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传媒专家

黄小鹏:反周期政策的三个着力点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8-11-14 09:07:44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黄小鹏

  为应对经济继续下滑,在下调“双率”之后,政府迅速宣布了四季度经济工作十大任务并已出台了一系列反周期政策。可以预料,后续还会有更多政策出台。反周期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包括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和消费信心、把转向内需主导当作长期战略、不要过分忌惮财政赤字。

  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回落到了9%的水平,创下5年来新低,GDP增长下滑的同时物价也出现了持续回落,因此,即便不考虑奥运会的因素,这一增速很可能已经轻微低于潜在增长水平。

  由于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实体经济的影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明年外部环境继续恶化难免,为应对经济继续下滑,政府部门已出台了一些反周期的政策。在下调“双率”之后,政府迅速宣布了四季度经济工作十大任务,其中包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调高出口退税率、核准一批基建项目、扩大家电下乡范围。可以预料,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反周期政策出台。笔者认为,反周期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注意引导民间投资和消费信心

  所谓的凯恩斯扩张政策,从本质上说,就是在民间投资和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下,由政府替代进行一部分投资和消费,以维持总需求。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这对国内的企业投资意愿产生了很大的抑制。已有分析指出,用需求法和生产法计算的三季度GDP数据存在较大偏差,这说明在需求形势尚未严重恶化的情况下,企业已经在削减库存,反映出企业对未来的预期相当悲观。同时,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消费者,受预期不明朗和股市缩水的负财富效应影响,消费信心低落。

  诚然,政府财政扩张的理论前提就是企业和居民信心不足,但是,有效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从而维持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速不要过快下降,也应该是相关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为此,政府部门应该更注重向企业和居民发出清晰的信号。如果企业和居民都相信此轮中国经济的回落幅度不会太深,相信政府有足够的工具和决心确保经济能成功从依赖外需转变到依赖内需上来,那么就可以缓和企业低落的投资意愿,增加居民的消费信心。特别是股票市场,一旦在信心的支持下走好,将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

  把转向内需主导当作长期战略

  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同时扩大内需,并通过提高出口退税来部分抵消出口下滑的影响。与当时比,今天我们面临更多的有利因素。除了财政更强健外,国内的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已趋于完成,国内经济运行的市场基础好得多,使得扩大内需的空间比当初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外需这一块,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在最近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外需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但同时,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也因此越来越严重,持续大额的贸易顺差为中国积累起了1. 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外储越多,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就越大,人民币越是升值,中国政府持有的外币资产的损失也就越大,这一怪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最大威胁。特别是在此次拯救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为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届时如果美联储不能及时将其收回,美元的贬值就难以避免。此外,美国经济不排除在3-5年内处于疲软状态,这也会加剧美元的贬值幅度。而从长期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无疑会快于美日欧任何一个经济体,这使得人民币长期内升值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强力保出口其实加剧了宏观经济的风险。提高出口退税率,甚至让人民币小幅贬值诚然有助于防止出口过快下滑,有助于防止出口部门失业率过快上升,但这一政策与经济长远发展目标是相悖的。事实上,越早将中国的顺差降下来,越有利于中国的整体利益,降顺差的工作不应受宏观经济周期性下滑而终止。我们应该接受逆差并不可怕的观点,在当前的调整中,强力保出口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相反,大力扩大内需,并采取相应政策帮助出口部门转向国内市场,才是符合中长期利益之举。

  不要过分忌惮财政赤字

  对扩大政府开支的一大担忧就是赤字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税收增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这种担忧似乎更具合理性。其实,中国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不到20%,在全球所有大经济体中是最低的,如果考虑到中国政府拥有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政府的负债潜力在各国中首屈一指。

  再说,所谓的凯恩斯主义,说白了就是周期性的赤字财政政策。如果外部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大规模刺激经济成为必要时,不必纠缠于当前的财政状况。削减个人所得税和进行增值税转型,同时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转移支付无疑会导致减收增支,但对其后果我们无需担心。应该认识到,中国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不是发挥过度了,而是远远不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