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期货/期权专题 >> 热点期货专题期权专题

罗旭峰:基金将会成为股指期货的主角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0-05-31 10:41:17 来源:期货中国

记者问题7:很多期货公司的研究力量跟待遇也有关系,似乎期货行业研究员薪资比较低?

罗旭峰:这是非常突出的现象,期货行业前些年相对弱小,使得我们研究人员薪资水准偏低,今年在分析师大会上,好像有位研究所负责人提出要给大家涨工资。我觉得研究人员薪资水准会随着重要程度会有起落。当然我们也知道《新财富》在评券商分析师过程当中,凡是被它选上的,薪资都涨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然后随着他的薪资炒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接下去就是他跳槽的动作。我们也觉得人才的流动,它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也就是说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一定会产生人才的流动,人才也是生产力要素之一

作为企业,我们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如果说一家企业的员工或者它的研究人员长期保持稳定,比如15年、20年不动,我相信这家企业一定是没有冲击力的,因为这些人都很安逸。企业的发展,我既不认为日本的模式好,员工对企业忠诚一辈子,那种企业没有太大的生命力,要是流动性差,企业成长空间会受到限制,相反,像美国这样唯经济是图,唯以个人收入标准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价值观我也不认同。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文化是中庸文化,我们既要保持人员的适度流动性又要保持人员相对的忠诚度。期货行业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事实上行业已经沉淀了一支具有一定忠诚度的队伍,这些人员在行业的艰难时期在企业的艰难时期伴随着期货公司共同成长,我也认为在未来行业快速成长的过程当中,企业也会善待伴随企业共同成长的人,他们个人的价值也会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分析师他的忠诚度是很重要的,他只有长期愿意坚守做一件事情,他才会有所成就,如果他整天一会这家公司一会那家公司不停在换,一会对这个品种感兴趣,过两天他又对另一个品种感兴趣,什么品种他都是专家,这种分析师的我认为深度是有限的,而且心浮气躁以商业原则代替专业精神,这种时候他仅仅是个商品,而不是个专家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价值观的问题,也有很多文化的东西,还有个人职业的规划和愿景以及个人的成长空间的考虑,它是综合因素。作为企业我们既要能够发掘明星,发掘核心研究团队的能力,吸引这些人的能力,又必须要有培养这些人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时候我们既能够在应急的时候输血,平时我们又能造血,只有这样我们企业的发展才是健康的、稳定的、有前途有前景的。

 

记者问题8:南华现在做期指有603户,其中法人是十来户,我想请您就机构投资者投资股指期货谈谈看法。

罗旭峰:我认为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产品,它本身就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对象,自从股指期货上市,我们就认为它标志着机构投资时代的到来。尽管在这个品种上市初期会有很多中大户个人投资者群体的参与,但是最终这个行业一定是产品化、机构化以及功能化,这三块未来会成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的核心理由。

这个过程中对于期货公司来讲,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去引导机构客户的需求,因为我们是中介机构,我们中介机构的职能就是向市场输入我们认为适当的投资者,让适当的投资者参与适当的产品交易。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在过去的几年中在证券市场的成长是相当惊人的,规模和比例在短短几年中可能占有整个市场的30%到40%的比例,我相信在期货市场,以散户为主的格局在未来几年当中会得到很大的改观。我们现在的市场状况有点像日本,都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几乎没有机构投资者,但是我们未来的资本市场要像美国,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我们目前正处在以东方的传统文化向西方商业文化转移的过程当中,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也是处于这样一种格局。

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我们认为它是自身的需求,同时也要靠期货公司的发现、培养和引导,只有具备这两项要素之后,机构时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来。

 

记者问题9:南华在商品期货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市场营销这块,随着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机构投资者要进入这个市场之后,南华如何去吸引机构投资者来做期指,或者南华能够提供独特的别人没有的东西,或者说营销手段跟商品时代不一样?

罗旭峰:我认为,首先社会是发展的,行业在快速发展,求新求异求变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不可忽略的是,我们这个行业它仍然是个传统行业,尽管它在中国是个朝阳行业,但在美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有过的发展历程,我们肯定会经历,我认为传统的东西未必不是好东西,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感,没有发展内在的动力的话,这个企业是不可能会成长的,那么在这个问题当中,作为一家传统的期货公司,我们要获得在一项创新业务中的成长空间,首先要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人员的培养、系统的准备、风险管理能力的形成以及市场营销团队的组织,我觉得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事实上我们在2008年我们已经深切的感受到,尽管中国在全球经济板块当中似乎一枝独秀,但是我们周边的环境是不确定的,充满着风险,既然充满着风险,期货行业又是一个风险管理的行业,我们相信在这个金融动荡时代期货公司将获得高速的发展、长足的发展。这个发展既有金融期货上市所带来的契机,也有商品期货的,我们毕竟是发展中的大国,我们既然顶着世界工厂的头衔,我们的企业就离不开商品期货市场,这些企业避险的需要也是我们未来发展很大的推动力。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期货行业会获得高速的成长,这是无可厚非的,同样,不论是传统的期货公司还是以金融衍生品为主的期货公司,它都会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而且我也认为南华的定位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当中我们会有很多的增长点,在局部我们会很有特点,但在全局我们尽可能做到没有特点。

我们认为在后续的发展当中我们有能力把握各种商业机会,当然这种把握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感,不愿意去推动,那么这个企业会很危险,会面临很大的危机,但是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意识,我相信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经济观察报、期货日报、期货中国网联合访谈

期货中国网www.7hcn.com录音整理

2010年5月26日  杭州

 

责任编辑:姚晓康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