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现货市场稳健,线性货源紧张的局面仍然存在,本周初石化调整举措仍有出现,支持塑料的基本面依然向好,虽然本周期货市场出现高位回调,但这仅仅是多头获利回吐行为所致,空头动能远未形成,塑料向上趋势依然较好。
供需格局偏紧 塑料上行仍有基础
持续的季节性需求和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风雪,改变了国内塑料市场的供需格局。首先是农膜需求增加,北方农地膜需求10月份开始逐渐在11月份达到高峰,月初开始减退,但随后的暴风雪压垮了大面积的农用大棚膜,带来了新一波大棚重建需求,尽管部分地区损坏并未如市场所料般严重,但也足以供市场炒作一番。其次是暴风雪给运输带来了困难,造成短期供应不能到位,供需出现缺口。
目前供应紧张的局面,主要源于持续的季节性需求,以及暴风雪影响运输所致。因此,一旦需求下降或者供应增加,局面就会得到改善。然而,局面的改善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一种是‘渐变式’,另一种是‘突变式’。如果此次的供应短缺仅仅由于运输问题所致,那么改变就很有可能是‘突变式’;否则应该为‘渐变式’。后市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石化的放货情况以及LDPE的供应状况。
如果近期国内线性和高压供应短缺的局面无法缓解,那么塑料很有可能突破前期高点继续上行。
LDPE涨势不止 连带线性上行
LDPE对线性的带动作用仍有体现。由于线性和高压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所以两者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如果LDPE货源紧张局面短期无法缓减,那么线性将被用来和LDPE调配,因此高压价格继续攀升将带动LLDPE价格上行。
那么短期LDPE供应偏紧的状况能否得到改变呢?目前来看是较为困难的。虽然前期农膜需求逐渐淡去、暴风雪带来的运输障碍得到解除,能够暂时缓解LDPE紧张的供需格局,但高压长期投资不足带来的供应问题却需要时间来解决。因为,生产高压装置的产能缺口,并非短期所能弥补。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近期将要投产的PE新装置,基本以全密度和HDPE装置为主,LDPE装置比较罕见。中国今年新增180万吨PE装置(已经投产),完全没有LDPE装置,这也导致市场人士潜意识里认为LDPE货源紧缺。
从历史数据来看,一般高压与线性的合理价差在500元/吨左右,一旦价差扩大,不是高压价格下跌,就是线性向上调整。所以,如果LDPE在货源偏少推动下上涨,线性会跟涨。
乙烯单体价格上涨 线性成本抬高
供应紧张的局面不仅出现在下游衍生物市场,乙烯单体同样面临这种状况,使得乙烯价格节节攀升,聚乙烯受到成本抬升。虽然单体价格的上涨在下跌行情中更凸显支撑力量,而在行情向好的时候给下游的推动力是有限的,但后市有望继续走高的乙烯单体,至少可以让聚乙烯的上行没有羁绊。
11月份以来,乙烯单体的涨幅已经达到了60-70美元/吨,并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供应偏少。
首先是中东供应紧张,沙特Sabic旗下子公司延布YanSab77万吨乙二醇装置检修延迟,导致沙特乙烯外供量减少,尤其是对东北亚、东南亚乙烯供应减少。伊朗Marun石化裂解装置意外故障,导致沙特和伊朗12月份基本无船货供应。其次是本地区供应减少,韩国三星裂解装置意外停车,台塑、日本裂解装置开工不足,市场炒作气氛进一步升温,商家惜售,囤货待涨。
供应减少的同时,需求却出现了增加。新增下游装置开车集中,由于新装置配套乙烯裂解装置尚未完工,下游装置需要外购乙烯,下游需求旺盛,导致价格上扬。下游衍生物行情较好,价格上涨明显,也带动了对乙烯需求。
乙烯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衍生物良好的行情仍将支持亚洲乙烯市场,后市供应紧张、需求旺盛的局面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亚洲乙烯仍有上涨空间。LLDPE在内的聚乙烯依然可以得到乙烯单体的成本支撑。
后市策略
LLDPE基本面仍然偏多,前期助涨的因素---供应偏少、需求良好、LDPE带动等因素仍未消失。本周连续两日的调整并非由于基本面的改变,而主要是因为多头在高位获利了结,部分投机资金陆续离场导致,这从多头主力大幅减仓可见,但空头并未冒然进入,主力空头并没有明显的增仓行为。因此,资金并没有从趋势上改变对塑料的看法。
短期看,塑料主力合约1001在10均线处能获得支撑,但在11500-11800区间多空分歧将加大,争夺加剧,从前期冲而未破的态势来看,11900关口有重大阻力。
具体操作上,前期高位多头可考虑逐步减仓,保住盈利,但激进投资者也可继续持有等待向上突破;空仓或减仓的投资者在期价触及10均线或站稳11500可多单介入。如果后市有效突破了前期高点,说明基本面强势再度发力,投资者可考虑买入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