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合作伙伴机构研究观点

棉花原空单持有:国海良时期货3月29日早讯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1-03-29 08:50:47 来源:期货中国

主要观点:

1、  昨日内盘:工业品震荡走低,其中,棉花、橡胶、铜跌幅较大;农产品较为抗跌,豆类、油脂继续强势;螺纹钢也有较好表现。

 

2、  隔夜外盘:道指冲高回落,商品普跌。

 

 

3、  今日观点:

从上周四开始,大部分商品反弹遇阻,先后出现回落。豆类、油脂由于较好基本面预期支撑,表现较为强劲。我们维持之前的观点,大部分商品,特别是工业品、软商品仍有调整的需求。

 

棉花:原空单持有,以5日均线止赢。

白糖:头肩顶形态回抽确认,逢高做空。

有色金属:观望:

螺纹:目前仍视为区间震荡,多单关注30日均线处压力,注意止赢。

橡胶:逢高做空。

豆类油脂:多单持有,以5日均线止赢。

股指:短期继续看涨。

 

财经消息:

1、央行发布《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在日前发布的《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建议:进一步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推动相关企业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期货业务;研究QFII在期货市场的试点方案,包括离岸交易模式,进一步推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期货保税交割试点。

报告指出,中国证监会起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已获国务院原则同意并已公开征求意见,待完善后发布实施。报告建议,应研究逐步向境外人民币持有主体开放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黄金市场的举措,进一步畅通境外人民币资金通过金融市场的回流机制。

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多数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一些品种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成为国内甚至国际生产经营企业定价的基础。其中,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的区域定价权也在逐步提升。随着2002年以来全球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商品指数化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报告建议,中国可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权威的、可交易的商品指数。

点评:国内期货市场大发展可期。

2尚福林谈十二五期货市场发展思路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期货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说,当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期货市场改革发展将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创新改革理念,完善有利于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要创新发展理念,提升期货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三是要创新监管理念,防范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四是要创新服务理念,着力维护市场公信力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点评:期货市场未来前景广阔。尚福林主席的讲话勾勒了市场的蓝图。

3铁道部发行短融券

铁道部29日公告称,定于331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200亿元366天期短期融资券。本期融资券募集资金用于铁路建设、机车车辆购置及运营中的资金周转。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本次发行的联席主承销商。

这是铁道部2011年度发行的第一期短期融资券。铁道部2011年的短期融资券的注册额度为人民币600亿元。铁道部今年以来已发行了3180天期超短期融资券,共计300亿元;铁道部超短期融资券注册额度为人民币800亿元。

点评:高铁曲高和寡,票价、上座率以及安全等问题饱受争议。对于铁道部的负债问题近来也是争议颇多。最近爆出中国公司海外建高铁亏损一事,足见其他国家对待高铁问题态度谨慎是正确的。

4基金年报关注通胀趋势看好消费股

21家基金公司旗下288只基金率先披露2010年年报。通胀如何演绎依然是基金最为关注的焦点,而基于对通胀前高后低的预判,基金更加看好下半年行情。具体到投资策略上,周期性行情再度获得基金青睐,而对于消费等新兴行业,基金认为投资机会正在来临。

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对下半年的市场有更多期待,同时看好大盘蓝筹。他提醒投资者,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估值品种面临较大的回归压力。

据天相数据统计,288只基金共实现利润78.54亿元。但盈利缩水和分化已成为目前已公布的基金年报的一大特点,股票型基金也出现一定程度亏损。

点评: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收入应该和业绩挂钩,不能旱涝保收。同时,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进行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5工信部明确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四项措施

328召开的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明确四项措施促进节能环保低碳产业的发展。一是围绕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研究和指导,完善技术装备和产品标准体系;以技术为主线,发展一批需要研发、应用和推广的技术装备。二是围绕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需求,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节能环保和低碳技术,实施一批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三是支持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的服务企业。 四是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在有条件的领域和地区形成若干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节能环保低碳园区和产业基地。

点评:上述这些领域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6工信部明确工业节能减排四指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28日公布十二五期间和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明确2015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确今年这四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个百分点。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认为,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一要继续抓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二要狠抓企业和行业技术进步,三要狠抓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

点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关键在于执行。最好有措施保证地方政府心甘情愿努力去实现目标。否则也许仅仅是数字而已。关注节能减排环保类上市公司的机会。

7中国消费者的通胀担忧加剧

有关方便面、香皂和洗发水等部分日用品价格上调的消息频繁出现在中国报纸上,加剧了中国的通货膨胀担忧。新华社报导称,上海和南京多家超市的香皂、洗发水和润肤露产品售罄,因本月早些时候国内媒体报导称,英国联合利华公司、立白集团、宝洁公司和纳爱斯集团四大日化产品生产商将从下月起集体涨价5%-15%。这四家公司在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占有率为80%

据新华社报导,中国大型食品和饮料生产商康师傅控股也宣布,计划下个月将桶装面每桶零售价上调人民币0.5元,这将是该公司自去年11月以来第三次涨价。

报导称,上述公司均表示,涨价原因是面粉和石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

点评:服饰类企业也在酝酿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原材料涨价正向终端消费品传导。预计通胀压力仍将持续。

8前两月全国工业利润增长34.3%

据新华社327日消息,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55亿元,同比增长34.3%

统计显示,12月份,全国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个行业亏损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18.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6.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9.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4%

点评:规模以上企业今年起标准上调为产值2000万元以上。以前为500万元。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值得关注。

9两则美国经济数据

美国2月份消费者支出加速增长。美国商务部公布,2月份美国消费者支出增长0.7%,增幅高于1月份,并创下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同时也是消费者支出连续第八个月增长。消费者支出是美国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在消费者支出加速增长的同时,美国2月份个人收入也增长0.3%,储蓄率则降至5.8%

美国2月份成屋签约销量上升,升幅超过市场预期,给疲软的住房市场带来一线希望。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公布,2月份成屋签约销售指数上升2.1%,至90.8。该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8.2%

点评:美国经济稳步复苏应无悬念。有联储官员呼吁提早退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关注日本地震及其派生灾难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0、俄印继续实施紧缩政策控制通胀

俄罗斯央行25日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当前有迹象显示俄罗斯通货膨胀上升速度正在放缓,而且经济增长弱于预期。央行把针对企业非居民存款的准备金率上调了100个基点,至5.5%,把其他类存款的准备金率上调了50个基点,至4%。俄罗斯3月份 CPI升幅继续下降,但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北京时间317日下午,印度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提升利率至5.75%。据报道,印度2月份通货膨胀率意外达到8.31%。该国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1月份 8.23%的通胀率,而央行之前预测本月通胀率将回落到7%

点评: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形势不容乐观,政府都在控通胀与保增长之间寻求平衡。

11日本福岛核电站情况非常严重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28日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情况非常严重”,困难的情况还未被克服,他担心在该处食物和水里记录到的辐射水平。他表示,IAEA希望举行一次高层会议,可能将在6,应对有关日本灾难後核安全问题,他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参与国的有关部长将会出席这次会议。

需要政治层面的参与,这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不能单凭专家或技术人员,”天野之弥在记者会上说。

点评:日本核危机的解决似乎遥遥无期。日本国内外舆论开始检讨事故责任。普遍认为日本政府处置不当,错过处理事故了最佳时机。作为近邻,我们应当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