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外盘投资频道 >> 外盘专家

分析师:美联储5月会议纪要或提供缩表细节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7-05-24 14:36:40 来源:华尔街见闻

美国时间周三下午将公布美联储5月FOMC会议纪要,是否会提及何时缩表的大致细节,以及联储官员对近期美国经济作何评价,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尽管3月和4月的核心CPI等通胀数据持续走软,美国特朗普政府“通俄门”、“泄密门”等政治丑闻增加了不确定性,但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本次会议纪要会给出一些有关缩表的信息。


目前市场的主流预期是美联储在6月和9月各再加息一次,随后在12月开始缩表。芝加哥商交所(CME)根据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的交易计算得出,6月加息的概率上涨至83.1%,高于周一的78.5%,重回上周美国政治丑闻爆出前的水平。


不过预计9月为年内第三次加息的概率目前只有28%。认为年内第三次加息推迟到12月再进行的概率上涨至48%,与认为今年只会再加息一次的概率大致相当。这表明市场对美联储年内加息次数的路径预期实际在下降。


德银:明年1月再按步骤逐级缩表


德银首席经济学家Joseph LaVorgna预计,美联储会在6月和9月各加息一次,随后在12月的FOMC会议上给出有关缩表的清晰前瞻指引,并在明年1月正式启动缩表。


他认为,美联储缩表就如同最初开展量化宽松(QE)一样都是在做一种试验,力求不要干扰到市场。鉴于市场已经讨论了缩表一段时间并有了心理准备,预计缩表不会造成意外效果。


而且美联储会结合经济数据和市场反应来随时调整缩表步伐,并会像2014年逐步中止QE那样按步骤缩表。比如从2018年1月起先停止20%的到期资产再投资,即令再投资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比例降至80%;明年二季度将再投资的比例进一步降至60%,到三季度将比例降至50%,四季度降至20%。到2019年时则完全中止到期资产再投资的手段。


按此方法计算,美联储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先向市场投放215亿美元的美债和89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随后在第二季度将投放量增长至462亿美元的美债和178亿美元的MBS,并以此类推。


这种逐步缩表的方法可以保证美联储投放到市场上的债券总额比例相当,不会时大时小从而对市场形成干扰。因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到期的资产总额也在逐年下降,例如明年会到期4250亿美元的债券资产,到2019年会降至3500亿美元,而到2020年则只有2000亿美元。


美银美林:最高缩表1万亿美元 美国经济数据是关键


摩根士丹利的固收策略师Jim Caron在研报中认为,如果在美联储缩表的同时,不再伴随有其他央行显著放大量宽的消息,那么缩表政策的影响将很难预测。因为货币环境收紧和美国利率同步上涨的情况,也会令市场难以吸收任何意外的恐慌因素。况且此前也很少有同时缩表和加息的先例,因此必须对美联储缩表保持谨慎。


美银美林的首席短期利率策略师Mark Cabana也认可美联储会保持灵活缩表路径的观点,并认为如果美国经济需要帮助或是利率上涨太快,都会令缩表步伐放缓甚至是重启QE。


他认为,美联储缩表的最高额度是1万亿美元,也就是略高于启动QE前的资产负债表整体水平。而如果缩表幅度高达2万亿美元的话,相当于加息了75个基点,即加息了三次,可能不是美联储想要的效果。


Cabana也预计今年6月和9月会各再加息一次,随后在12月启动缩表。但如果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都认为经济放缓的话,美联储可能会因此放缓加息步伐,这就导致12月不会再缩表,而是顺延到明年一季度再说。


费城联储Harker:会在缩表过程中启动干预手段。


华尔街见闻曾提到,迄今为止给出了最清晰缩表时点的是波士顿联储主席Rosengren(2019年有投票权)。他认为美联储应该在下次加息后、即基准利率已经超过1%就开始缩表,否则经济将出现过热风险。


不过今年有FOMC投票权的费城联储主席Patrick Harker周二讲话称,仍支持年内再加息两次以及年内启动缩表。美联储仍在讨论不同的缩表选项,目标是希望循序渐进地进行,并会在缩表过程中启动干预手段。


Harker不认为过去两个月的CPI表现疲软会影响他对美国经济的整体乐观看法,同时在预测美国经济时没有考虑进财政刺激因素的潜在影响。他认为美联储会以可预测的方式透明地缩表,也会详细解释缩表计划,因此预计缩表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在美联储5月会议纪要公布前夕,金融板块周二领涨大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重点银行股均呈近2%的涨幅。10年期基准美债收益率上涨3个基点至2.285%,也对银行类股的走势有利。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