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的天气预报显示近期美国大豆生长不会受到早霜威胁,市场开始削减天气升水,在短短的五个交易日时间里,CBOT大豆期货价格回落了近100美分。豆类市场正在完成季节性探底过程。
后期影响大豆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宏观经济方面
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大危机爆发至今整整一年,而全球经济在2009年第二季度已经明显出现好转迹象。德国、法国和日本的第二季度GDP已经恢复正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大国中率先结束衰退的国家。美国第二季度的GDP数据也不错,环比年率为-1%,大大优于前两个季度的-5.4%、-6.4%的数据。我们看到最近几个月来,复苏、回暖的迹象从股票市场扩散到大宗商品、能源等领域,并且最新的全美失业率数字也比早前预期的乐观。但必须明确的是,市场总是先于经济真正复苏的步伐,因此,目前这些积极的迹象可以说是美国经济“企稳”的信号,但断言“复苏”尚需时日。
未来几个季度我们会看到:作为滞后于实际经济的指标,失业率还会继续上升,并且有可能在今年年底突破10%,达到两位数。但从目前各方面情况综合判断,前期比较悲观的“W”形复苏应该不会出现。
日前,20国集团各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伦敦召开会议,就经济刺激计划等问题展开谈论。20国集团将承诺在经济复苏以前继续保留经济刺激计划,并准备再次向金融市场作出保证,表明该集团成员国拥有足可信赖的方案,能在合适的时候撤回经济刺激计划。就全球来看,目前整体经济正处于复苏之中,反映了第一阶段的救市即将结束,开始新的阶段。第一阶段遏制经济下滑已有所建树,而第二阶段是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打基础。从欧美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经济正趋于好转,尽管就业形势仍很严峻,但市场关注正面的东西更多,反应在心理上,以前的极端恐惧局面已经过去。
中长期看,美元贬值趋势无法避免。美国政府连续发行国债、财政赤字连续增加,出口下降,导致美元购买力下降。但可以确信的是,庞大的美国国债计划不会在近期改变方向。2009年美国政府预算赤字1.8万亿美元,2010年和2011年也都会大大超过1万亿美元。而2011年将是美国大选年,届时奥巴马要争取连任,这就为三年之后的美元、经济乃至政策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但在近期之内,由于国债要继续发行,美国政府还会努力让美元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美国政府在近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的讲话都表明要维持美元稳定,这符合它的利益诉求。
大宗商品以及能源的价格和股票市场一样,也出现了一轮强劲的上涨。但归根结底,因为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因此,商品和能源的上涨能维持多久,能稳定在什么水平,都是需要探讨的。
二、 北半球最终产量的确定
目前市场最为关注的还是北半球大豆产量的最终确定,私人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本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可能达到33.72亿蒲式耳,平均单产预计为44.1蒲式耳/英亩。福斯通公司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为32.66亿蒲式耳,平均单产为42.6蒲式耳。美国农业部八月份预计大豆产量为31.99亿蒲式耳,单产为41.7蒲式耳。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作物周报显示,截至9月6日,美国大豆进入结荚期的比例为97%。全国大豆优良评级率为68%,一周前为69%,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57%。
虽然目前美国陈豆供应吃紧,农户仍囤货惜售大豆,但是美国国内现货价格已经开始下跌,因为三角州地区的新豆即将收获上市,天气预报显示,近期中西部地区不会出现天气威胁,从而提振了大豆丰产的预期。
由于今年中美两国的作物生长进程都偏慢,预计这一探低过程将持续到9月底10月初。从总体情况来看,最终的单产水平有可能在43左右,那么最终产量也就是9000万吨左右,这也是美国创纪录的产量。从美豆来看,其下探空间有可能达到880-900美分左右,极限有可能到850美分左右。
在中国,由于天气干旱,气温偏低,可能出现早霜,市场普遍预计黑龙江大豆将大幅减产,幅度可能达到20%—30%。
在印度,如果今年九月份大豆产区最低出现2到3毫米的降雨,那么印度大豆单产就有望达到非常不错的水平,产量规模也可能达到1000万吨。目前大豆作物急需降雨来提供充足的生长水分。
三、 中国的需求和国家粮食政策
由于中国东北大豆的减产造成了国内需求缺口的进一步扩大,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共进口大豆2648万吨,同比激增近三成。从大豆的终端需求来看,随着中国国庆中秋两节临近,食用油的消费也将逐步进入旺季。而正常8、9月份期间也是全年饲料需求的旺季。另外,猪肉连续上涨也提振生猪养殖效益,补栏增加,后期豆粕需求将逐渐转旺。
此外,中国政府的粮食政策也将对大豆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的意志和力量还是十分强大的,这一点从这次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的表现可以得到体现。
由于干旱,政府为了抓住粮食,稳定生产,今年整体秋粮的收购政策值得关注。
综合判断,大豆期货价格可能会在九月底或十月初出现季节性低点。届时市场将对大豆丰产规模以及市场的承接力度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大豆价格可能于明年恢复上涨行情,可能在明年一月到三月期间反弹至10美元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