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庆节至今,国内主要期货品种都走出了一波像样的反弹行情,这与08年国庆节后连续的跌停行情有着巨大反差,其主要原因是大的宏观背景发生了变化。各国经济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缓冲,已从低谷企稳反弹,多数领域显示上涨苗头。
一. 整体市场持续反弹
节后多数品种上涨,是与整体市场氛围转好保持一致的。反映美国经济晴雨表的三大股市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节后持续上涨,创09年高点;代表整体商品走势的CRB指数持续创近11个月高点;NYMEX12月原油合约于10月16日攀升至79.49美元/桶---近12个月高点;还有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上涨等等都营造了一种上涨的环境,商品期货上涨也就理所当然了!
二.豆油带领棕榈油、菜籽油反弹
按国内三大油脂期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主力1005月合约收盘价计算,10月9日至19日,豆油反弹了6.88%(6768 7234),棕榈油上涨了6.67%(5784 6170),菜籽油涨幅5.09%(5784 6170),豆油居涨幅榜首位。
三大油脂期货同是上涨但涨幅不同,这是由各个品种的基本面不同导致的。下面我们从油料角度来分析三大油脂基本面情况:
大豆:10月是中国和美国的大豆的收割期,大部分大豆将于10月底前进入尾声。据美国农业部10月13日公布的作物生产进度报告来看,截止10月9日,美国18个主产区大豆平均收获74%,低于08年同期的84%,也低于2004年至2008年的平均值92%,这是导致美豆价格上涨的原因其一。
上周美国大豆主产区降雨,大豆收割迟缓,大量投机资金进场推高CBOT大豆期货价格,同期豆油上涨6.85%(CBOT豆油12月合约34.57 36.94),国内豆油紧随CBOT豆油反弹,幅度基本一致。
棕榈油:10月过后,我国天气转冷,棕榈油因熔点较低导致消费出现下降趋势,国内港口近期棕榈油库存保持高位对价格形成压力。此外,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弱势走势也影响了国内棕榈油节后的上涨步伐。
油菜籽:本年度国内冬播油菜籽收购已于9月30日停止,国家临时收储、中储粮系统、地方储备等多种主体参与托市收购,约70%左右的菜籽被压榨成菜油后储备起来,脱离流通领域。多数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基本扮演了储备油的”加工厂”角色,工厂的库存比较少。
近两个月主产区---武汉地区四级菜籽油报价维持在7650-7800元/吨,有价无市,成交稀少。
菜籽油期货价格波动多受豆油期货涨跌影响,自身基本面影响较小。此外,成本约在8200元/吨的大量临时储备油对菜籽油期货带来无形的压力。
三. 后期油脂行情关注重点
目前美国大豆再有1-2周时间就收割结束,接下来要关注美豆销售情况,还有关注南美大豆的种植意向。
1. 美国大豆销售进度利好
据USDA公布出口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美国2009/10年度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为2127.3万吨,去年同期为1207.19万吨;本市场年度至今,中国累计购买美豆1268.86万吨,去年同期为581.8万吨。美豆良好的销售数据将继续支撑美国大豆及副产品豆油走高。
2.南美大豆扩种预期带来压力
南美地区去年干旱行情缓解后有利于大豆播种,大豆种植收益提高,预计09/10年度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将出现增加。Soybean & Corn Advisor的总裁Michael Cordonnier称,南美2009/10年度大豆产量料为1.250亿吨,较2008/09年度的9580万吨增加逾30%。阿根廷2009/10年度大豆产量料为5300万吨,高于上年度的3200万吨,亦高于之前美国农业部的预估值--5250万吨。
南美大豆的种植意向若是增加势必会对市场形成压力,值得后期重点关注。
3.商业基金大豆净多持仓增加
截止10月9日,芝加哥期货市场投机基金持有的大豆期货与期权净多单68856张,比上周增加4589张,净多单张总持仓10.8%,比上周前下降.03%。上周投机资金大量增持多单,推高期价,但基金多头能否持续增加还需进一步关注。
四.总结
综合来看,影响近期油脂上涨的主要因素得益于大环境的走好,短期须注意回调风险。目前研判油脂进入上涨行情还早,需进一步关注美豆的销售及南美地区的种植情况。
操作中,菜籽油期货和棕榈油期货分析参考豆油走势来操作,建议节后低位建仓多头头寸部分获利,少量持有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