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调研报告

格林大华期货:山东日照与江苏太仓原木市场调研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05-27 16:17:28 来源:格林大华期货

报告品种原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EoKzI1HQ6HSckxD8DSJ_w


摘要:


本次调研时间为2025512~516日,共计5天;行程上有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3天)至江苏省太仓市(2天)。覆盖原木产业链全链条企业,包括进口贸易、加工、物流、港口及深加工企业;其中原木贸易企业占比30%、木材中下游加工企业占比30%、物流仓储及港口运营企业占比20%以及木业加工园区20%


一、调研安排


本次调研时间为2025512~516日,共计5天;行程上有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3天)至江苏省太仓市(2天)。覆盖原木产业链全链条企业,包括进口贸易、加工、物流、港口及深加工企业;其中原木贸易企业占比30%、木材中下游加工企业占比30%、物流仓储及港口运营企业占比20%以及木业加工园区20%


二、调研总结


供应端:


原木行业供应端面临多重压力。目前原木供应主要来自新西兰、加拿大、日本等地;其中新西兰辐射松进口量最大,进口占比接近70%。受制于下游需求的萎靡,在走访的进口贸易企业均表示进口量显著下滑,单船亏损成为常态。贸易商的进口量均较往年同期明显下滑,根据调研企业介绍,该企业今年进口量下降超50%。俄材方面,尽管因为政策原因俄罗斯禁止其原木出口,但下游产品板材的出口未加限制,俄罗斯“一口价”定价模式及白俄高预付款要求加剧资金风险。


港口库存方面,由于太仓海关的要求港口物流环节因检疫趋严,进入太仓港的原木需要熏蒸除虫,这使得太仓原木进口时间增加了30天,导致周转效率下降、成本攀升。部分企业改从山东日照港进口。根据调研走访,在港口费用方面,山东某港口根据负责人介绍,港口直接作业费为23元(不含管理费等);在环保方面,原木装卸的主要污染是物理性粉尘污染,港口加装的喷淋设备对总成本的占比较低(可忽略不计)。太仓港口港杂费30~40元,熏蒸费另算,免堆期1个月。


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50%,利润不足1%,倒逼行业向深加工转型。此外,人造板产能过剩(20226000万方,远超需求)与低价竞争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企业依赖边角料综合利用(生物质颗粒、纸浆)弥补亏损。


需求端:


需求端受房地产下行拖累,建筑口料需求锐减,包装、托盘等替代需求占比提升至40%-50%;出口市场因中美贸易摩擦受阻,企业转向东南亚转口(需粗加工规避原产地限制)或开拓中东、澳洲新市场。消费端呈现分化趋势:家装木龙骨需求稳定,木结构定制及高端刨花板成增长点,但整体需求疲软导致订单量下降30%。国产木材因质量差(弯曲多、直径小)难以替代进口材,进口依赖局面未改,仅广西桉木以低价碎料形式进入太仓市场(占比不足5%),行业亟需通过高附加值转型与区域市场调整破局。


模拟交割:


根据2025513日的模拟交割流程,原木交割的最终目的是以实际货物流转为主导,交割前买卖双方可进行友好协商,单根原木明显有质量问题的,经双方协商后,可进行抽出调换;根据本次的检尺情况:3.9米中A5.9米小A智能检尺与岚山尺均有一定程度的尺差(模拟交割挑战中3.9米中A1根原木因质量问题未计入总材积;5.9米小A2根原木因质量问题未计入总材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点值得注意:传统的市场检验和交易所的标准化检验相比,传统市场检验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倘若严格按照国标进行检验,人工检尺与智能检尺之间的误差低于千分之一(根据3万立方模拟测试得出);建议在交割前先行选择交易所指定的质检机构的质检设备进行检测,以降低尺差。在实际交割中,厂库与车板库买卖双方可协商选择哪一种检尺方式,交割场所不强制某一类检尺方式,最终结果以检验机构的数据为准。


从存储能力上看,尽管首个交割月7月为雨季,但根据原木性质,只要不出现反复暴晒,雨季对原木的存储影响相对较小,几乎忽略不计。仓库费用而言,从入库之日起,进口船货的免堆期大于等于60天的,从货转之日起60天内,做货转的货物免堆。从第61天至第180天,按照0.35/立方米·天收取,从第181天起,按照0.6/立方米·天收取。按照仓库报价单的要求,以原木三个月的储存期进行测算,储存费用为10.5/立方米,其余装卸等杂费为23/立方米(一次货转、一次装卸、一次铺地挑选且存放至交割区域),理论交割成本为33.5/立方米,按照最优交割成本进行测算,以3天的交货期为例,保管费为1.8/立方米,装卸费用为10/立方米,则最少交割成本为11.8/立方米。


三、调研纪要


原木贸易企业


1A企业进口主要以俄罗斯锯材为主,公司在俄罗斯也有加工厂。


调研纪要:A企业去年锯材进口量为140万方,今年通过每月8-10条运输船(每船载货3-4万方)持续进口,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200-300万方。在付款方式上,由于白俄罗斯要求预付100%货款风险过高,企业选择从俄罗斯进口(仅需预付10%-30%合同金额)。当前销售周期显著延长,单船货物周转时间从30天至90-120天不等,其中90%进口锯材用于外销,10%内销,并计划未来通过跨境电商将俄罗斯木材直销中亚国家。下游行业方面,尽管加工厂普遍亏损(开工率降至50%左右),但依靠前期盈利暂未出现大规模停产或退出;原木贸易商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呈现动态平衡状态。


2B企业主要从新西兰、欧洲、南美等地区进口木材,有着二十多年的木材进口经营经验。木材种类包括辐射松、云杉、乌拉圭松木、按木等,其中辐射松、云杉等各类进口木材综合利用率高,包括建筑料、旋切面皮、芯板料家具材、集成材、木片和生物质颗粒等多种用途。


调研纪要:2021年原木市场繁荣期该企业月均购船量达8船(峰值11船),目前降至2-3/月,降幅超50%。库存周转周期1个月。产品以新西兰辐射松为主(占比较高),北美材、欧洲材受政策限制占比低,当前3.9米中A无节材出货最佳。新鲜度显著影响定价:高新鲜度原木(溢价20-30/m³)用于家具等高附加值产品,低新鲜度(如5.9米小A级)多作建筑材,集成材价差达50-100/m³。贸易环节中,JAS标准与岚山尺差15%40-50%订单本地消化,其余流向临沂、连云港。企业采取弹性经营策略("有利多做,无利少做"),并计划通过原木期货套期保值并进行基差贸易,但新西兰贸易商对国内期货价格接受度尚处磨合期。


3CD企业公司主营原木进出口贸易,建筑口料,集成材、拼接版,实木线条。


调研纪要:目前岚山地区木材行业整体处于去库状态,新西兰到船量下降但产能保持稳定,库存水平仅为往年一半左右,各加工厂均持谨慎态度,近期采购意愿有所回升。出口方面,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市场从美国转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今年出口态势平稳;越南工厂虽延伸了当地产业链,但受限于当地工作效率,存在原材料积压成本问题。企业积极参与原木期货套保,但对价格波动因素仍需进一步理解。供应链方面,公司采用贸易与加工独立核算模式,月均进口3万方原木,下游家具厂和建材超市需求较去年略有回暖,但不及2020-2021年水平。当前原木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下游需求,建筑木方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生存状态。作为商会会长单位,公司通过集中采购为会员争取价格优势,在资源整合中发挥积极作用。


总体上,贸易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供应链压力(销售周期延长、库存周转效率下降、国际物流和付款条件增加资金风险)、下游需求疲软(加工厂亏损、建筑木方微利生存)、国际贸易波动(政策限制、地缘因素影响)以及成本与风险管控难题(期货套保适应性不足、跨境合作磨合期长)。企业普遍采取弹性经营策略,但市场复苏仍依赖下游需求回暖与国际环境稳定。


木材中下游加工企业


1A园区聚焦建筑用木材加工,同时也开展原木进口贸易业务。作为日照当地规模较大、产值较高的方木加工企业,覆盖华东、华北等十余省份客户。


调研纪要:目前公司拥有60套生产设备,最高年产能可达150万方,但仅有30套设备在运行,实际产能降至约40万方/年,产能利用率不足。原木库存较往年高点减少80%,现仅存1万方,而成品库存也大幅降低,采取按需加工策略以避免积压。产品结构方面,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建筑口料产量从月均9万方(占90%)锐减至1-2万方(占比50%),同时包装、托盘及寿材等产品占比提升至50%。整体加工利润微薄,仅为0.5%,主要因口料利润空间有限。当前经营呈现产能闲置、库存紧缩、产品转型及利润承压的特点。


2B园区占地230亩,生产车间7万余平方米,拥有各类锯台100套左右,年可加工原木150-180万立方米。


调研纪要:目前该木材加工企业占地230亩,拥有100套锯台(现开工40套),年产能150-180万立方米,实际年产量约100万方,同比下降30%-40%,正逐步向深加工转型。库存策略趋紧,原木库存仅10万方(历史峰值40-50万方),成品实行订单化生产;原料采购周期缩短至10天,较此前半月安全库存明显收缩。当前行业普遍亏损背景下,企业通过智能化和产品结构优化维持1%利润,建筑口料与木托盘各占30%-40%产能,未来计划将60%产能转向精密加工及家具材。检尺差异方面,企业可接受国标与现货5%以内偏差。资金端现以电汇现金为主,行业完成洗牌后留存企业资金链更为健康。中美关税影响下,美国原木可通过辐射松及加拿大/欧洲货源替代,出口受限的木托盘等产品(占辐射松需求10%)有望随关税缓和复苏。展望未来,建筑木方需求虽持续萎缩,但企业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仍可获取可观订单,市场调整速度优于预期悲观判断。


总体上,对于加工企业,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冲击,传统建筑用木方需求锐减(A园区建筑口料产能占比从90%降至50%B园区相关产品占比30%-40%),导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A/B园区设备开工率分别为50%40%),实际产量较峰值下降30%-80%。企业被迫采取紧缩策略,包括大幅削减原木库存(A库存减少80%B减少75%-80%)、缩短采购周期、实行订单化生产以规避积压风险。同时,行业整体利润承压(A利润0.5%B利润1%),倒逼产品结构向包装托盘、家具深加工等领域转型(非建筑类产品占比均提升至50%左右)。尽管通过智能化升级和产业链延伸部分缓解压力,但核心矛盾仍在于传统建筑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与深加工转型投入之间的平衡难题。


物流仓储及港口运营


1A仓库是原木交割车板库,主营货运代理、木材仓储、物流配送及供应链服务,依托“前港后园”模式降低客户成本,年木材周转能力超300万方。


调研纪要:2024年新建的数字化监管仓库(建筑面积10000㎡)具备4万方一次性堆存能力,年储存量达50万方以上。当前可交割库存12万方,较去年同期略高;雨季(7月)对原木存储影响甚微。仓储费用按梯度收取:货转后60天内免堆,61-180天为0.35/立方米·天,181天后为0.6/立方米·天。理论交割成本33.5/立方米(含3个月存储费10.5元及杂费23元),最优交割成本可降至11.8/立方米(3天交货期)。交割流程强调货物流转优先,允许协商调换问题原木;模拟交割显示智能检尺与传统检尺存在一定的尺差,但在严格的国标检验下人工与智能检尺误差低于0.1%。建议采用交易所指定质检设备以降低交割争议风险。


2B港口生产业务布局调整为石臼和岚山两个作业区,岸线长度1807米,现有生产泊位8个,大型机械50余台套,流动机械92台,自有堆场80.5万平米,整体设计吞吐能力约3千万吨。


调研纪要:20241-8月完成计费量829.7万吨(同比+44.1%),其中岚山原木吞吐量稳居全国首位,石臼件杂货航线超10条。原木业务为核心(占总量60.8%),2024年前8月木材计费量504.5万方(同比+37.4%),3月单月83万方创全国纪录,货源覆盖新西兰、北美等地。通过"卸船直落车"工艺提升装卸效率,熏蒸库自动化程度高(单库容400-600/36小时作业周期)。港口作业费23/方,粉尘污染通过低成本喷淋控制。原木贡献70.5%吞吐量且利润领先,库存优化后港内现存量15-16万方(免堆期30天),港外库存130-140万方。整体形成以原木为主导、高效集约的港口运营体系。


3C港口200511月开建,20248月完成资产重组,注册资本18.7亿,总资产35.5亿,岸线2600米,泊位8个,占地面积224万方,最大堆存600万吨,大型机械33台,预留二期泊位工程预算20亿。


调研纪要:该港口木材业务涵盖12大类机械设备,预计合作客户将突破150家,港口可同时停靠5180米木材船(单船载货量4-5万吨)。历史接卸量显示2021年峰值达542万方,2023年回落至392万方,2025年预计回升至412万方(月均35万方),当前库存42万方。木材品类以辐射松为主(占比超50%),辅以日本柳杉、北美材等,澳松和俄板占比较少。运营成本方面,港杂费约30-40/方,熏蒸费单独计算,提供1个月免堆期。装卸效率上,原木日处理量约1万方(因工艺复杂效率低于散货)。市场受海关检疫政策、税收调整及房地产需求波动影响显著,9-10月为传统旺季。未来将依托电子仓单融资优势,推动加工厂回流和产业链升级,强化原木业务竞争力。


总体上,木材仓储与港口企业共同面临库存与成本优化压力(如免堆期政策与梯度收费)、交割质检争议(智能检尺与人工检尺的差异)、外部环境波动(政策、房地产需求及季节性影响)以及技术升级需求(数字化监管、自动化熏蒸库等),需通过运营效率提升和产业链协同来应对挑战。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