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4月7日至4月12日,下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股东积极开展回购、增持。数据显示,4月7日以来,深市累计213家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公告。其中,回购计划73家,拟回购金额181至328亿元;回购进展96家;增持计划24家,拟增持金额为66至94亿元;增持进展20家。 分行业来看,电子、机械设备、电子设备、汽车、计算机等行业公司较为集中。数据显示,近一周,申万一级行业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公司分别有22家、8家和7家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金额分别为55亿元至85亿元、25亿元至46亿元、47亿元至93亿元。 头部公司领衔 在本轮回购热潮中,深市行业龙头公司展现出非凡的敏锐度与果敢的决策力,纷纷开启大规模股份回购行动,以雄厚的资金实力为依托,有力地稳定市场预期。 4月7日,宁德时代继2024年10月30日完成前次27.1亿元的回购计划后,再次推出回购方案——拟以40亿元至8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对此,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资本市场有所波动,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信心,在综合考虑公司业务发展前景、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基础上,公司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 从短期视角审视,当下A股公司踊跃展开回购增持,其核心出发点在于充分展现公司对未来业务蓬勃增长以及自身内在价值的十足底气。从长期视角来看,多家公司均表示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这将深度绑定员工与公司的利益,进而为公司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活力,助力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例如,阳光电源4月9日披露回购方案,拟以3亿元至6亿元回购公司A股股份,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回购主要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回购+增持”双管齐下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公司同时推出回购与增持计划,双管齐下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4月10日,浪潮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彭震提议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金额2亿元至3亿元,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等法律法规允许的用途。公司同时还表示,其控股股东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拟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增持本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含)且不超过2亿元(含)。 4月8日,杰瑞股份董事长李慧涛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票,回购金额1.50亿元至2.50亿元,未来用于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计划。同时,杰瑞股份控股股东孙伟杰、王坤晓、刘贞峰(三人为一致行动人)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7000万元。 同日,国投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滕达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金额30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的股份将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同时,公司总经理周成祖、副总经理栾江霞、涂峥、水军、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碧梅、总会计师柳杨计划自2025年4月9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增持资金总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 从浪潮信息到杰瑞股份,再到国投智能,不同行业的企业纷纷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公司前景的乐观预期。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短期内稳定股价,更在长远上重塑市场对相关企业的信心,夯实企业在行业内的发展根基。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