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国历年价格比较 价格与增长率比较 价格与增长率比较数字版 中国历年价格 长期来看,国内苹果价格变动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9 年至 2004 年的剧烈震荡阶段、2005 年至 2014 年的中枢上行阶段以及 2015 年开始的价格下行阶段。第一阶段,即 1999~2004 年间,首先是国内经济形势较不稳定,其次国内整体消费需求疲软,两者共同造成了这几年间国内苹果价格剧烈震荡的现象。第二阶段,即 2005~2014 年间,国内经济形势好转,人均消费量大幅提升,苹果价格的上升契合了需求主导的大周期,尽管期间有多次波动,但价格中枢仍旧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并于 14 年达到价格峰值。第三阶段,即 2015 年至今,由于第二阶段的盈利趋势良好,国内苹果持续增产,然而消费增长比例却并未较好匹配增产速度,使得供需偏松、产需差变大,同时水果价格整体也较为不景气,多方面因素使得苹果价格开始呈现整体下行。中期来看,价格主要受到供求和天气两方面因素的影响。1999~2003 年间的小周期波动,主要源于需求的长期疲软,因此苹果价格波动明显但整体价格水平较低。2005~2007 年间于 2006 年中段出现明显的波峰,前期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 2005年主产区冰雹造成的 2006 年供给紧张以及当年水果价格的普涨,后期跌回原先水平则是因为天气良好、气候环境改善,使得供给恢复、价格回落。2010 年全年的持续走高则是因为 2009 年年末倒春寒以及秋季干旱同时叠加宏观经济的通胀因素,最终导致果蔬普遍大幅涨价,随后的回落与 06 年一样是源于气候的改善与供给的恢复,因而不再赘述。2013 年,年初霜冻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春季花期降雨量过大,使得水果产量下滑,供求关系紧张,价格快速上涨。2015 年开始,在年初的短暂上涨之后,苹果价格开始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究其原因则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苹果面积逐年扩大,总产量不断提高;第二,苹果出口有所减少;第三,苹果贮藏数量减少,产地集中上市量增加;第四,普通果“卖难”而优质果畅销;第五,宏观经济的整体下行,对苹果的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来看,苹果价格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特征,主要受季节性供需情况的影响。每年 10~11 月正是苹果的集中收获期,供给量大幅增加,在此期间价格往往处于下跌状态,一般在 12 月份达到价格低谷;之后在春节前后,因节日需求增加而出现小幅度的回升,次年的 3~4 月有小幅度震荡,4 月份后随供应量减少价格逐渐提升;6~7 月间,全国产区新果还未采摘上市,而上一年的苹果进入库存尾期,市场处于供不应求、“青黄不接”的状态,因而价格达到季节性波动的最高点。但是对各年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苹果价格季节性波动的幅度在逐渐减小,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冷库仓储技术的发展,苹果的保鲜库存使得苹果全年供应更加灵活和均衡,平抑了苹果供应量的季节差异,减缓了季节因子的波动影响,因而季节波动的峰值差越来越小。 24. 中国最好苹果-寺河山苹果简介(彩蛋) 寺河山被誉为“亚洲第一高山果园”,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灵宝苹果的龙头产地,海拔800—1200米,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地。所产苹果以其色泽艳,口感脆、味道美、蜡质厚、硬度大、耐贮运、含糖量高等突出特点而饮誉海内外,红富士、新红星、金冠等苹果多次在全国果品鉴评会上获金奖。1996年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是国家农业部、商务部确定为十大优质苹果外销基地之一,是国家无公害苹果示范区。 第二部分:2018年度产量实地调研预计报告 一:山东省 山东地区标注图 栖霞蓬莱地区管理情况:管理一般,有很少废弃的老树果园,有伐树种植其他作物的情况,还有一部分的伐老树,改换成新品种小树的情况。 栖霞蓬莱地区苹果特点:全部是纸袋苹果,质量好,有大面积的矮化乔木苹果,产量高,容易管理。此地区是全国优质果主产地。 栖霞蓬莱地区的受灾原因以及特点:此地区其实受冻害不是很严重,花期花还是很多的,就是后期低温多雨,导致授粉不行以及座果率不佳。 此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呈现低洼严重,坡地轻。老树严重,小树轻。富士重,早熟苹果好。 栖霞蓬莱地区预计减产:其实栖霞蓬莱地区就可以代表整个山东的产量的70%,由于时间紧张我没有跑完山东全境,所以综合山东沂源地区减产和蓬莱冰雹影响我判断山东减产在34%左右。产量减少等于900万吨*0.34%=306万吨。 二:河南省 三门峡灵宝市地区标注图 三门峡灵宝市地区管理情况:灵宝市西边平地以及灵宝市以北黄河边是全国管理最差的地方,很多果园今年就放弃管理了,草长得有一人高,伐树是相当严重尤其以黄河边G30公路两边尤为严重,几乎就没用完好的果园了。但不过此地区山地以及三门峡市附近管理就好多了。 三门峡灵宝市地区苹果特点:灵宝市三门峡地区大部分都是纸加膜富士苹果,夹杂着嘎啦秦冠。除非南面如苏村和寺河山 高山地区苹果为纸袋富士苹果。 此地区几乎没有新种小树。 三门峡灵宝市地区受灾原因以及特点:这里地区就是纯粹的冻害,正好是盛花期,连续两天及其猛烈的霜冻。此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呈现低洼严重,坡地轻。老树严重,小树轻。富士重,早熟苹果好 三门峡灵宝市预计减产:河南的富士苹果主产区全部位于三门峡灵宝市周边,所以此地区可以代表整个河南产量。此地区我综合伐树和管理不善判断为起码减产50%以上。产量减少等于451万吨*50%=225.5万吨 三:山西省 见附件:山西地区标注图 运城周边地区管理情况: 此地区相当重视苹果管理,就算树上没有果子,也是照样用肥料,农药,为来年做准备。几乎没有伐树情况,小树也几乎没有。 运城周边地区苹果特点:此地区几乎都是平原苹果(临漪万荣平原,黄河沿岸平原)所以受冻害非常厉害,都是纸加膜苹果。 三门峡灵宝市地区受灾原因以及特点:这里地区就是纯粹的冻害,正好是盛花期,连续两天及其猛烈的霜冻。临漪万荣地区乃是一个大平原盆地,苹果全部种于其中,冷空气沉积于此,很多地势低洼地带几乎绝产。芮城地区由于有中条山的冷空气阻挡,但不过也是沿河平原地区所以减产也是很厉害的。此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呈现低洼严重,坡地轻。老树严重,小树轻。富士重,早熟苹果好。 运城周边地区预计减产:山西省的优质主产区位于运城周边的,临漪万荣芮城地区。所以此地区可以代表山西省的产量情况。此地区我综合判断减产在70%左右。产量减少等于450万吨*70%=315万吨 四:陕西省 陕西地区标注图 陕西省地区管理情况:此地区果园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哪怕自己穿破鞋子,破衣服,住烂房子,地里也是寸草不生,肥料农药更是一点也不少。伐树现象绝迹,陕西北部有零星小树分布,陕西中部铜川,白水附件新种了很多2.3年的小树。 陕西省地区苹果特点:此地区,北部山区,和东南部的渭南地区都是纸袋的富士苹果,西南部咸阳,彬县,长武地区有零星的纸加膜,膜袋苹果分布。此地区北部山区是全国优质果主产地。很多地方夹杂着如秦冠,嘎啦等早熟苹果,坐果相对于不错 陕西省地区受灾原因以及特点:这里地区就是纯粹的冻害,正好是盛花期,连续两天及其猛烈的霜冻。 此地区北部山区,虽然说是山区但不过他们的主产地在山顶的高原之上,一个高原长度几十公里,宽度窄则2.3公里,宽则10余公里,类似于平原地区,所以北部山区受灾十分严重。南部地区由于有北部山区对于冷空气的阻挡,所以受灾情况普遍降低。 陕西省地区预计减产:延安地区产量350万吨,渭南地区产量300万吨,咸阳地区产量250万吨,其他地区产量250万吨,延安减产取80%,渭南地区减产取40%,咸阳地区减产取40%,其他地区减产取55%。 综合以上所述,减产637.5万吨 左右。得出陕西地区减产55%左右。 五:甘肃省 甘肃东南部地区标注图 甘肃省东南部地区管理情况:此地区的果树也是农民的命根子,就算树上没有果子,施肥农药管理,也是一点不落。 伐树现在绝迹,管理不善绝迹。在静安,秦安,泾川高山之上出现大量的果树,多数是近2-4年种下的。明年开始释放产能,后年大幅增加。 甘肃省东南部地区苹果特点:此地区除天水市之外地区都是纸袋富士,有时夹杂一点点早熟苹果。天水市地区则是大量的花牛苹果。 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受灾原因以及特点:泾川宁县地区地形类似于陕西的北部山区,也是高原之上的平原,受灾很严重。静宁秦安,则是种植于山沟中的平原洼地地带,冷空气沉积,受灾严重。此地区有部分果树在山坡之间的一块块的地,则减产较轻。 甘肃省预计减产:甘肃苹果分布大多位于东南部天水市,庆阳市地区,以上地区可以代表甘肃省产量,综合判断此地区减产60%。产量减少等于335万吨*60%=201万吨。 六:全国其他地区 其他地区减产情况 引用中果网数据:河北省减产40%,河北省产量减少为370万吨*40%=148万吨。辽宁减产10%,230万吨*10%=23万吨。这两地共减产171万吨。 七:全国汇总(中国各省级产量以及对比中国网数据减产图:) 结语 历时十天,途径五省十一市,两次与死神擦身而过终于完成。 我不想配图,也不想录视频,那是片面的有人为主观性,我认为不具证明性的。如果对于数据有质疑,可以实地进行考察,如上文有引用他人资料,或者有哪些地方不对的,欢迎指正。 再次感谢傅老师的教导,感谢各位朋友的帮助。 责任编辑:七禾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