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即将进去去利润周期末期,政策预期引导产能及供应收缩,短期承压风险仍在,但中后期低利润或稳定。9月生猪供需双增,一方面8月规模养殖场提前出栏增多,二次育肥及散户大体重猪出栏压力也有所释放。另一方面9月基于腌腊行情的二育季节性补栏行情仍在。目前二次育肥补栏成本在13-13.5元/kg,已经处于养殖成本及低利润定价区间,有较强的逻辑及情绪支撑。此外,传统的国庆中秋备货周期,9月猪价不宜过分悲观。展望四季度行情,无论在去产还是降重策略预期下,10-11月猪价不排除出现超季节性承压行情,从而加快推动以市场化手段去产能或供应出清的节奏。 1、8月生猪受政策消息影响,弱现实强预期行情突出 今年下半年自7月初全国猪价15.3-15.5元/kg见顶,持续至今,猪价延续弱势调整。8月初集团养殖企业出栏压力不大,普遍挺价,在猪价短暂企稳之后,伴随着二育相对集中出栏,养殖场也继续延续降重策略,出栏供应增多,猪价再次延续下跌,但跌幅相比7月有明显收窄。期货方面,7月中旬生猪期货出现异动,LH2601合约价格从13800快速跳升至15000元/吨,此后进入8月,价格又快速回落至14000-14500元/吨区间震荡。时至月末,LH2601合约突破区间下沿支撑,又进一步回调至13800-14000元/吨区间运行。 图1 商品猪出栏价格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 东海期货整理 图2 河南地区标猪现货基差 资料来源:iFIND 东海期货整理 目前生猪产业正处于第6轮“猪周期”,国家实施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正在通过政策的坚定护航与产业的积极协同,促进生猪市场逐步摆脱“大起大落”的周期困境。自 2025 年 5 月开始,广东率先出台“二次育肥猪禁止开票”政策,要求养殖户必须提前申报并完成两次检疫(饲养票、屠宰票),违规者最高面临刑事责任。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召开座谈会强调持续抓好产能调控,明确提出了 “降体重、稳产能、限二育” 的核心调控方向,坚决防止出现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7月生猪LH2601远月期货合约异动以及8月区间下沿支撑逻辑,主要是受产能出清、供应收缩预期影响,而降重、提前缓释出栏压力,也造成了现货持续走弱的现实。8月随着现货基差走弱,期货盘中预计产业逢高卖出套保压力在增加,最终期货端溢价及升水情绪开始回落。 2、政策引导供应收缩预期支撑猪价底部稳定 图3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 资料来源:iFIND 东海期货整理 图4 全国猪粮比价 资料来源: iFIND东海期货整理 生猪养殖自去年4月份以来已连续14个月盈利。虽然长周期处于利润周期,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官方就开始引导各方面有序调减生猪产能,因此产能得以持续稳定。根据农村农业部统计口径,国内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4042万头,与去年同期相当,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然而,近年随着生猪生产养殖效率抬升,生猪供需过剩、自去年8月便已进入去利润周期。今年5月以来,官方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猪价自15元/kg进一步趋势承压,养殖利润再次大幅收缩。截止8月底,自繁自养头均养殖利润已收缩至100元以内,外购仔猪育肥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同时,猪粮比低于6:1,国家启动冻肉收储。 图5 生猪理论出栏量模拟 资料来源:涌益咨询 东海期货研究所 图6 本周出栏肥猪利润 vs 出栏均价 资料来源: 涌益咨询 东海期货整理 根据去年3月份以来断奶仔猪量推倒今年9月以来供应预期变化,我们可以看到,9月生猪理论出栏量环比或增加2.69%,10月环比增加3.75%。今年四季度理论出栏预期环比增加6.6%,同比增加12%。短期,如果四季度出栏如政策引导目标至120kg以内,预计猪肉同比供应压力将收缩至6%以内。而且,目前猪价相比去年同期便宜近30%,由此带来的需求增量将足以支撑猪价后续价格稳定。我们认为,今年后期将进入去利润周期末期,政策也在引导产能也在有序推出,生猪产业呈现稳定、健康发展态势。预计行业养殖成本及低利润定价区间13-13.5元/kg(全国出栏均价)有较强支撑,且就目前的供需形势,季节性行情特征或依然突出。此外,如果今年生猪产能按照调农业农村部会商研判结果,能繁母猪总量再调减约100万头产能,总量保持在3950万头左右,那么明年下半年的整体的行业利润或有改善空间。 3、结论 生猪处于去利润周期末期,政策预期引导产能及供应收缩,短期承压风险仍在,但中后期低利润或稳定。9月生猪供需双增,一方面8月规模养殖场提前出栏增多,二次育肥及散户大体重猪出栏压力也有所释放。另一方面9月基于腌腊行情的二育季节性补栏行情仍在。目前二次育肥补栏成本在13-13.5元/kg,已经处于养殖成本及低利润定价区间,有较强的逻辑及情绪支撑。此外,传统的国庆中秋备货周期,9月猪价不宜过分悲观。展望四季度行情,无论在是去产还是降重策略预期下,10-11月猪价不排除出现超季节性承压行情,从而加快推动以市场化手段去产能或供应出清的节奏。期货端,9月需重点关注生猪LH2601合约上逢高卖出机会。秋冬季节疫病高发期,后期也需要注意各地疫病风险。此外,需要重点关注各地环保、调研、二育等相关政策消息。现阶段处于产业逆周期调节周期,政策信号对未来猪价有一定的指引意义。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