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发展推动市场风险偏好的明显抬升,但表征传统经济基本面的数据依然偏弱。如此背离情形能否持续?究竟是科技带动经济周期,还是终将回归传统基本面?这些问题困扰着微观主体,是否也会对逆周期政策产生影响? 一、科技,能背离周期吗? 各国经验来看,科技行业的发展确实能在一段时间内“脱离”宏观经济基本面。但若有效需求持续不足,尤其是价格环境较为低迷,科技行业的走势终将与经济基本面趋同。从日本来看,其科技板块相较周期出现显著超额收益,恰恰发生在物价真正走出低迷之后。 图1. 科技背离周期:是?不是? 来源:CEIC,笔者测算 注:科技包括精密仪器、通讯、电器、机械,周期包括房地产、建筑、钢铁、石油煤炭。 科技与传统周期背离的时长,取决于科技创新强度及资金投入力度。房地产调整后,日本曾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开启每五年一期的科技计划,财政支出中科技占比持续抬升。而对于公共工程等旧动能的支持力度长期回落,直至安倍“三支箭”后才有改变。 图2. 背离的时长,由谁决定? 来源:日本统计局,笔者测算 二、技术进步影响宏观政策吗? 如何识别和应对技术创新等外生冲击,确实是各国逆周期宏观政策面临的挑战。日本决策者曾高估技术进步引致的需求扩张,在物价低迷的背景下贸然加息,后来又匆忙转向。 图3. 日本:高估技术进步而过早加息 来源:WIND,日央行,笔者测算 注:价格剔除消费税影响。 历史上,美国决策者也曾过度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相信“高增长、低通胀”的合理性,从而使得利率长时间明显偏离泰勒规则,最终引致宏观风险。 图4. 美国:高估技术进步而偏离泰勒规则 来源:WIND,美联储,笔者测算 展望未来,我国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广和政府引导基金的投入还在进行,技术、资金双重驱动下相关行业发展短期仍将延续。尽管近期高频数据表征的地产、基建等基本面偏弱,但科技发展及相关情绪或对逆周期政策的落地节奏、实施强度产生一定扰动。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