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227家上市公司触及退市红线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2-04-06 08:38:30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桂小笋

2022年以来,强制退市的相关规定正逐步将一些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淘汰出局。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有227家公司触及退市预警线。


对此,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家武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按照2022年1月份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强制退市主要分为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四大类。2022年以来,陆续有公司因触碰红线被强制退市,说明资本市场强制退市制度正在严格执行中。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大背景下同步推进强制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21家公司踩中2条以上退市红线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公告了终止上市的相关风险。例如,*ST艾格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而触及交易类退市;退市新亿由于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ST长动在发布年报之后提示,股票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并停牌。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公司踩中的退市红线不止一条。例如,除*ST艾格之外,*ST东电、*ST济堂、*ST中新目前的股价也低于1元,且*ST中新最新市值不足3亿元。


从财务类指标红线来看,*ST东电、*ST长动、*ST中新2021年净利润亏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同时,*ST东电、*ST长动、*ST中新2021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ST长动和*ST中新被出具非标意见。


触及规范类退市风险和重大违法类退市风险两条红线的企业较多,有超过百家。综合同花顺数据来看,有21家公司踩中了2条以上的退市红线,风险极大。


有投资机构人士提及,近年来,投资环境发生变化,此前“炒小炒差”的风气有所改变,而对于一些明显“回天乏力”的上市公司,投资人的态度明确,不会再去赌未来的借壳预期,而这也是一些基本面较差的公司在二级市场被投资者用脚投票,最终出现面值退市危机的原因。


重回资本市场并非易事


“此前,上市公司属于‘稀缺资源’,且劣质公司不能有序退出,导致很多资金热衷于炒概念、炒壳,而不是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导致需要资金发展的优秀公司得不到资本市场资金的支持。这种严重扭曲的市场形态,对于资本的合理配置,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公平都是极为不利的,用制度让‘良币驱逐劣币’十分重要。”许家武介绍,上市公司退市数量的增加,同时结合不断加强监管处罚力度,说明我国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在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坚决将质地不好的上市公司出清,从而为实体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被强制退市之后,想要重回资本市场并非易事。许家武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沪深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均有专门的章节规定被强制退出上市的上市公司可以重新上市,但都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并需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审核。


“沪深两家交易所上市规则同时规定,上市公司因触及欺诈发行强制退市情形,其股票被本所终止上市的,不得在本所重新上市。因此,除了情节极为恶劣的欺诈上市情形外,这些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只要集中精力做好主业,或者通过破产重整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或者进行资产重组置入优质资产,从而切实改善生产经营状况和企业质量,证券市场的大门依然是为它们敞开着的。不过,退市后重新上市的机会虽然存在,但总体还是非常艰难的。”许家武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227家踩到相关红线的上市公司中,重大违法类红线触及的企业占比较多,占比接近一半。在这些出现重大违法行为的上市公司中,如何保证审计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勤勉尽职,也是资本市场近几个月以来的热门话题。


许家武坦言,第三方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执业规范要求员工,要求上市公司,而不应迁就上市公司的诉求。“对于券商、律所和审计机构来说,面对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退市规则、出清劣质上市公司的新形势,需要更加严格自身的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约束,不断提高自身执业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