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

4年净值稳稳破8!他们说:交易策略必须具备这两点!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1-11-22 17:45:54 来源:七禾网 作者:七禾研究

七禾网注:嘉宾回答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不代表七禾网的观点及推荐。金融投资风险丛生,愿七禾网用户理性谨慎。


左:周焘,右:杨辉


周焘

毕业于江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13年底开始期货交易,主要做趋势交易,采用多周期、多品种对冲方法组合交易。


杨辉

毕业于贵州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2005年开始股票交易,2013年开始期货交易,主要从事量化交易平台和模型开发,采用多周期,多模型和多周期的趋势跟踪组合交易。



精彩观点

从IT角度来讲,主要的经验就是会写程序,对程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从工作经历来讲,我觉得我们现有的工作帮我们养成了一步一个脚印、比较踏实工作的习惯,对于任何事情,一定要得到一个明确的、验证的结果,并不会轻易地下结论。

我觉得国内目前的走势,在我看来是螺旋式的,一段时间赚钱难,然后再有一段时间相对简单,总体来说,它是螺旋上升的,也就是说未来应该是越来越难赚钱。

我们的交易理念没有什么变化,既不希望是一夜暴富,也不希望通过极短的一种交易行为来实现巨大的盈利,我们希望通过复利的理念,逐步地稳扎稳打,一点一点地实现盈利。

现在我们的交易方法,首先是具有一个组合对冲的效果,多品种、多周期、多模型。在组合对冲之余,还要考虑整个算法的普适性和对称性。

期货市场上最核心的有几大类定理,其中一个是能量守恒,我们所亏的、赚的每一分钱,实际上都来源于别人的赚和亏,这是一种能量守恒。

每年利润率过高的话,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你找不到有人会主动地拿那么大笔的钱来给你的,过高的利润率是不能长久的。

后期我们的交易方法必须要有普适性、对冲性,这两个是最基本的,我们尽量朝这两方面去完善。

(策略)一是必须要有一个很强的相对普适性,还有一点,策略跟策略之间的对冲性,这样的话我们未来在资金曲线上尽量做到平滑。

中长线策略我们关注的最重要的指标是盈亏比,所以说我们的策略主要特点是高盈亏比,胜率相对比较低,胜率大概40%左右,有的时候甚至还不到40%,但我们尽可能做到盈亏比大概在2:1以上。

策略有突破开仓、回调开仓,有震荡,也就是说遇到特殊行情开仓的方式都有。在各种相互对冲的情况之下,我们做到了尽可能不增大回撤的情况下,把盈利提高了,也使我们的资金曲线相对看起来抖动没有那么剧烈。

我们是根据每个品种的历史回测数据进行分配的。如果某一些品种在历史回测当中表现得比较好,自然而然地会把资金相对分配多一点;如果某一个品种表现并不太好,相对就分配得少一些。总体来说,我们资金管理的原则都是根据最大回撤来进行分配资金。

同时我们也要看它历史行情的回撤情况,如果历史的趋势性比较强一些,我们也会着重把资金往这些趋势性强的品种多分配一些;如果历史的趋势性比较差的话,我们会少分配一些。大概就是从品种、策略和历史行情的角度来综合考量整个资金分配情况。

站在趋势角度上来讲,它的逻辑原理是一旦突破了,相应的市场行情会延续下去;站在震荡的角度来看的话,逻辑原理就是市场总是维持,整体的行情总处于震荡变化当中,整个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一旦突破以后,会有一些行情上的回调,通过行情上的回调去做单。

我们现在的交易策略最多只有两个,有些交易策略甚至是没有参数的,如果参数设计过多,我们也会认为它对于市场行情的拟合程度较高,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之后,它是最先受到冲击的,是最不适应的。

我们会看交易策略能在多少个品种上达到正期望值,而且这个品种基本上要有回测五年到十年的数据,如果能在20个以上的品种上都能覆盖,包括有色、贵金属、农产品、黑色等,我们认为它是具有普适性的。因为普适性算法极难受到行情波动的影响,使它由正期望值变为负期望值。

我们不会因为现在的行情不太适应而调整策略,那万一我调整以后,未来的行情又不适应我调整之后的策略呢?所以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选择就是只能忍过去。

我们不认为策略会失效。所谓的策略,我们只认为它存在适应的时期和不适应的时期,针对不适应的时期,我们的选择是通过大量的组合对冲,挺过这段时期,而不是说判断一个策略已经失效,就把它下线。

你的量化交易的结果是你心理要能承受的,包括胜率、盈亏比、最大回撤。在实盘当中要不断去练去磨,一旦磨练了、试了,你对回撤麻木了,我认为就是适合的。

从长远来说,真正想做的事不仅仅只是赚些钱,而是能够成立私募,或者说以其它的方式为一些特定的人群进行服务,然后帮助他们在投资领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优势,不能够只是为自己。


七禾网1、简诺投资团队你们好,感谢你们和七禾网进行深入对话。我们了解到,周焘先生之前从事IT技术方面的工作,请问当时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使您进入到期货市场中?


周焘:我进入期货市场主要是因为我的朋友兼搭档杨辉先生。当时刚30岁,什么都不懂,他看我有点“无所事事”,就跟我说要不要做期货。当时我连股票都没做过,他跟我说是做期货量化交易,和我大概解释了一下,就是用程序、用计算机算法在市场上做交易。其实刚开始我是不太相信的,因为我从来没做过,后来我就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我也没钱,他比我有钱多了,他都敢做,我怕啥?


然后我就跟着他一起做了期货,做期货是杨辉带我入门的。这个也是机缘巧合,那天我们两个走在路上,也没什么事儿,就一边走一边聊,聊着聊着就聊到这方面了,他觉得我这个人做事比较踏实,我觉得他也比较可信,所以我们两个就搭了一个班子,做了这个事儿,就这样进入了期货市场。



七禾网2、请问之前在IT行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对你们后来做量化交易有哪些帮助?


周焘:说到帮助就是会写计算机程序,但是我们的平台基本上都是杨辉写的。从IT角度来讲,主要的经验就是会写程序,对程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从工作经历来讲,我觉得我们现有的工作帮我们养成了一步一个脚印、比较踏实工作的习惯,对于任何事情,一定要得到一个明确的、验证的结果,并不会轻易地下结论。另外我们互相取长补短,经常会互相沟通讨论,互相促进,不会某一个人一意孤行。


杨辉:第一,最大的帮助就是我们很容易切入,因为量化会用到计算机,这对我们来说很容易切入;第二,做IT的人,做任何事情逻辑推理能力天生就很强,所以我们无论在哪一个模型的开仓、平仓这种逻辑上的思维,就天生地比学文科的人强一些。



七禾网3、据你们介绍,团队从2013年底开始做期货交易,至今已有7年多的时间,在这7年多的时间中,从量化交易的角度来看,你们认为国内期货市场的行情走势特点、投资者结构等方面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否觉得越来越难赚钱?


杨辉:我觉得国内目前的走势,在我看来是螺旋式的,一段时间赚钱难,然后再有一段时间相对简单,总体来说,它是螺旋上升的,也就是说未来应该是越来越难赚钱。特别是投资者结构这块,有很多品种都国际化了,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了,引入了更多有经验的投资者,必然会导致任何一种方式赚钱都会越来越难,这不光是针对量化交易,我觉得任何的交易方式,包括主观都会越来越难赚钱。



七禾网4、在这7年多的时间中,你们的交易理念、交易方法有过哪些变化?


周焘:其实我们的交易理念没有什么变化,既不希望是一夜暴富,也不希望通过极短的一种交易行为来实现巨大的盈利,我们希望通过复利的理念,逐步地稳扎稳打,一点一点地实现盈利。


交易方法这一块变化比较大,我们在2017年左右,交易方法上做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原有的交易方法,是单算法、单品种,针对品种去做的;现在我们的交易方法,首先是具有一个组合对冲的效果,多品种、多周期、多模型。在组合对冲之余,还要考虑整个算法的普适性和对称性。


就普适性来说,一个算法要尽可能地覆盖市场里面大多数的品种,比如说现在总共大概四十多个品种,主力品种可能三十多个,可能一个算法覆盖二十多个品种。


其次是对称性,算法和算法之间的对称性,比如我现在这个算法虽然在某一个点位上是亏损的,但另外一个算法在这个点位上面虽说不能盈利,但在这个点位也不会亏损,算法叠加了以后,在总体亏损不变或下降的情况下,我的盈利会扩大,这是我们在交易方法上的一个改变。


杨辉:期货市场上最核心的有几大类定理,其中一个是能量守恒,我们所亏的、赚的每一分钱,实际上都来源于别人的赚和亏,这是一种能量守恒。如果减去交易所收取的费用,应该是个负合游戏,交易所收取的费用,就导致了在期货市场上不管使用任何方法,能够成功的概率都不高。这种理念的前提之下,我们再往下推的话,最终会导出:每年利润率过高的话,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你找不到有人会主动地拿那么大笔的钱来给你的,过高的利润率是不能长久的。所以我们追求的恰恰是一种相对来说尽量保持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我们选择了很多模型,都是趋势跟踪为主的方式。


交易方法的话,确实我们也经历了很大的一些变化,前期的交易方法不是特别的成熟,后期我们的交易方法必须要有普适性、对冲性,这两个是最基本的,我们尽量朝这两方面去完善。



七禾网5、今年5月底到8月底,大部分做量化交易的人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回撤,而贵团队的账户却相对平稳,并在9月份后不断创出新高,请问是否你们的量化交易策略和逻辑与其他大部分人相比有所不同?


周焘:交易的逻辑和其他量化交易者没有差别,都是追涨杀跌的趋势交易。有区别的是我们在交易算法的对冲和普适性方面把控较为严格,尽可能得提升盈亏比。


责任编辑:李烨
Total:312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六大签约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

[关闭]
[关闭]
[关闭]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