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6日,伦敦金融城的清晨被一通电话彻底搅乱。英格兰银行行长办公室内,当那句“巴林银行宣布破产”传入耳中,在场所有人都如遭雷击——这家拥有233年辉煌历史、历经无数风雨的老牌银行,竟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究竟是怎样的风暴,能将这样一座金融巨擘瞬间吞噬?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名字浮出水面——尼克·里森,巴林银行驻新加坡的28岁交易员。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竟凭借一己之力,将百年银行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场金融灾难的神秘面纱。 一、巴林银行:从辉煌到衰落的百年历程 巴林银行成立于1763年,由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创立,早期以贸易融资起家,后转型为证券承销和投资管理,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其客户涵盖各国政府、社会团体及皇室成员,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世纪末,巴林银行通过为美国购买路易斯安那州提供资金,奠定了其国际金融领域的权威地位。 20世纪80年代,巴林银行成立证券部门,试图紧跟金融市场创新浪潮。然而,传统银行家对证券投机行为嗤之以鼻,导致内部文化割裂。1992年,巴林银行在新加坡设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由尼克·里森负责。这一战略决策成为悲剧的开端。 1995年,这家成立了200多年的银行却迎来了自己的末日。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突然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10天后,这家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消息如野火般蔓延,全球金融市场瞬间陷入恐慌:东京外汇市场上,英镑兑马克汇率暴跌至两年新低;伦敦股市单日狂泻4.4%,投资者疯狂抛售股票;纽约道琼斯指数重挫29个百分点,哀鸿遍野。人们纷纷猜测,究竟是怎样的风暴,能将这样一座金融巨擘瞬间吞噬?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名字浮出水面——尼克·里森。 二、尼克·里森:从“天才交易员”到“金融罪犯” 初露锋芒:从清算员到交易主管 尼克·里森出生于英国普通家庭,未接受过大学教育,但凭借逻辑推理能力和耐心,在金融领域崭露头角。1987年,他加入摩根士丹利银行期货与期权部担任清算员,负责核对交易记录、处理结算文件。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幕后工作,渴望成为交易员,在市场中直接创造利润。但这一愿望在摩根士丹利未能实现,1989年他转投巴林银行。 在巴林银行,里森的才能得到认可。他先在印尼分公司清理票证,帮助银行消除1亿英镑的负债,随后被派往新加坡,负责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的清算工作。1992年,他升任新加坡分行期货交割主管,不久又兼任交易主管。交易与清算两大核心职能同时由里森掌控,这一制度漏洞为后续灾难埋下伏笔。 错误账户:“88888”的潘多拉魔盒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的交易员金姆·王误将客户买进20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操作为卖出,导致2万英镑损失。由于日经指数随后上升,损失扩大至6万英镑。里森未向上级报告错误,而是利用“88888”账户掩盖真相。这个账户原本是公司用来记录小额交易错误的,但在里森手里,却成了隐瞒亏损的工具。 此后,里森的违规操作愈发肆无忌惮。当交易员乔治因操作失误造成800万英镑损失时,里森再次将错误记入“88888”账户。为弥补亏损,他通过做账从伦敦总部获取资金,并利用跨市交易暂时掩盖问题。至1993年7月,该账户亏损达600万英镑,但里森通过在其他交易中获利暂时填平亏空,甚至伪造花旗银行5000万英镑存款证明,蒙混总部审计。 崩塌时刻:神户地震后的“死亡螺旋” 1994年下半年,里森判断日本经济将复苏,股市将上涨,于是以25倍杠杆大量买入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7.2级地震,日经指数暴跌。至1月23日,指数跌破17800点,里森的多头头寸损失高达2.1亿英镑。 面对巨额亏损,里森未选择止损,反而陷入“赌徒谬误”——他坚信日经指数已严重低估,未来必将反弹。为挽回损失,他进一步加大投机: · 持有6万份日经指数期货多头合约和2.6万份日本政府债券期货空头合约,占市场总持仓量的近50%; · 每日需3000万至4000万英镑资金维持头寸,巴林总部在4周内汇入8.5亿美元,远超英格兰银行规定的海外分行资金上限; · 通过卖出日本政府债券期货,试图以权利金支付保证金,但市场持续下跌导致保证金缺口不断扩大。 1995年2月23日,日经指数跌破18500点,里森的头寸损失达8.6亿英镑,相当于巴林银行资本与储备总和的1.2倍。此时,他已无力回天,畏罪潜逃。里森在逃亡途中于德国法兰克福被捕,后被引渡到新加坡受审,因欺诈罪被判六年半监禁,实际服刑四年后被提前释放。 三、深层原因:制度、技术与人性三重失效 从事件发展来看,巴林银行的倒闭似乎是里森的赌徒性格一手造成的,但如果细究起来,巴林银行又是否真的完全无辜呢? 从制度层面看,巴林银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里森同时兼任交易与清算部门经理,这使得银行内部的风险监控机制形同虚设,为他的违规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巴林银行在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尽管总部已经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现的错误较多,但里森总能巧妙搪塞过去,总部对其账目缺乏深入核实。例如,在1994年,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里森通过假造花旗银行5000万英镑存款竟然蒙混过关,而总部在查账过程中竟无人去核实花旗银行的账目,这无疑是巴林银行内部控制的重大漏洞。 管理层对金融衍生品风险的无知、无畏也是重要的原因。连里森自己都感到惊讶,他曾回忆说,“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 后记 后来,尼克·里森出版了自传——《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银行的》,该自传后被拍成电影《魔鬼交易员》。 据悉,里森在监狱服刑的过程中得上了癌症,与妻子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他曾尝试过自杀,日子过的十分消极。不过,在他出狱之后,用他一位朋友的话来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甚至去攻读了一个心理学学位。 而且,他还成为了一个公众人物,时常以“反面教材”的身份出席讲座,谈论风险管理和商业道德。 (部分内容由AI创作,七禾网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