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股指:科技风格继续占优;黑色系板块:关税影响短期情绪;能源化工:油价创阶段新低;有色金属:通胀预期支撑铜价;农产品:豆粕有望再度走强 股指:科技风格继续占优 股指。2月下旬临近两会召开,政策预期将逐步发酵,指数下行空间有限,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有利于成长风格走强。春节后TMT板块表现强势,目前TMT板块拥挤度已经超过40%,拥挤度过高可能引发阶段性调整,但是产业催化、政策支持都会对科技板块基本面形成支撑。因此如果由于交易过热导致科技板块调整,调整后仍是布局时机,建议逢低配置IC、IM。 黑色系板块:关税影响短期情绪 螺卷。越南临时对中国加征关税,3月7号执行,预计月度影响量在30万吨附近,占钢材出口约3%,对市场情绪有一定影响,周五夜盘钢价回落。不过当下旺季的需求预期仍在,国内政策预期也在。预计钢价波动或有所加大,但总体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 铁矿。周五夜盘铁矿价格回落主要受越南对中国钢材出口加征关税的影响。接下来核心关注点还在于钢材端的需求,预计旺季不会太差,铁矿向上驱动依然存在,预计价格震荡偏强延续。 双焦。钢联五大钢种产量环比回升,原料需求有继续好转的预期,旺季预期仍有期待。加上临近两会,双焦或有环保限产的可能。但双焦库存高位,上方空间也会有所压制,预计短期震荡略微偏强。 玻璃。玻璃日度产销率连续五个交易日回升,下游需求仍在有序恢复中,目前全国产销率已回升至86.5%。基本面上,虽然环比还是累库,但是同比增量继续缩小,基本面还是在缓慢改善的。但改善缓慢,因此预计还是宽幅震荡运行。关注纯碱价格波动对玻璃的共振影响。 纯碱。盘面反弹后再度回调。主要还是供应扰动和高库存的博弈。目前看,供应扰动对底部有支撑,但高库存也会压制上方价格,预计延续震荡运行。关注后续碱厂检修计划。 能源化工:油价创阶段新低 原油。周末前油价录得较大跌幅,创阶段新低。最新消息称俄罗斯境内遇袭的输油泵没有影响哈萨克斯坦原油通过CPC管道,市场消化此前供应扰动带来的涨幅。此外,美俄会谈,加沙停火,美国原油库存在炼厂检修期间增加,OPEC+即将增产等空头因素也助推了行情在周末前的回吐。众多的利空因素以及价格大跌令短期市场情绪偏弱,接下来重点关注OPEC+关于四月增产的最终决定,这将对未来原油市场平衡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沥青。2月第3周沥青行业数据显示炼厂开工率与出货量均有所增加,厂库库存略有下降的同时社会库存延续上行势头,显示冬储合同开始陆续执行。隔夜休市期间油价下跌,预计沥青短线震荡偏弱。 LPG。国内炼厂检修下外放有所缩减,价格形成支撑,但目前对石脑油维持折价,化工毛利仍可持续,淡季压力相对有限。国际市场出口维持高位,但国内化工开工提升之下进口气销售良好,码头出货平稳。现货端并未出现明显季节性宽松压力,原油下行预期强化了盘面顶部压力,底部支撑下盘面区间偏弱运行。 橡胶。目前国外天然橡胶供应处于低产期,其中中国产区全面停割,越南和泰国东北部等产区处于停割期,国内丁二烯橡胶装置开工率小幅回落。轮胎开工率继续回升,轮胎企业全面复产复工。青岛地区天然橡胶总库存略微回落至56.86万吨,中国顺丁橡胶社会库存上升至1.47万吨,上游中国丁二烯港口库存略微回落至3.42万吨。综合看,下游需求全面恢复,橡胶供应压力缓和,现货库存有所分化,合成胶成本驱动向下。 纸浆。阔叶浆明星报价4800元/吨,价格持稳。关注节后下游的补库情况,需求仍以刚需为主,市场对于高价需求仍偏谨慎。近期原纸价格主动上调,下游成交反馈仍然一般。截止上周中国纸浆主流港口样本库存量为227.3万吨,较上期下降2.9万吨,环比下降1.3%,主港库存在连续两周累库后转为去库。 甲醇。短期受内地流入货源冲击和宁波富德停车影响,港口去库不及预期,市场情绪有所转弱。不过,当前内地和沿海区域价差收窄后内地货源流入量减少,MTO装置近期亦有重启预期。鉴于内地春检开始逐步兑现,“金三银四”传统需求的旺季预期尚无法证伪,一季度内05合约仍可低位做多或多配,上方空间受宏观氛围、MTO利润、港口库存去化幅度以及煤价支撑力度的限制。二季度,随着伊朗甲醇装置的全面重启,进口回归或导致港口呈现累库趋势,09合约暂偏空看待。 聚烯烃。油、煤、丙烷等价格皆弱,聚烯烃加权利润修复明显,成本支撑整体偏弱。目前供应压力较大而下游尚未回归,叠加上库存高位,所以总量存在较大压力。不过预期差在于库存绝对水平低于预期,且周内计划外检修略增加,若下游一旦回归、需求增加后去库的节奏将加快。叠加前期点价或预售偏多,市场补空交货也有支撑。其中,PE由于新增产能投产顺利以及后续检修计划少于PP,所以压力依然大于PP。 有色金属:通胀预期支撑铜价 贵金属:本周现货黄金整体涨超1.8%,并维持在历史新高附近,周五稍有回落,但已实现八周连涨,创2020年以来最长连涨纪录,2025年至今累计涨幅超11%。纽约期金本周累涨1.69%。纽约期银周五下跌超1.8%。预计关税、潜在通胀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将继续支撑金价。 铜。宏观面,美国2月密歇根大学1年通胀预期终值4.3%,创2023年11月份以来新高。2月密歇根大学5年通胀预期终值3.5%,创2021年5月份以来最大环比升幅,并创1995年以来新高,通胀交易对于价格依然起到较强支撑。基本面,原料端紧缺程度加剧,铜精矿现矿加工费价格再度下跌,废铜也随着下游复工复产需求增加而收紧,需求侧受到铜价快速上行的影响,尽管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但对后续新增订单的预期转弱,高价已经限制了需求的释放,总体而言电网及光伏订单表现尚可,基建以及建筑业订单表现偏弱。原料端的供给紧张加剧叠加旺季预期以及政策预期的托底,限制铜价下方空间,总体预计将维持高位运行。 铝/氧化铝。氧化铝方面,周内国内氧化铝逐步稳定在3300-3400元/吨的水平中成交,海外成交价集中在500-550美元/吨之间。供应端存在一些小规模的检修或减产,需求侧总体维稳,但出口需求增加,盘面空头情绪逐步释放,带动价格企稳。电解铝方面,供应端继续修复,下游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但受铝价快速上涨,下游订单释放有所放缓,光伏订单尚可,建筑业订单偏弱,电网受北方天气影响开工恢复偏慢,消费品相关订单有所回升。氧化铝上方空间受限,铝价受政策以及旺季预期推动持续上涨,高价使得下游需求释放放缓,需要警惕宏观情绪反复。 锌。原料端供应修复,TC持续抬升,国内锌锭产量环比继续回升,供应端矛盾边际改善,关注关注旺季预期变化。 镍。印尼和菲律宾两大镍矿主产国均出现扰动,镍价下方的支撑加强。同时,2025 纯镍维持高增长叠加库存高位,而海外镍矿政策仍具有不确定性,镍价上方空间不太乐观,维持区间操作思路。 碳酸锂:节后碳酸锂产量开工率快速回升,上周产量17164吨,同比增加142.29%,超过2024年最高周度产量(16340吨),供应超预期放量,库存持续的累库,碳酸锂价格回落至底部区间。锂矿价格平稳,同时动力电池需求仍在,1月生产动力电池107800Mwh,同比增长65,34%,底部支撑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走势震荡偏弱,关注宏观和产业的变化。 农产品:豆粕有望再度走强 油脂。上周油脂走势分化,其中棕榈油表现较强,主要因近日印尼积极推进生柴政策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好转。印尼官员称,印尼正在研究在2026年实施B50政策,并计划明年将3%的掺混标准用于航空燃油。ITS数据显示2月前20日马棕油出口量736213吨环比减少0.3%。作为比较2月上半月马棕油出口量为454895吨环比少19.9%。预计后市棕榈油仍将保持强势。 豆粕/菜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后上周粕类重新走强。一,此前美国农业部在1月份供需报告中大幅下调去年美豆产量导致整个大豆粕类市场供需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美豆和国内粕类均处于超跌状态;二,由于过去近一年美豆大幅下跌后大豆和玉米比价处于历史低位,预计今年美豆种植面积将大幅减少;三,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量处于季节性低谷,国内部分油厂缺豆停机,豆粕库存持续下降;四,下游养殖产能增加。因此,中长线看粕类有望震荡上行。不过南美大豆的增产预期仍会限制上涨空间。 白糖。05合约于上周五突破6000元/吨。原糖期价近日受因巴西出口量减少迎来反弹。而且除了泰国产量增加外,巴西,印度,中国食糖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或不及预期的情况出现,目前供需过剩的情况有所缓和。现阶段广西产区干旱天气还未明显改善,需重点关注后期定产。全球食糖整体格局的估值应好于巴西火灾前,依然处于增产周期,2025年延续此前两年的供应增加趋势。尽管25/26糖产前景依然施压糖价,短期内市场供应偏紧给糖价格提供支撑。 棉花。上周棉花主力合约小幅上涨后继续窄幅震荡。美元近日走软,美棉期价也有所反弹。新疆地区植棉面积同比增加,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地区同比下降,因此预计2025年国内棉花产量同比下降,同时棉花库存压力也将逐渐减弱,短期郑棉期价重心或将小幅上移。 生猪。现货均价14.9。整体来看,近期散户仔猪补栏积极性不高,除部分企业正常需求性补栏外,养殖户多持观望态度,因此导致各区域仔猪报价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随着气温逐步回升,肥猪需求减弱,或许会带动肥标价格收窄,届时一定会限制二次育肥补栏预期收敛,价格波动或回归基本供需逻辑调整。 鸡蛋。粉蛋均价2.86元/斤左右,红蛋区均价2.96元/斤左右。当前鸡蛋库存尚未出清,新鸡开产逐步增加,鸡蛋供应充足,不过随着近期蛋价下跌,鸡蛋走货加快,入冷库增加,预计继续下跌动能减弱。当前蛋价已跌至综合成本线下方,老鸡淘汰环比加速,但尚难以逆转供需结构。震荡偏空 玉米。短期玉米市场由于南北港口库存处于历史峰值,近期玉米价格上涨驱动较弱。但是,随着农户卖粮压力持续下降、中储粮集团入市收购及进口谷物到港量继续下降,玉米市场购销双方心态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明显改善。从玉米政策出台时间及措施来看,我们评估当前玉米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继续下跌空间较为有限。 责任编辑:七禾小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 七禾网 | ![]() 沈良宏观 | ![]() 七禾调研 | ![]() 价值投资君 |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 七禾网APP苹果 |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 傅海棠自媒体 |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