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顶级游资”林广昌:从亏损50万到盈利10亿的投资心法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5-05-12 17:30:53 来源:七禾网

林广昌,网名:炒股养家,70后上海人。2006年开始炒股,遇上牛市盈利40多万。2008年开始辞职炒股,刚职业炒股就遇到了熊市,资金从90多万亏损到40万元,面临着沉重的生活开销压力。2008年他经历低谷,全心投入学习,精心打磨自己的交易系统,提高短线操作信念。终有所获,他悟透股市起伏之道,理解了其背后真谛。


2008年炒股资金90万,2009年跌到40万,2010年5月资金达到200万,9月突破300万11月突破400万,2011年1月盈利600万,资金曲线平滑上升。2013年资金突破1亿元,2015年资金突破10亿元大关,终成一方游资,成为了A股知名游资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养家心法,被广大散户尊称为“养家老师”。


操盘手法:善于把控热点题材的情绪,锁定热点板块龙头;喜欢利用通道优势排板次新股和一字板首板;擅长做龙头股首阴后的反包,盘中通过点火、拉升和主封吸引散户进场。


色即是空,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所有人来到股票市场,最终都是要来赚钱,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市场的超额收益呢?


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因为不同的模式都有自己获得超额收益的策略和方法,譬如公募基金,能看到的是1年或者3年,而巴菲特却能看到5年、10年、20年,那么在这个角度上巴菲特获得了认知上的超额收益。


今天我们要想在A股市场获得超额收益的话,应该更多地对散户的情绪变化,去做一个研究和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更多机会获得超额收益。


不同的市场由不同的投资主体组成,他们的行为和认知决定了市场的生态系统。


如何在不同的生态系统里面寻找到优势策略获取超额收益,是每一个想要成功的投资者获得成功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去看,美国是一个机构化的投资市场,他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委托代理问题,机构可接受的时间周期有限,他们也只希望能够去看到1-3年的未来去获取超额收益,这样巴菲特这种长期投资者就会获得策略的优势。


变是不变的。这句话我也是在前两年当市场行情不是太好的时候,去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做一些哲学方面的研究时所感悟,偶然看到了色即是空,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以前在没有研究股票时,我也不明白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但是当我理论顿悟了以后,我再去看这些话,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我明白了,所以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色即是空,什么叫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刚才讲到,万有引力,它是不存在的,是虚幻的,是假的。这仅仅是一个阶段大众对市场的认知体现,如同爱因斯坦或霍金的理论,它们在现在这个阶段,稍微更高级别的认知,但这些理论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所能达到的,仅仅是对真理的无限趋近,因为真理的本质在于其难以穷尽的深度和广度,它是人类思维难以完全把握的至高境界。真正的真理,如同遥远的星辰,虽然光辉璀璨,却永远遥不可及。


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说过,我们现有的所有人类的认知其实相对整个宇宙来说太渺小了,所以包括我现在所讲的这些心法也好,可能也只是领先这个市场十年二十年,但是它也不是真理,真正的真理是达不到的。


所以站在真理的角度,来看所有现有理论时,就会发现:色即是空,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所有人其实都是虚幻,都是幻觉,只有变才是不变,因为理论可以不断的进化,但是你永远达不到真正的真理。


依然是在回答这个世界的本质问题的哲学问题,所有的高手到最后都会形成一个哲学的认知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康德的认识论实际上才是给人类开启了一道天窗,这个世界本质上是不可被认知的,或者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没有本质。


从世界认知的本质再回到市场上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索罗斯的反身性建立的前提其实也是每个人的认知是不健全的,基于不健全的认知去参与市场,认知和市场的客观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强化,走出泡沫,或者是走出恐慌。


所有的理论都是片面的,都是阶段性的,但是它在阶段性是有价值的,帮助我们从某个角度、某个层面、某个时间段去认知事件,所以理论是不断发展的,但是对世界、市场的敬畏,是永远都不能缺少的。


市场执行的过程


接下来聊一聊,我们具体整个市场执行,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它分为多方循环、空方循环、赚钱效应、时间架构、短线的交易逻辑、如何把握热点、做短线的方法、做短线的关键几个部分。


一、多方循环(贪婪的形成)


所谓的可操作性,就是当一个市场的情绪进入多方循环时,那么,该部分称之为可操作性。


从一开始酝酿(酝酿),然后酝酿之后,开始有一部分人开始赚钱了,赚钱了以后,会吸引后面的人来加入(扩散),或者是赚钱了以后,觉得自己仓位不够,还有可能加大仓位,他感觉到这个市场已经可以操作了,然后这是一个强化过程(高潮),后面会演变到一种疯狂,就是大家会完全没有风险意识,感觉就是如果再不来参与,钱都被别人赚完了(疯狂)。经过疯狂的状态以后,可能会达到一个顶部,但是通常到达这个顶部以后如果不是政策原因,也不会回落很多。纯自然的状态下,经过这一段大家赚钱的时间之后,它即使回落,大家还是会抱有期待(犹豫),直到这种期待慢慢的消亡(退潮)。


那么,这实际上是在告诉你,为什么不用害怕大盘高位满仓,哪怕你在6000点满仓也没关系,因为他会有一个期待和一个消亡的这个过程(崩溃)。这个过程里,只要能够捕捉到这样情绪的话,足够我们去进行策略,当然你可能不一定卖在最高点,还会掉一点。


但是,一旦我们意识到整个市场已经进入了期待与衰退的交替阶段,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适时离场。


这个期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以当前市场为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虑,担心市场是否还能继续上涨。在市场的某个强化阶段,即便经历了一周的回调,许多人也会猜测牛市是否已终结。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此时大盘再次反弹,那些先前退出市场的投资者是否会重新入场?或者是否会有更多外部资金涌入?如果市场持续呈现这种态势,很可能意味着市场尚未达到结束。


然而,如果期待的心态成为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共同心理,即一旦市场稍有反弹,他们就急于抛售,表示他们已经丧失了进一步参与的意愿。那么,在这种心理状态普遍化的时候,你应该迅速行动,因为市场接下来很可能进入消亡阶段。


当前,你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你需要理解市场当前的状况,而非仅凭猜测。你需要判断市场是否已达到高位,以及市场上涨后是否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场,还是会导致已持有者因期待解套而纷纷抛售。如果市场呈现出后者的情况,即投资者普遍期待解套并可能大量抛售,那么你应该迅速采取行动,赶快在今天之内卖出。


每一次市场的上涨都是故事和情绪的共同结果,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周期或者循环。从先知先觉或者试错的资金,到跟随的资金,接力的资金,游资等大家一起轰轰烈烈的搞的一场运动,大的行情就是大的运动,小的行情就是小的运动,每一次的运动背后反应的也都是人性,从看不懂,到怀疑,到跟随,到疯狂,到犹豫,到幻想,一步步的走到最终的破碎,技术分析的价值就在于时刻去衡量这种情绪的变化,大阳小阴是调整,大阴小阳是崩溃的前兆。


二、空方循环(恐惧的释放)


空方循环,基本上是和多方循环对应的,但是它跟多方循环相比是一个空方主导,因为多方循环是一个贪婪主导。那么为什么就是说它这种规律他总是会这个样子,因为这都是人的自身的一种基因所决定的。


这个也是刚才讲到的人类设计师,因为我们所有的,我们做出的一些行为,很多人觉得你是理性的,你觉得你做出了一个判断,是你自己经过思考,深思熟虑之后的判断,但是实际上我们更多的判断,我觉得是基因来做,因为我们的一个模式就是人的一个基因的求成模式,你现在所有的行为,绝大部分都是符合这样的一个逻辑的。


所以,为什么一个男人看到一个身材较好的美女,她身材好不好,你不需要一个具体的数据去测量,男的看一眼就知道了。因为你的基因早就把他做好计算了,同样的道理就是贪婪的情绪,为什么你会有贪婪的情绪,因为我们的基因里面需要我们去获得更多的财富,这样以便于我们的基因可能得到的更好的这个财富。


那么在这个角度,所以很多你的行为是基因在操控的,不是一个你自己真正的一种思想,除非你是真正的学过内观,学过禅定用这样的一种东西来去思考的人,但是这个1%的人都不到,绝大部分的人都逃不过这样的一个心理底层。


然后空方循环也是一样,这是一种恐惧主导的,因为它是一种求成模式决定的,因为我们人类总是会面对各种风险的时候,会害怕,有的人可能会恐高,人的本能让他觉得这个东西会危险到我的生命。


一样的道理,当你在做投资的时候,如果把自己大部分的财产,放在这样的市场里面,你也会经历这样一个情绪的分布。


我们在过去的投资中也同样是经历过的,所以要时刻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敬畏这个市场,因为如果你不敬畏这个市场,总有一天会被自己的恐惧心理所支配,因为这个过程基本上分为幻想、犹豫、抵抗、崩溃,最终崩盘解脱。


因为一开始下跌时,你会怀疑这个地方可能还会上涨,处于一种抵抗的状态,然后进入不断的在下跌之后,开始逐步的崩溃。


那么,可能有人直接在这个崩溃的过程中会选择割肉离场,也有人可能选择不看这个账户,非要解套才能卖。慢慢进入一种麻木状态,那么当这种麻木的状态一直累积到某一个阶段时,他可能就是需要寻找一种解脱,虽然你觉得自己是麻木,但是一个本性却始终在提醒自己,所以需要一种解脱。


然后你为了解脱把手上的持仓卖掉,看看在这个阶段卖掉,可能差不多就是一个底部,大多数都没法避免就是这样(卖在低点)。


时光荏苒,历史在不断的更替,故事不断发生,形式不断的多变,投机千古年来长存,背后就是人性的恒久不变,人的贪婪和恐惧,人的幻想和崩溃,穿梭在每一个投机股市中。


贪婪在利益的面前不断的放大,恐惧在幻想的崩溃后释放,每一个上涨的过程都会让贪婪淋漓尽致,每一个下跌的过程也会让恐惧彻底展现,人的本性是人的基因决定的,它是一个自动保护机制,是人的本能行为,人很难做到时刻理性的去面对自己的行为,这么做太消耗大脑的能量,也会很难。


一个理性的决策行为,需要有信息的搜集,有逻辑的框架,推理的能力,情绪的控制,本能的抵抗,这是一个其实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所以每一个需要在股市中长存的人,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自我,这是一个自我修炼的道场。


三、赚钱效应


赚钱效应和羡慕嫉妒恨,在一个多方循环当中,害怕踏空的心理会比落袋为安的一个心理更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市场,很容易一旦上涨会速度非常的快。


因为很多人会有一种害怕踏空的心态,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在我看来,会比落袋为安的这种心理表现更强,所以正是因为有这种心理存在,我们通常有机会去把握一些超预期的行情。


因为往往这个市场上涨时会超过预期,有很多人害怕以后资金会不断的进入,一直到这种多方的筹码全部压在市场里。


没有逻辑的筹码,指数一个没有混迹的筹码,那么市场才会进入到一个顶部的过程,否则只要有这种害怕,他们不会轻易存在,多方的循环就不结束。


那么成交增量,这个就是说在市场这个上涨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市场表现的是有一个增量,如此一来,实际上是什么呢?


部分投资者在资金实现安全收益后,由于害怕“踏空”,会选择重新进入市场。这种资金流动构成了所谓的存量资金:进入市场、退出市场,再次因市场上涨而重新进入,随后可能因担忧而再次退出。


真正经历过这一投资过程的人中,大部分实际上是盈利的,但这种盈利过程往往会吸引来所谓的“羡慕嫉妒恨”的旁观者。在探讨这一现象时,我想分享一段个人经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我都曾见证过类似的情况。记得在1997年,我与一位同学共同决定进入股市开户,恰巧在开户后不久,我们就迎来了“519行情”。


然后我们赚钱了,我们在不断的讨论股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寝室里面的同学说,你们两个不好好学,天天讨论股票,你们这样会影响学的。然后这个到后来,因为会有一个赚钱效应嘛,我们不断的在赚钱,然后接下来就是会有其他的同学会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然后到最后我们整个一个寝室,然后所有的人都去开户了。


因为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一个过程,因为如果你是在一个群体当中的话,你想想看,如果你是大家在一个寝室,如果你所在的一个群体有人开始在想,那么其他的同学就会有一种羡慕,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状态,那么他们就很容易也会有加入到我们这样的一个行列中来,那么这样的一个过程他就会表现的是市场的一种成交量,它的一个上升的过程和表现。


赚钱效应会带来羊群效应,会带来更多模仿者和参与者,他们进入股市都是因为赚钱,而不是因为故事,或者他们听到了一些,刚买进入可能也会赚一些钱,兴奋的可能还会加钱进来,存量资金和增量资金一起去推动股市的发展。


四、龙头股


英雄的力量,就是我们搞不懂股票上涨的因素是什么。


比如说像之前比较典型的,东方通信,在我看来它就是一个典型的精神领袖,从游资的角度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东方通信这样的一个标的,我们把它视作英雄。


这样的一个标的,他在市场在下跌的时候,它涨了5倍7倍往10倍的方向上去,那么这样的一种强烈的赚钱效应下,一种英雄的力量感召下,很多的人就会觉得这个地方,应该为什么我不能长这么多,你东方通信你是炒什么啊?你是炒5G吗?你是炒你国企的英雄吗?融资融券的因素吗?


然后我们其他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标的,我觉得你东方通信可以涨这么多,我为什么不可以涨这么多。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然后后来逐步引发了这样大家看到的这样的一波行情,多巴胺效应是会上瘾的,因为我觉得这个也是人性。


因为你在股市这个不断的操作赚钱,它会产生多巴胺的这种效应,那么其实一样这个是基因的原因,因为人如果说你是获得了一种快乐,如果你获得了这种快乐是,一些短暂的不是持续的,这个时候,它这个基因就会想办法去让你这个去用一种上瘾的方式让你去更多的做这样的一个行为。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多巴胺的效应,对我们来说这个市场上面,我们知道很多的这个股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模式,比如市场上有一群像我们这样的人这个做股票叫做打板,就是在涨停板上买股票。


那么这个打板呢,他打了这个板以后如果发现这段时间打板经常赚钱,这个时候他会获得了这个快乐,有些所谓的我们叫五星好的股票,就是这个标的打板了以后他老是让你赚钱,就像东方通信这样的,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面,然后这样的话,很多人就会上瘾,只要东方通信去涨他就会去打这个板,他的这个行为是已经变成了是一种上瘾的模式了,变成了一种惯性模式,然后只要再继续赚钱他就会继续时刻进行一个这样的一个行为。


所选择的标的通常都是股性较好,能让打板的人赚钱,因为这些行为通常还会有一个延续性,那么如果你在某一个地方,你找到了一个预期差,然后那个里面包含的类似这样的标的,你可以预感到他后面只要这个东西,受到了信息刺激或者受到了这个相关的资金去推动,肯定那些曾经打过板的人还会继续做出同样的行为,那么你就可以进行相对应的套路行为。


五、时间架构


接下来讲一下时间架构,因为我自己的大部分交易相对来说是偏短线交易模式,但是我觉得短线的交易有时候还是要依附于一个中长期的一个时间架构才比较好,特别是觉得最近的这个几年,因为我的一些包括这些心法理论,就是通过这个更多的受众群体得到了学以后,他其实已经不断的在这个市场养成,他不断的得到了一个进化。


在此基础上,若我期望实现超额收益,我认为可以借鉴过往的成功经验。以往,我们曾采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实现盈利:当我们判断大盘走势大概率平稳时,选择一个表现最为强势的板块,此板块通常包含众多具备涨停潜力的股票,并且是我们观察到收盘后人们热议的焦点。此时,我们只需在当日将筹码推进去,购买其板块,根据历史经验,我们有很大的可能性在次日实现盈利。


但是演变到今天的话发现不是这样的了,因为这个市场他在不断的进化了,因为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样的一个秘密,所以也许本来这一天他不该有这个板块发动的,但是因为大家觉得我只要用这样的方法然后一定可以赚钱了,基本上这个方法在5年以前是屡试不爽的,很多这个早期的这个涨停敢死队,就是通过这个简单的方法,他们今天买明天卖,然后就可以获得很多的财富,但是到今天的话,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相对来说就会不那么有效性了。


因为整个市场经历不断的进化以后,那么大家基本上一个整体上都达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那么所以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别人看2天的时候,那你就需要可能是需要看3天,5天或者甚至更长的一个周期,如果你能把那个周期看的一个更清楚的话,那么再来做这个短线的话,你可能才能获得以更高的成功率,中长线交易以短周期的积累为点的话,那么同样就是我们的操作里面,虽然很多时候一开始是短期的,但是有些标的我们愿意到后面拿的更长,我们看到了更长的一个时间架构,然后他可能这样的一些标的是我们觉得是,成为一个阶段的一个核心,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是变成了一种短线的一种交易的一种累积。


大概在12年的时候,我跟现在市场上就是那些顶尖的那些游资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绝大部分的人,还是今天买明天卖的一种方式,因为他们会觉得,我今天大概是好的,我通过当天的一个走势,我大概是说能够推断出来,但是明天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他们来说,他们觉得操作就是放在一天,这个起来就已经操作了。


但是后来发现,其实第二天卖掉了这个股票以后,他会发现可能这个过程它也没有完,然后你还是要买,然后你发现还是你手的那个标的是最好的一个标的,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其实没有必要,就是第二天就把这个头寸解决掉。那你是可以持有一段,然后获得一个更高层的收益。然后同时关注周期品种的一个价格演变,并且发现一个规律。


因为我们发现整个这个资本市场,这些股票根据他价格的变化分为不同的周期,那么同样一个周期的时候,他可能会展现出差不多的一些规律,那么如果你是不同周期的,有不同周期的一个规律,我们根据周期的一个不同,然后找到这样的一些规律,然后来进行一个操作。


比如说我打个比方啊,比如说这一波行情,虽然我们是说在大家通常能够感觉到了,是在两月份的中旬,通常就是过完年以后然后开始发动的,但是其实有一批标的它们是领先一个周期的,就是以茅台格力为代表的一些品种,他们基本上是在一月份就开始发动了。


所以呢,对我来说就是可能我就是会看看这个市场什么时候见顶的话,我会把这些茅台格力这些作为一个领先的标的,因为他们大概领先了一个多月的一个周期,那么如果这些标的他们没有见顶的话,那么很可能这个行情,并没有见顶。


当然这个他只是不同周期,并不代表你茅台能够创新高,其他股票一定能够创新高,只是表示他的周期并没有结束,但是不排除他的周期,茅台呢是这样的,其他的股票可能是他是以一种震荡的方式来演化他的一个上涨周期,但是基本它上涨周期是上涨周期,但是上涨周期不一定代表它价格肯定会上涨。


同样的下跌的周期,有的下跌的周期他是表现的非常的强,这是对一个周期的大致推理。每一个周期的开始都有一个启动的插杆起义(徙木立信),那个起义的红旗就是领先周期的扛把子,他们起着重要的市场引领作用。


六、短线的交易逻辑


短线的交易逻辑在我看来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我们很多人经常迷失在交易过程之中。


板块的强度和持续性,通常板块的强度是越强越好,但是现在也是同样因为这个市场的进化,所以很多就会产生很多这个很多的强度就带有攻击性的,所以现在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过去这种方法在辨别上的成功概率或许极高,然而,在当前市场不断进化的背景下,尽管它仍然是一个依据,但我们必须将其考量范围拓展至更长远、更持续的维度。这一点尤为重要。例如,某个板块在启动之初可能展现出高度的活跃度和协同能力,各方面表现均十分出色。然而,如果第二天便导致大部分参与进攻的投资者蒙受损失,这表明其持续性不佳。在这种情况下,该板块的后续并不好操作。


对于我们而言,最好的板块应同时具备几个特性:良好的持续性,能让做出攻击行为的这些投资者能够赚到钱,有了这个一个持续性的保障,这样的一些板块对我们来说才是比较适合操作的。


七、做短线的方法与关键


在投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准确判断市场的情绪周期阶段,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投资方法:强势阶段,做强势股,弱势阶段,做超跌反弹,震荡阶段做试错。


先判断情绪周期阶段,再选用该用的方法:强势阶段,做强势股,弱势阶段,做超跌反弹,震荡阶段做试错。


在投资分析中,首要任务是明确当前市场所处的阶段。随后,基于市场状态选择相应的方法。若市场处于强势阶段,我们通常会选择那些表现卓越的股票,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优质股票。反之,若市场处于弱势阶段,我们则倾向于采用超跌反弹。


关于强势阶段,为什么做这种最强势的筹码,其中数学过程是怎样?因为在强势市场里面,实际上是不断有增量进来。


假设我们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增量资金阶段,每天有大约100亿的增量资金流入市场。这些资金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并不会平均分配到市场上的所有股票中,而是会根据股票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进行有选择性的投资。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增量资金市场环境下,应致力于寻找那些能够吸引更多增量资金的股票进行操作。


这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的股票,其背后的原理通常是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人气。这些高人气股票,往往就是市场上表现最为突出的股票,它们能够持续为投资者带来盈利。因此,在增量资金阶段,参与这些高人气股票的投资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尽管这些股票的价格可能已经有所上涨,甚至让一些投资者感到担忧,但如果考虑到它们仍然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从数学逻辑上讲,它们可能仍然是性价比最优的投资选择。因此,在强势阶段,投资者通常会选择投资这些高人气股票,以追求主升浪带来的收益。


从该模型分析,我们并非仅仅选择表现最强势的股票,而是选择在当前阶段能够吸引更多增量资金的标的,逻辑上是这样。增量资金来自于表现优异的个股,但当这牛股因涨幅过高而面临调整风险时,原有投资者可能选择卖出,而新的增量资金可能会寻找新的热门标的进行投资。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随着人气标的的替换过程,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在弱势阶段,此时最好减少操作,如果希望把握一些机会,也并非不可行,通常在此阶段可以采用超跌反弹的策略。


寻找市场情绪崩溃的节点,在超跌时选择超跌板块中的个股进行投资。然而,这种操作通常具有高度的短期性,意味着投资者在买入后的次日通常应考虑退出,避免过度持有。即使面临套牢的情况,也应果断离场,避免进一步损失,同时不建议进行补仓操作。这种策略旨在捕捉市场的短期波动,进行快速交易,无论盈亏,都应尽量在次日平仓。


当市场处于平衡格局时,热点板块的追涨效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尽管追涨不一定导致下跌,但持续性和最终效果也难以预测。因此,在平衡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持有的标的可能既不会大幅盈利,也不会显著亏损。在此情境下,投资者应审慎评估市场走势,避免盲目追涨,以稳健的投资策略应对市场波动。


但是,如果采取打板的策略,而市场持续性不佳,反而可能导致亏损。在此阶段,可能更适合埋伏会炒作的题材。这种策略可以基于对政策走向的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等因素进行推理和预测。


然后进行一些所谓的埋伏操作,当我觉得有可能产生突破的时候,采取试错的心态进行操作是更为合适的。


例如,在当前偏向震荡的市场行情下,我会选择尝试打首板的操作,以试错的心态进行投资。如果市场真的产生了突破,且板块也产生突破,我们再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增加仓位,进行顺势操作。


投资语录


1、高手买入龙头,超级高手卖出龙头。


2、别人贪婪时我更贪婪,别人恐慌时我更恐慌。


3、敢于大盘低位空仓,敢于大盘高位满仓。心中无顶底,操作自随心。


4、永不止损、永不止盈,只有进场、出局。买入机会,卖出不确定,出局就是出局,不管止损止盈。


5、得散户心者得天下,人气所向,牛股所在。


6、买入机会,卖出风险,只做对的交易,胜负交给概率,多一份淡定,少一分胜负心。


7、理念的东西,简单说就是把握市场热点,实际操作中,预判、试错、确认、加仓等。


8、操作应简单化,想的太多临盘难免犹豫,不要有太重的成本障碍,胜负的事情交给概率,不管结果如何坦然面对、冷静处理。


9、多操作、多思考,概率会告诉你以后应该怎么做。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再多的失败也不能转化为经验


10、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怀疑中发展,在狂欢中结束。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洪周璐
电话:15179330356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