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2020我国水稻产业分析及2021展望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03-05 09:13:34 来源:环球粮机网 作者:徐春春/纪龙/中督/方福平

1


2020年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形势


1.1   面积恢复增长,单产略有下降


2020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早稻生长期间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单产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全国早稻生产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实现恢复性增产。中晚稻生长期间西南、华南产区气象条件总体较好,东北产区连续遭遇3次台风,部分地区出现少量倒伏和内涝,但对产量影响有限;长江中游产区出现中度以上寒露风天气,对双季晚稻单产造成不利影响,但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及时有力,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2],2020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3 007.6万hm2,比2019年增加38.2万hm2,增幅1.3%,其中早稻面积增加30.1万hm2,中晚稻面积增加8.1万hm2。面积扩大,主要得益于国家高度重视双季稻生产,中央财政新增36.7亿元支持恢复双季稻,提高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了市场预期与双季稻发展积极性;水稻单产7 044.0 kg/hm2,比2019年略降15.0 kg/hm2,主要是灾害偏重发生,但仍为历史次高水平;总产达21 186.0万t,比2019年增产225.0万t,连续10年稳定在2亿t以上水平(图1)。



1.2   市场价格上涨,优普继续分化


2020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 kg 121元、127元和130元,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每50 kg最低收购价格均比2019年提高1元,粳稻保持不变,对提振农户售粮预期具有积极意义[3]。此外,受疫情持续发展、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提高、主产区水稻生长期间洪涝灾害影响较大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内稻谷(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中晚籼稻市场走势明显强于2019年。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2020年12月,早籼稻、晚籼稻和粳稻收购价格为  2 501.7元/t、2 740.3元/t和2 802.5元/t,同比分别上涨5.0%、9.0%和8.0%(图2)。


各地调研表明,优质食味稻、专用稻等品种仍然受到市场收购主体欢迎,需求旺、销路好,价格优势明显,如南方秋粮收购中黄华占、丰两优等优质稻价格比普通品种每kg高0.2元以上;广西继续实行优粮优价和优粮优补政策,优质早籼稻(含专用稻)每kg 2.66元,比普通早籼稻高出0.24元;黑龙江五常市稻花香2号稻谷平均收购价每kg 6.0元,是普通粳稻价格的2倍以上。稻米价格上涨推动临储稻谷销售增加。据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统计,2020年累计成交临储稻谷1 722.5万t,同比增加472.5 t,增幅达37.5%。谷价上涨、肥药价格相对稳定、生产用工成本略增,农民种稻效益有所增加。


1.3   进口恢复增加,出口小幅减少


2012年以来,我国大米进口量持续增加。2017年,我国进口大米402.6万t,首次超过400万t,创历史新高。此后,随着国内稻米市场价格下跌,国内外大米价差缩小,以及国家严格控制大米进口、规范边境贸易等因素影响,2019年大米进口量降至254.6万t,进口快速增加的势头有所缓解。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稻谷“去库存”进程加快,大米出口量明显增加(图3)。2020年,尽管国内外大米价差整体呈缩小趋势,但企业进口大米仍然有利可图,同时受世界范围疫情持续发生、东南亚主产区旱灾、非洲沙漠蝗爆发等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大米进口量小幅增加,出口大米仍以非洲国家为主。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进口大米294.3万t,同比增加39.7万t,增幅15.6%,进口大米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是缅甸、越南、巴基斯坦、泰国和柬埔寨,其中2019年我国将缅甸大米进口配额从10万t增加到40万t,推动缅甸成为我国进口大米最多的国家;出口大米230.5万t,同比减少44.3万t,减幅16.1%,出口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埃及、韩国、塞拉利昂、喀麦隆和尼日尔[4]。


1.4   种业加速发展,制种结构优化


在国家统一试验、绿色通道试验、联合体试验等并行发展下,近年来水稻品种试验渠道更加多元化,审定品种数量大幅增加,选育品种类型不断丰富,优质水稻选育水平快速提升。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数量达到574个,比2019年增加201个(表1);其中两系杂交稻审定数量占比快速提高,提高了水稻新品种选育速度,2020年两系法选育了271个品种、占47.2%,比2006年提高了41.2个百分点[5]。


水稻品种从单一高产型向优质、高产、专用型转变,水稻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审定水稻品种的总体优质化率已经超过50%。受库存积压、杂交稻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杂交稻制种产量继续下降,2020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降至7.7万hm2,比2019年减少1.5万hm2,创“十三五”以来新低;预计新产水稻种子2.0亿kg,比2019年减少0.4亿kg,加上期末有效库存1.6亿kg,预计2021年可供种子总量约3.6亿kg,供需仍然平衡有余。


1.5   绿色技术研发增强,推广步伐加快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创新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创建一批标准化基地,推广一批粮油和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6]。农业农村部继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统筹推动重点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集成“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生产模式,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实施水稻“藏粮于技”科技创新工程联合攻关重大科研任务,创建水稻产量、品质与资源利用效率协同提高、抗逆稳产、精准轻简化绿色增产集成模式。


2


我国水稻产业存在问题


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粮食安全”,并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当前我国水稻面积略有扩大、单产有所提高、品质不断改善,总产已经连续10年稳定在2亿t以上,为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长期看,水稻生产、市场、技术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和警惕。一是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抛荒撂荒”现象突出。近年来部分地区违规占用耕地开展非农建设、占耕地补林地、季节性抛荒与常年撂荒,以及在粮食功能区内种植非粮作物等行为持续存在。据统计,近五年我国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面积比重由2015年的71.3%降至2019年的69.9%[7]。二是种业创新能力仍然偏低。


尽管品种审定数量大幅增加,但突破性品种少、主导品种不突出;我国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克隆与遗传解析等功能基因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已克隆基因中能用于育种的基因少,育种仍以常规品种间杂交为主,周期长、效率低;种子生产水平不高,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大,杂交稻种子产能过剩。三是“单改双”难度较大。2020年双季稻面积恢复性增加50多万hm2,得益于中央重视、政策扶持和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双季稻成本利润率低,一旦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取消或降低,行政推动力量减弱,早稻面积仍难以稳定,“单改双”持续推进难度很大。四是直播面积扩大带来一定安全生产风险。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易遭受前期低温冷害、后期倒伏等安全生产风险,除草剂用量比机插秧、移栽稻多50%以上。2020年早稻直播面积快速增加,预计全国直播稻面积已经超过666.7万hm2。五是稻田综合种养“重渔轻稻”现象突出。近年来南方稻田综合种养快速发展,但养殖占比过大、重渔轻稻现象突出,部分地区稻田改造环沟面积普遍超过10%的标准,个别超过40%。近两年小龙虾等养殖收益下降,但恢复种稻难度大、投入大。


3


2021年水稻产业发展展望


3.1   种植面积小幅增加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农业农村部明确要求农业农村系统要立下“军令状”,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t以上,力争稳中有增[8]。202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早籼稻和中晚籼稻分别为每kg 2.44元和2.56元,粳稻为每kg 2.60元,早籼稻和中晚籼稻都比上年上涨0.02元/kg,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每kg 2.26元,亦比上年上涨0.02元/kg,释放了中央保口粮安全的决心,有利于提振农户种粮信心;中央和主产区各级政府仍会坚持将恢复双季稻生产作为扩面增产的重点任务之一。因此,预计2021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仍将小幅增加。


3.2   单产水平保持稳定


2020年全国水稻单产为7 044.0 kg/hm2,比2019年略降,主要是受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和寒露风等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但仍为历史次高水平。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防灾减灾工作,农业农村部已经明确提出2021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667万hm2(1亿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00万hm2,集中力量加快2 267万hm2稻谷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水稻单产稳定。但同时,预计南方地区稻田综合种养、直播等轻简化种植将继续保持较快上升势头,规模扩大、种植效益下降后水稻生产粗放经营现象增多,中高档优质稻、专用稻等品种推广面积有望继续扩大,优质常规稻也将持续压缩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单产提高。因此,预计在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暴发的情况下,2021年我国水稻单产将稳定在7 050 kg/hm2左右或小幅提高。


3.3   稻米市场继续平稳运行


2020年大米市场供给出现阶段性偏紧,新稻上市后各级粮库和企业入市采购,助推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持续走高。202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望继续实施,标准小幅提高,提振市场信心;稻谷库存充裕,价格大幅上涨缺乏支撑,正常情况下大米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2021年我国稻谷供需仍然保持宽松,价格继续保持较快上涨幅度难度很大,预计总体将以高位平稳运行为主。


3.4   优质稻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近年来我国水稻品种品质不断改善,优质稻占比明显提高,大米消费市场进一步细分。根据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数据,2019年我国食用稻优质总体达标率、粳稻达标率和籼稻达标率分别为51.8%、45.4%和53.5%,分别比2011年上升了19.1个、19.8个和19.4个百分点[9]。近两年各地优质稻品种市场价格出现加价收购和供不应求局面,有效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品种。随着国内稻米市场优质优价更加明显,各地陆续加大力度开展优质稻谷订单收购、优质稻米评鉴评比活动等工作,已经在全社会推动形成了优质稻米消费的良好氛围。预计2021年各地将继续发展优质稻米,提升大米品质,提高种植效益,水稻品种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3.5   绿色品种和技术加快推广


农业农村部已明确提出到 2025年化肥农药利用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优化施肥用药模式,推行定额施肥,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模式,构建绿色种植制度。预计2021年水稻绿色技术体系将更加完善,如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环保高效肥料、生物农药、智能农机装备等绿色投入品继续增加,化肥减施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土壤修复、秸秆还田等绿色技术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稻田综合种养、机收再生稻等绿色高效模式继续稳步发展。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六大签约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