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值得一看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中办、国办: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08-26 11:41:49 来源:期货日报网

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外公布。《意见》明确,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在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方面,《意见》提出,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支持力度。同时,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建立完善碳定价机制,充分利用全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落实我国“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通过碳价格信号引导企业控排兼具灵活性和经济效率。不过,当前全国碳市场仅限于现货市场交易,参与方是与碳排放相关的企业,且以电力企业为主,市场相对封闭。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板日益明显,上市碳排放权期货被业内视为丰富碳金融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每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其中碳排放权期货较受关注,连续三年都有代表委员提及。比如,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深度和广度的需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冠宇董事长徐延铭建议,加快上市碳排放权期货,实现期现货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多主体参与、期现结合的碳交易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期货市场适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管理,通过活跃的交易行为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使碳交易更为高效。


格林大华期货首席专家王骏表示,期货市场适时推出与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管理,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使碳交易更为高效。同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将增强我国在国际碳市场的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提供有力支持。


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认为,金融衍生品对市场会起到“放大器”作用,能够支撑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碳市场也不例外。比如,欧盟碳市场绝大部分的交易来自衍生品。因此,未来我国碳金融产品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作为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期货行业积极主动聚焦产业需求,创新服务,在助推碳排放权建设方面积极贡献“期货力量”。


据记者了解,广期所自设立之初便制定了服务绿色发展的系列品种规划。近年来,广期所稳步推动碳排放权等战略品种研发,围绕合约规则设计的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实地调研。比如,与清华大学、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信息中心、中电联等智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基于研究成果编写《期货市场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究》一书,提出我国发展碳期货的思路;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及其旗下欧洲能源交易所(EEX)签署谅解备忘录,其中提出在碳排放权产品互挂、数据合作等方面定期沟通。


记者了解到,当前,广期所已基本完成碳排放权期货合约制度的设计方案,接下来将稳妥推进碳排放权期货上市,做精做细碳市场基础研究,完善碳排放权合约制度关键设计。

责任编辑:七禾小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