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促人民币升值保护主义作祟 2005年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30%.2005年8月起中国政府亦让人民币逐步升值,到2007年次按危机前人民币已升值22%,直至出现次按危机后,人民币才停止升值。2008年11月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令中国股市率先好起来。今天美国又再要求人民币升值,但美国经济真的可以藉此好起来吗?1985年8月至94年7月日圆升值200%(由250日圆兑1美元升到80日圆),美国贸赤有没有减少?1994年1月朱镕基决定让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并轨,是因为当时人民币没纪律地贬值,并认为人民币升降应以中国利益为首先考虑因素。如美国政府认为人民币值太低而抽25%惩罚性关税,那过去几年美元兑加元贬值40%,加拿大政府是否亦应向美国征收40%惩罚性关税?过去一年英镑兑美元跌25%,美国为何没有向英国抽25%惩罚性关税?上述言论百分之二百是保护贸易主义。作为自由贸易主义盟主的美国,更不应以此为胁。 美国贸赤年年扩大,是因为美国人有先使未来钱的习惯。中国外贸年年盈余,则是因为中国人有积榖防饥的习惯。此乃民族性使然,同币值高低无关(日圆由360升至90兑1日圆,日本仍出现大量贸盈)。过去四十年证明了外贸赤字或盈余同该国经济盛衰关系不大(例如日本年年贸盈,但过去二十年经济如何?)今天对GDP最大影响是消费,一旦消费下降,经济衰退便来临。一个国家只有在经济发展初阶,外贸盈亏才占重要位置。一如1967至87年我老曹的薪金加减可影响个人消费,但1987年后是否加薪,对本人消费的影响已不重要,主要视乎股市升降(股票投资得失早已超过一年薪金收入)。到1997年后,连股市升降亦不再重要,因为股票投资只占全部投资30%,其余已分散到房地产、外汇、债券及黄金方面。相信国家亦一样,初期影响经济盛衰是外贸,然后是股市及房地产,最后是热钱流向。由于美元已取代黄金成为环球各国储备,当美元泛滥时,全球亦不得不跟从。当美国经济出现萎缩,便引发全球金融海啸。 去年3月起,美国政府再次推跌美元汇价,目的是希望“重新平衡世界经济”─即中国增加消费、减少出口,美国增加出口、减少消费。然而,今年2月中国出口大升45.7%,美国财赤则达2209亿美元,为历史上最巨!世界经济不但没有重新平衡,反而进一步走向极端。 德国拥有全欧洲最高的储蓄率(约10%),相信亦是全欧洲拥有最低自住物业率(只有43%)的国家之一。在德国置业,银行一般要求先付楼价50%;反之业主欲加租则十分困难,因此大部分德国年轻人对置业兴趣缺缺。至于美国人,储蓄率在2007年一度跌至零,却十分喜欢置业,在美国置业更一度出现零首期,一般只须付楼价10%便可。以今天情况看,德国经济较美国正常很多。 马来西亚楼市值得留意 台湾楼价自1992年开始便停滞不前。2008年因两岸加强互通,令台湾豪宅售价再次上升,相信与台资回流有关(九十年代那些去了长三角一带投资的台湾资金回流,当时上海楼价只及台北市楼价六分之一,现在上海楼价反较台北市更贵).2010年约280平米的台湾豪宅,每平方米卖相当于70000港元,只及香港同级豪宅售价的三分一。大陆人到台湾置业者很少,这次上升靠台湾资金回流,能支持台湾豪宅升势多久?不知道。 过去十多年,英语区国家楼价皆上升,只有马来西亚属少数例外,皆因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马来西亚政府曾下令关闭外汇市场,此决定令外资至今对马来西亚市场仍存戒心。过去七年华人聚居的地方楼价皆升,马来西亚又是少数例外,理由是华人在马来西亚受到不公平对待,包括考大学或做生意以至考公务员职位,形成有钱的华人都去新加坡。今年1月,随着东盟国同中国贸易协议生效,能否扭转上述局面?2008年马来西亚出口198.7亿美元,中国占9.5%,去年出口到中国升89.8%,估计今年进一步急升。马来西亚50%以上人口是二十五岁或以下,属十分年轻的国家,较印度更年轻。信用卡使用率只有37%(新加坡121%)。今天在马来西亚买楼回报率一般有6厘左右(香港不足3厘),是值得注意的新兴市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