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品种:不锈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a8mSLkyLtXb_acbFtNd9g?click_id=9&scene=1 摘要 1、调研情况:当前不锈钢管市场处于产能过剩与需求结构性分化的深度调整期:供应端因常规产品同质化严重陷入“低价死循环”,部分企业通过工艺升级或跨界竞争加剧内卷;需求端内需高端领域需求稳定但传统行业承压,外需被头部企业垄断,中小企突围困难,仅高端定制化需求展现韧性;市场情绪短期悲观,企业生存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壁垒+客户粘性+差异化策略”,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出清,具备核心技术(如特种材料、高精度生产)、稳定高端客户资源及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存活并逐步建立优势。 2、市场情绪:市场情绪整体偏悲观,主要矛盾依然集中在“产能过剩—价格战—利润挤压”非理性竞争下的生存压力。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温州作为中国不锈钢管材产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以“中国不锈钢管材之都”享誉全球。历经四十余年发展,温州已形成集冶炼、轧制、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十月底正处于“金九银十”旺季尾声,为近距离了解不锈钢管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头部管厂企的产能计划以及下游需求和订单变量,特于10月27-31日前往温州,走访了15家管材生产企业,其中5家焊管企业,9家无缝管企业,1家QS代理和加工企业,发布相应调研报告系列共4篇,现将调研情况简述如下: 二、调研小结 (一)供应 1、产能过剩压力凸显,常规产品供需失衡加剧 管材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尤其常规不锈钢管(如304、316材质)因技术壁垒低,大量中小企业涌入,导致供需严重失衡,部分企业通过“精细化分工+低价策略”(如固溶处理、切头环节外包)实现“以量补价”,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此外,焊管企业凭借焊接技术进步跨界竞争无缝管领域,导致无缝管市场份额被持续蚕食,加剧供应端内卷。 2、库存压力分化 需求疲软导致部分企业产线阶段性停工,库存周转率下降,部分企业采取“动态库存策略”,优先保障高附加值产品供应,减少低端积压,但市场整体存在“降价抛售回笼资金”现象,现货充裕加剧价格竞争。 (二)需求 内需高端稳定但传统领域低迷、外需头部集中中小企难突破、高端定制化需求初现韧性。 1、国内需求:价格战主导,高端领域需求相对稳定但传统行业承压 内需整体萎缩,但结构分化明显。常规标品领域价格战白热化,高端领域电力、船舶等行业需求相对稳定,但传统石化行业低迷,叠加国企项目招标标准严苛(如射线检测、内窥镜检查),企业需额外投入成本满足合规要求,订单获取难度加大。 2、外需:头部企业垄断优质订单,中小供应商突破难度大 外贸市场呈现“头部集中、中小企边缘化”特征,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品牌口碑垄断优质海外订单,中小供应商难以突破,展会、定向推介等初期成效尚未显现。 3、需求亮点:高端定制化与特种材料需求显现韧性 尽管整体需求疲软,但高精度异形管、特种材料(如C276合金管)、定制化服务等高端需求仍有增长潜力,技术门槛高、附加值高的细分领域需求尚未被完全挤压。 (三)产业利润 受产能过剩、价格战白热化及成本刚性上涨影响,管材产业整体利润呈现“总量下滑、结构分化、微利常态化”特征。多数企业吨毛利降至低位(如部分企业仅50-200元/吨),加工费被压缩至“仅覆盖可变成本”水平,行业从“规模盈利”转向“生存型盈利”。 (四)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整体偏悲观,主要矛盾依然集中在“产能过剩—价格战—利润挤压”非理性竞争下的生存压力。 七禾带你去调研,最新调研活动请扫码咨询
更多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请扫码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