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外盘投资频道 >> 外盘专家

微信叫板苹果 专家称苹果会失去中国市场机会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5-25 13:18:22 来源:证券日报网

一个月前,苹果曾关闭微信打赏功能,引起国内媒体一片哗然。最终在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和微信表情平台的赞赏功能相继关闭。


由于强势要求分成,苹果在中国市场与应用开发者的矛盾激化。通信观察家项立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苹果将因为自己的贪婪而扼杀自己的市场机会。“如果用户在iphone和微信之间只有一个选择,我相信大多数用户会选微信而不是iphone。”


多个应用打赏功能关闭


今年4月17日,微信团队突然宣布,受苹果公司新规定的影响,将关闭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以二维码转账的方式替代。两天后,微信又紧急通知将关闭微信公众平台文章个人转账功能,二维码也不能再使用。


据媒体援引微信和其他公司的管理人士称,苹果通知了微信等几家中国社交网络应用,称将关闭其“打赏”功能,理由是必须遵守苹果应用商店的规定。


苹果所称的规定是指其在去年6月13日更新的3.1.1条款,严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in-app purchases,应用内购买)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苹果认为,在iOS下的所有应用都必须通过其支付体系IAP,包括新出现的打赏功能。而问题在于,“打赏”的费用在经过苹果再返回到开发者手中时,也会收取三成“过路费”。


对开发者而言,要么选择继续打赏功能,向苹果上缴三成“过路费”,费用或由开发者自身承担,或由打赏方承担;要么选择直接关闭打赏功能。


微信选择关闭打赏功能,微信称:“经过与苹果方面长期沟通协调,最终,我们选择对iOS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调整,对此造成的不便,深感遗憾。”


由于微信在市场的特殊地位,这两个看似没有正面竞争的软件硬件公司,也被解读为苹果与微信的生态之争。有分析认为,更深层原因则多少涉及到腾讯的小程序等生态圈设定,已经触碰到苹果的底线。


对苹果而言,微信是它“杀一儆百”的表率。苹果方面曾做出回应,称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


据悉,整个捕捉“未交三成过路费”的漏网之鱼波及全应用范围,囊括所有被定义为包含内购的应用,例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今日头条、UC等新闻客户端,知乎、分答等付费问答,陌陌等直播平台等。


贪婪或失中国市场机会


如此大范围的清缴“过路费”,激发了开发者们的不满,开发者们质疑是否应该将“打赏”功能像购买的游戏、音乐和视频一样,归为应用内购买。


有分析指出,苹果近来急于想从中国市场挣得更多的营收,毕竟中国区iphone 销量确实有所下跌。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2015年第一季度的16%下降至9%;第一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滑,位列第四,前三名被中国本土品牌包揽。


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成为苹果应用商店的最大市场,收入超过美国市场。根据移动市场分析机构App Annie Ltd。的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消费额达到20亿美元,创下历年来单个市场的消费额之最。


随着苹果和应用开发者的博弈角力,有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长表示,苹果已经告诉他们,如果拒绝改变,则其App将无法升级到新版本,甚至有可能被App Store除名。


通信观察家项立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苹果将因为自己的贪婪而扼杀自己的市场机会。他认为,平台和应用是个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体系,如果某一方过于强势,对整个产业链都是不利的。


“如果用户在iphone和微信之间只有一个选择,我相信大多数用户会选微信而不是iphone”,项立刚称,“因为苹果手机是可以替代的。现在已经远远不是苹果手机独霸市场的时候了,尤其对中国用户来说,很多国产手机的安卓系统已经优化得相当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说,苹果手机是可以被替代的。但微信能替代吗?当然,也可以做一个即时通讯产品,但哪个能成为像微信这么高黏度的应用?”


项立刚称,现在可以默认,任何一个智能手机的用户几乎就是微信的用户,微信带来的不仅是社交功能,而是一个带有很多功能的整合体系。如果微信下架,会损失一部分用户,但相信很大一部分用户会迁移到安卓手机。


“做市场是要把产品做好,把势能用好,但过于贪婪,很可能是自己发展的转折点。开发者和用户现在可能不会放弃苹果手机和IOS系统,但两三年后变化可能就发生了”,项立刚坦言,“在APP商店的体系下,苹果的那种强势是令人反感的。”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