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品种:菜籽 根据笔者近几年对湖北省菜籽种植的跟踪观察,荆门与荆州相比较,存在以下不同:一是荆州地处平原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土地流转成本较高,条件较好的水田每亩每年的承包费用达到1000元以上,而荆门地处丘陵地带,能够实施规模化种植的土地数量相对有限;二是荆门纬度比荆州更高,叠加上丘陵地带,部分区域容易遭遇低温、潮湿天气影响;三是荆门本地推广高油酸菜籽新品种,并有本地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存在对种植户高达1元/斤菜籽的综合补贴。 笔者走访了荆门市下辖沙洋、钟祥产区。首先随机选择了多块菜籽田地,经过观察,作物生长进度与荆州相识,都处在初花阶段,作物整体长势与荆州类似,长势茁壮,情况明显好于较因受冻害的2024年。但是3月以来连续两次的温度急转,加之近来连绵不断的阴雨,相当数量的菜籽根茎部位出现了开裂现象。 (上图于2025年3月12日拍摄自沙洋县普通田地,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底部功能叶正常枯萎,能量开始向枝叶供给,长势良好;植株分叉较多,且当前低温下植株仅有顶部开花,没有出现过早低温环境开花而导致的不能正常授粉空荚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离镜头最近的三株植株当中全部出现了主茎秆开裂现象) 当前作物的生长阶段还处在初花或者抽薹期,菜籽无论是快速长高、茎秆分叉还是开花授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与有机物,其中有机物需要植株从根部吸收养分并通过主茎秆运输至上层枝叶。主茎秆的开裂后续会造成以下潜在的风险:一是影响养分输送,植株开花结果处于最耗能阶段,茎秆的开裂无疑影响后续潜在的供能能力;二是失去外壳保护,造成植株容易被感染,2024年菜籽大减产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冰冻伤害造成植株茎秆开裂,2024年4月连续的阴雨造成了植株大面积感染菌核病,最终导致产量减产。 (上图均于2024年5月11日拍摄菜籽收割后茎秆,左图为感染菌核病植株,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组织呈纤维丝状,全株枯死,茎杆内外有大量黑色菌核;右图为正常植株,茎秆饱满,呈明显白色) (图片来自于“汉中农技推广”,菌核病植株内部坏死结构,对产量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笔者随后去往张池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探访示范种植区作物情况。 (上图于2025年3月12日拍摄于沙洋县张池镇,当前作物顶端开花,还处于抽薹到初蕾阶段,目测长势良好) (上图于2025年3月12日拍摄于沙洋县张池镇,当前作物顶端开花,主茎秆已比成年男子手指更粗,植株分叉多且茂密) (上图2025年3月12日拍摄于沙洋县张池镇,笔者在仔细观察植株时,仍能大量发现茎秆底部或者中部出现开裂的情况) 针对当前低温状态下的开花空荚问题,笔者专门在路过菜籽田地拨开正在结荚的作物,均发现结荚内还有米粒,授粉问题并不广泛存在。 (上图2025年3月12日拍摄于沙洋,笔记本轻触顶端花朵,有明显的花粉遗留在笔记本封面,说明当前授粉情况正常) (上图2025年3月12日拍摄于沙洋,随机选取了一个结荚,掰开后显示内部充满果粒) 由此可见,在荆门菜籽产区当前整体长势仍然良好,相比较去年30-40%的减产幅度预估将不复存在,但无论是普通田地还是示范种植区,均存在植株开裂现象,可能与入冬后干旱而近期持续降水时间偏长的旱涝急转有关。如果3到4月降水时间持续,导致核盘菌等真菌大量繁殖入侵植株,那么对荆门产区的菜籽单产将存在较大隐患。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