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值得一看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咖啡期货:咖啡种植端知识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11-19 11:39:45 来源:中粮期货 作者:周航

一、咖啡豆主要品种


世界上存在上百种咖啡树品种,但在商业贸易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是两大类:阿拉比卡咖啡(Arabica)和罗布斯塔咖啡(Robusta)。阿拉比卡咖啡学名为Coffea arabica,原产于埃塞俄比亚高地,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咖啡品种。它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宜的海拔通常在600米至2000米之间,理想的温度范围是15至24摄氏度。阿拉比卡咖啡的特点是酸度明亮、香气丰富、层次多样,风味细腻而复杂,因此是精品咖啡的主流原料。然而,这一品种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抗病虫害能力较弱,尤其容易受到咖啡叶锈病等真菌性病害侵袭;另外,它的产量相对较低,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一场突发的霜冻或干旱就可能导致大幅减产。


与之相对的是罗布斯塔咖啡,学名Coffea canephora,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生长环境范围更广,能适应较高的温度和湿度。罗布斯塔的生长海拔一般在0米到800米之间,适宜温度为24至30摄氏度。该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强,管理成本低,产量高,因此在大规模商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罗布斯塔咖啡豆含有的咖啡因是阿拉比卡的1.5到2倍,其口感更加浓烈、苦涩和厚重,往往用于速溶咖啡或与阿拉比卡拼配,提高成品的苦味和油脂感。


此外,还有一个较为小众的品种——利比里卡(Liberica),学名Coffea liberica,主要分布在西非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利比里亚。利比里卡的果实和种子比前两者都大,树型高大且生长快,但风味较为粗犷,带有木质和烟熏的气息,商业化程度不高,仅在部分产区作为地域特色品种存在。整体来看,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构成了国际咖啡贸易的两大支柱,其中阿拉比卡占全球交易量的约65%,罗布斯塔占35%,利比里卡的市场份额不足1%。


二、全球种植分布与主要产区比例


咖啡种植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带状特征,世界上主要的咖啡产区都集中在赤道两侧25度纬度范围内的咖啡带。这条带从南美洲横跨非洲,延伸至亚洲和太平洋岛屿。该地区的热带气候、规律的雨季、高海拔山地构成了咖啡树理想的生长环境。不同品种的咖啡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差异,形成了差异化的国际供应格局。


南美洲无疑是全球咖啡供应的核心区域。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其产量长期占全球总产量的35%至40%。巴西的咖啡主要由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两种组成,其中阿拉比卡约占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圣保罗(São Paulo)和巴拉那(Paraná)等高地;罗布斯塔则集中在海拔较低的埃斯皮里图桑托(Espírito Santo)地区。巴西的特点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面积广阔,成本较低,但也极易受到气候异常影响,如霜冻、干旱或过量降雨。紧随其后的是哥伦比亚,它是全球第三大咖啡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阿拉比卡高品质产区之一。哥伦比亚多山的地形和火山土壤为阿拉比卡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地豆种以柔和的酸度和平衡的口感著称。


在拉丁美洲中部,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国共同构成中美洲的高海拔阿拉比卡产区。虽然这些国家的产量不如巴西庞大,但由于地势复杂、微气候多样,其咖啡具有独特的区域风味特征。洪都拉斯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扩大,已经成为仅次于哥伦比亚的拉美重要生产国。


亚洲地区的咖啡供应主要集中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三国,这三国合计贡献了全球产量的约25%。其中,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罗布斯塔生产国,产量约占全球的15%至18%。越南的咖啡种植集中在中部高原地区,如得乐省和林同省,受益于红色火山土壤和明显的旱、雨季分布,其罗布斯塔豆产量高、稳定性强,是全球速溶咖啡产业的主要原料来源。印度尼西亚的咖啡种植分布于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和巴厘岛等岛屿,既生产阿拉比卡也种植罗布斯塔。印尼咖啡常带有泥土和香料的风味,部分地区采用半水洗处理,使其口感浓厚、余韵悠长。印度则兼产两种咖啡,南部的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出产的“马拉巴尔季风咖啡”因独特风味而享誉世界。


非洲是咖啡的发源地,其中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是两大代表。埃塞俄比亚不仅是阿拉比卡的原产地,也是风味最丰富的产区之一,每个产区的咖啡都有明显的地域标签,如西达摩(Sidamo)带有花香和果酸,耶加雪菲(Yirgacheffe)清新明亮。乌干达以罗布斯塔为主,其咖啡多生长于维多利亚湖沿岸的低海拔区域。其他非洲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也都是阿拉比卡的优质产区,肯尼亚豆以明快酸质和黑醋栗香闻名。


图1 全球咖啡主产区产量比例(%)



数据来源:Platts,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三、咖啡作物的生长周期与敏感性


咖啡树是一种多年生作物,从种子萌芽到进入高产期通常需要3至4年,且整个生命周期可以持续20年以上。它的生长周期可大致划分为育苗期、成长期、开花结果期和采收储备期四个阶段。


育苗期,种子大约需经过2至3个月萌芽。此时幼苗对温度和湿度极为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暴雨或干旱都可能影响萌芽率。育苗阶段通常在阴影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强烈日晒灼伤。


进入成长期后,幼苗被移栽至永久种植地。咖啡树的生长需要稳定的气候条件:日均温度在18至24摄氏度之间,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间,并且需要明显区分的雨季与干季。此阶段持续2至3年,咖啡树逐渐建立根系、发育枝条,为开花结果做准备。管理得当的种植园在第三年起逐步进入试产期。


开花结果期是咖啡栽培中最关键的阶段。咖啡树每年可能开花多次,但在大多数主产区会集中成一个主要花期。花期通常出现在雨季开始后的第一场大雨之后,这场雨对咖啡树起到唤醒作用。当干旱期过后土壤重新湿润时,咖啡树会在几天内迅速开花。这一阶段的气候条件极大地影响坐果率。如果花期遭遇持续干旱或过量降雨,花朵容易脱落或授粉率下降,从而影响结实数量。


果实从结实到成熟通常需要7至9个月,期间咖啡果实由绿色逐渐转为红色或黄色,形成咖啡鲜果。这段时间对温度和水分要求较高。适度的干燥可以促进糖分积累和风味物质的形成,但若干旱过度,则果实发育不良;若降雨过多,则易导致霉变或果实膨大、糖分被稀释。


咖啡成熟后进入采收期,时间因产地而异。南半球主要在5月至9月收获(如巴西),北半球则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2月(如中美洲与非洲)。采摘后,咖啡树会进入储备和休养期。由于结果消耗了大量养分,咖啡树在下一个生长周期开始前需要足够的水分、气候与施肥管理进行恢复。若前一年产量过高,第二年常会出现产量下降的大小年现象,这种内在的生理周期也是咖啡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2 全球咖啡主产区作物时间进度



数据来源:中粮期货研究院整理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