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周暴跌行情后,本周国内外豆类市场均出现震荡反弹行情,但在周边金融环境仍动荡、美元继续上涨创新高及自身基本面整体偏空情况下,内外盘豆类价格反弹力度明显不足。周五国内外豆类期价在周边利空打压下再次大幅回挫,短期反弹行情结束。
美盘方面,本周弱市震荡寻。周边市场走势震荡及基本面偏空仍压制价格。周二USDA报告结果偏空,新年度美豆产量和库存上调,这将继续成为压制美豆价格的潜在利空因素。虽然报告利空预期释放后,豆价短期下跌动能减弱,同时玉米价格近日上涨也支撑大豆价格。但是,在基本面偏空(美豆播种加快、南美创纪录大豆上市、美豆出口放缓、新豆产量预测偏空等)打压下,短期市场走势疲软。除此之外,周边金融环境也仍将影响商品市场价格。市场质疑欧盟援助希腊计划能否行之有效及中国通胀预期增强可能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等担忧也将继续压制价格。短期美豆仍将围绕天气和周边市场走势弱市震荡寻底。关注950美分能否起到有效支撑,下方支持位930-920。
本周国内豆类期价试图由上周五暴跌行情反弹,但反弹动力明显不足。周五在周边市场利空、美元再次大涨创新高及国内加息传闻等利空因素打压下,豆类期价回吐本周大部分涨幅。短期反弹行情告一段落,市场整体将继续震荡寻底。
国内基本面方面,继上周连续降雨后,本周国内产区天气转干,大豆播种进度加快。市场预期产区大豆播种完成40-45%。如果20日前天气保持良好,大豆播种将全部完成,播种延迟对产量的影响将不大。与此同时,农民大豆惜售心理放松,但油厂收购意愿不强。一些油厂仍等待观望政策面消息,市场总体成交清淡,产区大豆价格下滑,东部产区收购价格由4月下旬的3700元/吨跌至3520-3600元/吨。另外,另外,进口豆到港量不断增加也对国内现货大豆价格构成较大压力。
海关周一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大豆进口量达420万吨,较3月增加4.8%。前四个月大豆进口量年比同期增加9.9%至1523万吨。预测5月至6月进口豆到港量将达到1100万吨左右,二季度进口豆到港总量可能首次超过1500万吨,这将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预测5至7月进口豆量将达1600万吨左右。与此同时,国储临储豆库存量近300至400万吨,港口进口豆库存量仍达500万吨以上水平。可见国内豆类市场供应压力较大。
豆粕基本面,本周现货价格持续疲软,沿海油厂价格跌至2950-3000元,远期合同预售价跌至2900元。在进口豆到港量加大情况下,市场看空心理加剧,终端企业和经销商采购谨慎,大多处于观望状态,由此导致近期油厂成交清淡,部分油厂可能面临暴库风险,一些油厂近日可能会选择停机。
豆油基本面方面,本周现货价格持续走软,一级豆油报价跌至7550-7650元,四级豆油报价跌至7250-7350元。虽然海关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进口植物油同比下降19.77%,前四个月进口植物油总量同比下降5.92%。同时,由于限制阿根廷毛豆油进口政策可能会导致未来几个月进口豆油数量继续减少,但是进口豆数量大幅增加完全可以抵消进口豆油的供应缺口。与此同时,国内豆油库存仍充足,豆油商业库存量仍为50万吨,创年内最高水平,国储豆油库存量150万吨。而豆油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油厂销售不畅,成交维持清淡。
除基本面利空压力外,国内通胀预期加剧及升息担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大涨而原油下挫等也进一步压制豆类期价。周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CPI再创年内新高,涨幅比上月扩大0.4%,同比上涨2.8%,高于市场预期,高于此前2月份高点2.7%。CPI数据高企加剧升息担忧,预期国家仍会出台进一步宏观调空政策的情况下股市大跌并拖累商品期价下挫。而全球方面,因投资者担忧欧元区国家紧缩举措可能损及本已脆弱的经济复苏,本周美元大涨而欧元大跌。当周欧元兑美元累积回落4.2%,为截至2008年10月26日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欧元兑美元2010年迄今已累积下跌逾13%,为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美元指数则创一年高点。与此同时,原油期价继续大幅下挫,周五跌至接近每桶71美元的三个月新低,较5月3日高点87.15美元高点下跌了19%。
因此,在基本面和周边市场利空的双重打压下,国内豆类期价短期仍将围绕美豆和周边市场继续震荡寻底。但需关注国内天气方面的潜在利多支撑。虽然目前播种加快,但部分产区由于土壤湿度较大,大豆播种可能会延期一个月,多数地区播种将延迟至5月末。同时,气象部分预测10月份之前黑龙江部分产区气温较正常偏高,这将导致产区面临夏季伏旱的威胁,大豆亩产存在下降风险。因此,天气仍是决定后期豆类走势的关键因素。
关注大豆3900、豆粕2850、豆油7600能否形成有效支撑,操作上建议不杀跌但也不急于抄底,暂时观望或日内短线操作。重点关注国内外天气及周边美元原油走势、国内粕油需求以及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
责任编辑:七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