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铜延续高位震荡 或将再创年度新高 隔夜美元指数盘中创出年度新低,但仍收于 75 一线上方,较前一交易日收涨 115 个点,原油窄幅振荡后仍收于 80 美元下方。周边市场令期铜承压,隔夜 LME 铜价盘中先扬后抑,创出 7 个交易日的新高后,期价回落收于 6565 美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30 美元。今日沪铜小幅高开,盘中窄幅震荡。 1002 合约开盘 51300 元 / 吨,全天收于 51250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340 元。 昨日国内发布的良好宏观经济数据依然是支撑铜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10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1% ; 1-10 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3.1% ; 10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16.2% 等等。此外 10 月 CPI 同比下降 0.5% 较上月降幅缩小 0.3 个百分点; 10 月 PPI 同比下降 5.8% 降幅比上月缩小 1.2 个百分点。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和之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显示了国内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 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上各主要机构纷纷上调今明两年对铜价的预估。近期,智利国有铜业委员会 Cochilco 称:将 2009 年铜均价预估上调至每磅 2.30 美元,而之前预估为每磅 1.95 美元。因中国需求强劲且发达经济体自经济危机中复苏, Cochilco 还将 2010 年铜均价预估上调至每磅 2.70 美元。主要产铜国的罢工现象依然是支撑铜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智利铜矿 Spence 的劳工罢工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同时,赞比亚 Konkola 铜矿的工人也因薪资问题而举行罢工,工导致大多数矿井停产。 现货市场上,沪铜现货报 0- 升 100 平水铜 50500-50550 元 / 吨,升水铜 50550-50600 元 / 吨,近期进口铜流通量有限,下游按需采购,高端升水成交偏少。沪 1# 光亮线 46400-46600 元 / 吨,北光亮线 47000-47300 元 / 吨,北方废铜价格稍高因暴雪影响交通,铜价高位盘整,下游采购欠积极,成交一般。 隔夜 LME 铜库存增加 3,175 吨 , 至 397,325 吨,该数值为六个月高点。持续增加的库存凸显了四季度铜市需求的低迷。国内方面,昨日海关公布的数据也显示 10 月份铜材进口量大幅下滑。四季度全球铜消费整体较上一季度有所疲软。但是良好的宏观经济数据抵消了消费疲软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我们认为今年四季度可能难以重复以往四季度出现一定回调的走势,年内仍有可能继续刷新高点。 PTA 高开后震荡走低,短期调整压力显现 原油方面, 中国 10 月石油进口数量增长,拉抬能源市场信心,然而美元身价走强,消弭部分油价涨势,原油期货价格周三 (11 日 ) 收盘上涨。 纽约商品交易所 12 月原油期货收盘上涨 23 美分或 0.29% ,报每桶 79.28 美元。伦敦布兰特原油期货亦升 45 美分或 0.58% ,报每桶 77.95 美元。稍早美元贬价时,油价曾一度上看每桶 80 美元,然尔后美元反弹上涨,便下拉了油价涨幅。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国家 10 月原油进口量上升到 1934 万公吨,是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二新高纪录。此数量约等于每日 457 万桶,较上个月数量高出 8.8% 。中国每月原油进口量曾在 7 月上触最高点,每日 464 万。 今天消息面回归平静,主力合约 1001 在 7800 一带遇到压力,连续上涨之后的调整状态显现。持仓量今日也出现较大减少,行情转入短期震荡走势概率增加。 基本面: 浙江 市场一般品牌较低有 7550 元 / 吨的报盘,主流商谈成交水平在 7550 元 / 吨或以上,买方高价追盘稍显谨慎;外盘方面,卖方报盘继续拉高,台韩船货少量报 910-915 美元 / 吨,买方还盘水平在 900-905 美元 / 吨,主流商谈水平升至 905-910 美元 / 吨或以上, 江苏 市场两单韩产船货现货在 910 美元附近成交,浙江市场一单韩产和一单台产现货均在 910 美元 / 吨附近成交。 操作和技术层面,近期行情上涨在现货和上下游方面获得一定的支撑,短线偏多思路对待。 消息面回归平静,铝价窄幅波动 中国统计局公布, 10 月原铝产量 126 万吨,再创新高,同比增长 17.1% ,表明冶炼厂产能继续回恢复,市场氧化铝库存低位,铝价支撑良好。 LME 库存增加 7175 吨至 4535900 吨,注销仓单增加 3550 吨至 123850 吨。 今天在消息面相对真空,国内铝价今日又是窄幅波动,成交继续维持清淡。 现货方面,上海现货铝报价表现一般 14820-14850 元 / 吨,现货价格小幅下跌 20 元 / 吨。 操作上面保持短线滚动思路进行操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