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调研报告

光大期货:山东地区烧碱产业链调研报告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07-10 16:42:50 来源:光大期货

报告品种烧碱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Bx5QmqnumoQafy7vSC1vw


调研时间2025623—627


调研对象:山东省烧碱生产企业、贸易商、上游及下游企业


调研目的:了解山东地区氯碱产业链供需结构及市场心态


核心观点:


当前山东地区多数烧碱生产企业已经完成年度检修,预计7月初之后开工将逐步提升。调研对象中多数厂家和贸易商液碱库存几乎为零,个别企业仅有少量库存,利于后期企业挺价。下游需求短期相对稳定,烧碱厂对主力下游企业送货量较前期有所减少,近期或将维持1.1万吨/天。这一方面在于当前山东地区烧碱厂处于检修期,供应相对偏低,另一方面在于产业心态偏谨慎,主力下游企业主动减少日度接货量。非铝下游需求根据价格调整,当32%液碱价格低于800/吨下游开工将有所提升,价格高于850/吨将有停产预期。出口需求今年表现较好,部分企业出口量同比增幅近50%


对于后市,多数企业认为下半年烧碱行情取决于液氯价格及需求。倘若液氯补贴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则有可能引起氯碱企业进一步降负荷,从而带动库存进一步下降、烧碱价格进一步受到支撑;反之,倘若液氯价格长期处于正值,氯碱企业经营压力相对较小,则烧碱供应难以出现大幅减量,市场也将继续承压。


我们的观点:


烧碱供大于求格局仍未扭转,但相对于其他过剩严重的品种而言,烧碱过剩程度相对可控。初步测算,当山东主力下游32%液碱价格达到750/吨以下(e.g. 740/吨),现货或逐步见底企稳,折合盘面价格在2300/吨及以下。即便期、现货市场止跌企稳,但能否反转仍存不确定性。后续影响市场的变量一是在于夏季氯碱企业能否出现开工明显下降,而这进一步取决于液氯(氯气)需求及价格水平;二是在于出口能否进一步提升,三是在于现货能否见底并逐步企稳。关注以上变量对期、现货市场的情绪影响及供需导向。


一、调研观点总结


本次调研历时5天,调研对象涵盖山东地区部分主要烧碱生产企业、中大型贸易商、大型下游印染纺织企业以及当地主要资讯公司等9家企业,调研结果显示产业企业对烧碱后市观点分歧较大,主要观点汇总如下:


1、看多观点


当前山东地区氯碱企业处于检修周期,供应处于低位,且夏季行业整体存在检修预期;


调研的烧碱生产企业及贸易商库存几乎都为零,仅个别企业留有少量安全库存;


印尼等海外地区氧化铝扩产明显,三元前驱体(e.g.镍钴锰)产能增量也较为明显,带动50%液碱出口量明显提升;


烧碱需求相对有保底,对于部分下游行业来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


当前烧碱价格跌至低位,后续新增产能投产不确定性提升;


烧碱价格降至低位后将刺激中下游采购意愿;


盘面长期贴水现货,厂家注册仓单意愿较弱。


2、看空观点


下半年行业仍有新增产能投放预期,且山东当地生产企业环保能效均能达标,即便存在环保限产,但预计对山东地区烧碱生产影响有限;


山东地区多数检修计划已经落实,7月初之后区域内开工将有回升;再加上山东部分企业仍有产能释放预期,当地消费量难以支撑供应增量;


下游氧化铝主要投产基本完成,后续烧碱需求边际增量空间受限;部分核心下游氧化铝新增产能装置仍需时间调试,短期对原料烧碱采购意愿有限;


出口能否保持高位仍存不确定性;


部分地区(e.g.新疆)运费达到近几年新低,不利于烧碱综合成本支撑;


近期煤价下跌带动电价下行,原盐价格也回落明显,烧碱生产成本下降明显。



二、调研概况


1、产能产量


截至2024年底山东地区烧碱企业36家,总产能1242万吨,有效产能约1100万吨,区域产能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的比例约为24%。山东地区工业大省且品类齐全,对化工原料需求量大;具有多个港口、丰富的原盐资源以及充足的电力供应,这些都为烧碱行业的生产、销售及运输提供了优渥的背景条件。


此次调研显示,山东部分氯碱厂产能在持续提升中,且未来仍有提升空间,预计可提升至设计产能水平。后续行业仍有新增产能计划,山东、河南、河北地区均有涉及,届时山东地区货源将难以外发,主要以区域内消耗和出口为主。


2、生产水平


山东地区多数氯碱企业处于检修期,区域内氯碱企业开工率自92%-93%下降至86%左右。复产早的企业大概在7月第一周结束检修,复产相对晚的企业预计在7月中旬结束检修。因此,短期山东烧碱供应水平整体偏低,但7月第一周之后将处于逐步提升过程,预计将再次提升至94%左右的开工水平,对应约88万吨32%液碱的供应增量。烧碱负荷可在设计产能基础上超10%


部分企业检修结束后烧碱自用,对外部市场冲击有限;另有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充足,检修结束后需求也存在基础保障。


个别企业后期虽然不再有检修计划,但装置两套槽需要更新,后期计划在烧碱价格低位时进行更换(有利润时考虑延迟更换),届时将对其烧碱装置负荷产生影响,但目前无法预估更换周期、降负荷程度。



3、库存水平


本次调研多数氯碱企业及中大型贸易商表示目前储罐中没有烧碱库存,仅有个别厂家留有少量安全库存。隆众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国内20万吨及以上规模的液碱企业库存39.04万吨,库存水平4月以来处于震荡下行趋势。



部分氯碱生产企业表示当前处于产销两旺阶段,7月份的50%液碱订单已经全部排满,32%液碱当天产量当天销售,没有累库趋势。


另有部分氯碱企业表示后期仍有扩充库容计划。


山东地区烧碱库存水平整体偏低,盘面又长期贴水,厂家注册仓单意愿较弱。


4、成本问题


此次调研的氯碱企业部分配有自备电厂,但部分氯碱企业电厂、化工厂独立核算,且电厂直接和国家电网签订合同,故煤炭价格下行明显对此类氯碱企业成本影响有限。另有部分企业表示今年电费成本较去年下降1/度左右。


除了电费,原盐价格近期下降也较为明显,部分出厂价已经从280-290/吨降至近期的210/吨,部分厂家反应跌至180-190/吨。带动烧碱生产成本下降明显。部分调研对象拥有配套盐厂,其中海盐占比10%~15%左右。


原盐也有较强的季节性,通常一年2-3个周期循环。山东地区氯碱厂以海盐为主、井矿盐少量,湖盐几乎很少。海盐主要从山东、江苏地区运至碱厂,部分氯碱厂需要外采原盐,另有部分氯碱厂


隆众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山东地区氯碱企业生产成本在2128/吨,本次调研结果部分企业反馈成本也基本位于2100/吨左右,部分具有自备电厂的氯碱成本可能在2000/吨甚至以下。


部分厂家反应,考虑财务成本后,32%液碱价格在700/+很难有利润,在800/吨以上才会有盈利。


5、需求情况


今年氧化铝行情整体较去年好转,提振烧碱需求。但年内氧化铝行业新增产能投产接近尾声,后续对烧碱需求增量有限。


非铝下游行业通常根据烧碱价格来调整生产水平。就近期市场情况而言,当32%液碱价格超过850/吨某下游行业就存在停产迹象,当32%液碱价格低于800/吨则下游生产积极性就相对偏高。


6、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及出口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烧碱不直接对美国出口,中美贸易摩擦对烧碱影响相对有限。1-5月我国烧碱出口量167.99万吨,同比增幅51.78%。此次调研部分企业也表示今年前5个月出口同比增幅接近50%,部分企业7月份出口订单已经接满。



即便有涉及美国出口,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区换货等操作,来避免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但需要一定成本。


山东部分企业50%液碱全部用于出口,主要目的地在东南亚(印尼、越南、中国台湾)地区,部分厂家有货发往澳洲地区。印尼地区除了氧化铝行业新增产能提振我国烧碱出口需求外,还有三元前驱体(镍、钴、锰)行业产能投产。三元前驱体行业总产能有限,但对烧碱单耗较高,通常1吨需要消耗1.9吨折百烧碱。印尼地区三元前驱体3-6月产能投放一直延迟,若不出意外今年9月之前预计仅有12万吨产能增量。另外,国际市场如韩国、印度地区也存在烧碱产能投放计划,因此下半年我国烧碱出口前景或不如上半年乐观。


7、氯碱平衡问题


淄博周边地区没有PVC生产企业,但依然有其他较多耗氯下游如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等。但今年多数氯碱企业都在以碱补氯,上半年烧碱价格较去年提升也主要由于烧碱成本在提升(补贴液氯),因此下半年液氯(氯气)的价格及下游需求如果未能有明显起色,也将继续压制烧碱。


通常来说,氯碱厂对液氯(氯气)的补贴价格在-100-300/吨都属于正常区间,但在-400-500/吨可能会有小型企业停产。若长期处于-400~-500/吨甚至更高的补贴水平,则将倒逼厂家降负荷运行。


液氯(氯气)对氯碱企业生产水平的影响可能存在误区:一是并非液氯(氯气)价格补贴高就一定会导致厂家负荷下降,企业很少因为补贴额度高而停产,更多是由于液氯(氯气)无法销售出去又无法大量储存,这才是导致氯碱厂降负荷的核心因素;二是,厂家对液氯(氯气)补贴额度一旦提高,下游利润也会好转,进而带动下游开工及负荷提升,对液氯(氯气)需求反而是有提振作用。


部分调研对象液氯自用比例达到40%。目前耗氯下游行业开工仅有40%,部分甚至全部停车。后续在经济复苏预期下有望逐渐提升负荷,利于提振液氯(氯气)需求和价格。另外,近两年农药行业对液氯(氯气)消耗也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832%50%碱价差问题


部分企业同时拥有32%液碱和50%液碱产能,企业调节二者产能并非单纯依靠二者价差,主要还取决于稳定客户需求、稳定市场份额等。


当前50%液碱替代品升水80/吨,可能低于部分厂家蒸发成本,后续50%液碱升水幅度调整值得关注。



9、定价权问题


山东地区烧碱定价权主要在核心下游企业(魏桥),魏桥日度消耗烧碱量在9000-15000吨范围波动,约占山东地区11%-12%的烧碱需求量。山东多数烧碱厂都对魏桥供货,近期发货量在1.1万吨/天,较前期有所下降。这一方面在于当前山东地区烧碱厂处于检修期,供应相对偏低,另一方面在于产业心态偏谨慎,主力下游企业主动降低日度接货量。


其他下游接货能力有限,单个企业一天烧碱接货量在300-500吨就算中上等水平。


山东氯碱企业对烧碱的定价情况需要根据氯碱同行是否检修、下游客户盈利情况及当天使用量情况。区域之间调价需要相互沟通、每日更新。去年下游氧化铝行业盈利良好,今年价格徘徊于成本线附近,每天和氯碱企业还价,带动非铝下游客户价格同步下调。


山东地区烧碱价格相对华东等地区处于价格洼地,当价格上涨时下游对高价接受能力减弱。反之,当价格跌至低位后就会刺激中下游采买情绪。


烧碱期货价格对于部分注册仓单、具有仓单贸易的企业和贸易商来说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现货贸易目前参考意义有限。


10、环保问题


山东地区氯碱企业基本都属于绿色工厂,24小时不停机生产 ,环保压力较小。氯碱厂对废盐、废水处理均有指标要求。


在新产能指标申请时,通常废盐指标需要达到一定指标(例如40%),但氯气方面限制因素较多。


11、下游纺织行业


成本占比:纺织行业在退浆环节消耗用烧碱。调研对象中的纺织企业成本中棉花、棉纱占比达到65-70%,烧碱成本占比约5%,最高不超过10%


烧碱与纯碱替代性:烧碱属于强碱,在纯棉产品印染过程中需要用强碱,此部分难以用纯碱替代;化纤等非纯棉产品没有退浆环节,可以不用强碱而用纯碱替代。此次调研对象中的纺织企业纯棉产品占比超过50%,对烧碱的刚需水平无可替代。


订单:成品出口受到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程度可控。一方面,出口至美国市场影响虽然偏高,但非洲等市场可以抵消部分美国市场减量。家纺类产品销量也在增长,抵消部分服装及布匹出口损失。预计上半年因贸易摩擦而减少的订单幅度不超过5%


生产季节性:印染行业会有检修,一般五一、十一或者春节期间会检修。以前有淡旺季和季节性,近两年季节性减弱。


原料库存:调研对象中的纺织企业会存储200吨左右的烧碱原料库存,约等于两天用量。


原料定价:直接向氯碱厂采购烧碱,基本按出厂价走,但价格也会受到烧碱主力下游行业定价的影响。


水处理:废水处理环节也需要用到烧碱,但废水处理池容量是每天排放废水量的3倍,环保要求达标。


12、后市研判


烧碱供大于求格局仍未扭转,但相对于其他过剩严重的品种而言,烧碱过剩程度相对可控。初步测算,当山东主力下游32%液碱价格达到750/吨以下(e.g. 740/吨),现货或逐步见底企稳,折合盘面价格在2300/吨及以下。即便期、现货市场止跌企稳,但能否反转仍存不确定性。后续影响市场的变量一是在于夏季氯碱企业能否出现开工明显下降,而这进一步取决于液氯(氯气)需求及价格水平;二是在于出口能否进一步提升,三是在于现货能否见底并逐步企稳。关注以上变量对期、现货市场的情绪影响及供需导向。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