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影响因素
一. 全球与美国豆油供需平衡表
USDA11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09/10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2.3亿蒲,较上月增加1千万蒲,此前市场预期为2.57亿蒲;大豆产量预估为32.5亿蒲,较上月增加5百万蒲,此前市场预期为32.91亿蒲。
本次报告小幅下调大豆种植面积,对于大豆单产只进行了微幅上调,使本月数据与上月比较变化不大,但离市场预期的数据相差较大。本次报告预计对大豆呈轻微利多。
二. CFTC公布的CME豆类持仓情况
美豆期货总持仓量增加的较为显著,主要是在未来的三、四个月内,美豆的出口前景面临无竞争对手的境地,导致资金看涨美豆的信心较为坚决。而美玉米、小麦的期货总持仓量却出现下降,未来农产品的走势可能发生分化,豆类产品走势将相对较强。
美元、原油的后期走势关系到整个商品市场的后期走势。依美元来说,其强弱直接受美国经济复苏状态的影响,美国公布的三季度GDP数据好于预期奠定了经济复苏的趋势,但是仍有其他的数据较差,我们认为经济是在复苏过程中,但是复苏的过程障碍重重,而反映在美元的走势上就是起起落落,从长期来看,美国相对其他经济体的相对弱势决定着美元长期是个下跌的过程,对商品是个支撑。而原油却是借助经济复苏的推力,表现相对强势,后期我们认为原油也将表现强势,带动整个商品继续表现强势。
三. 美国NOPA压榨报告数据分析
11月24日美国普查局公布了2009年9月份大豆压榨数据。当月美国大豆压榨量为1.14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测的1.137亿蒲平均值;当月美国初级油厂豆油库存为28.8亿磅,高于市场预测的27.84亿磅平均值。但仍然落后于9月份的水平,这份报告也再次体现出进入阶段性的大豆供应紧张。后期随着天气转为干燥,收割有望在11月份出现突飞猛进的增长,那么在今年庞大的产量集中供应的时期,可供压榨的大豆量将逐渐的增加,油厂的豆油库存也有望逐渐的恢复。我们可以从图形中很明显地看到,去年也是从10月份开始,油厂的大豆和豆油库存开始突然恢复。
四. 美国农业部11月展望报告详解—利多气氛持续发酵
美国农业部公布其11月的月度供需报告显示,大豆单产预估值由上月的42.3蒲式耳/英亩上调为42.4蒲式耳/英亩,但下调了14.8万英亩的收获面积。因此,美国大豆产量的仅小幅上调500万蒲式耳至本月的32.5亿蒲式耳。同时美国农业部调高大豆出口量2500万蒲式耳至本月的创记录高位的13.05亿蒲式耳。
预估阿根廷大豆产量2009/10年度的上调150万吨至5250万吨;其中有部分因素是由大豆改种玉米引起的。巴拉圭大豆产量由于大豆种植成本较其他农作物偏低,而可能在2009/10年度的达到670万吨。产量的大幅增加一倍以上,且巴拉圭2009/10年度大豆出口量从2008/09年度的240万吨调升至2009/10年度的490万吨。
第二章 后市展望
投资者在12月需要关注南美主产种植区的天气因素,在国储大豆收购基本明确的背景下,南美新豆播种面积,全球油脂在第四季度的消费能否有实质性的启动,笔者相信,随着宏观经济指标的逐步低位由负转正,通胀预期的逐步增加,仍然应对大豆、油脂的后市保持谨慎乐观。
操作建议:近期高位应以获利了结为主,等待油脂回落至10日均线附近开始逐步买入,如果盘中出现急跌行情,可采取多单逢低加仓的策略,战略性买入并持有,等待油脂突破近期盘整区间并再创新高(鉴于本人能力与掌握的数据与信息有限,笔者不能做出油脂可在明年一季度突破1万,甚至涨到1.2万元的结论),随着四季度以及明年1月的油脂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油脂走势应会强于大豆,建议投资者可适时等待油脂回调后,逢低多单入场,对油脂中线保持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