优质品种逐渐增加,可以作为晚稻的配米使用,而且比例不断提高,这使得早籼稻同晚籼稻价差缩小。从而抬高早籼稻价格的整体水平。

早籼稻期货后期可望逐步高走

3月底炒作西南干旱失败后,早籼稻期货走出了单边下跌行情,三个月的时间主力合约ER1009下跌了200点之多。近期则维持了低位振荡,特别是远月ER1101合约,走势明显偏强。我们认为,随着新作稻谷的上市和价格的高走,早籼稻期货价格也将企稳走高。目前的价位不足以吸引现货商卖出套保。即便按0.95元/斤的收购价计算,加上各种费用,仓单成本在2000元/吨以上,而目前的ER1009仅2000点多一点,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吸引现货商抛压。而且后期一旦早籼稻现货价格上涨,注册成本更是水涨船高,早籼稻期货价格随现货价格高走应是大概率事件。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