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金属期货

铜市套利严重 中国受此成为全球“铜仓库”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6-02-23 17:33:34 来源:中金网

世界资本市场波动因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的地位。随着制造中心到创造中心,中国在不断发展。而如今,因大宗商品市场的低迷,中国又首次成为了世界的铜库存中心。


数据显示,12月精炼铜进口较上年同期飙升34.4%,达到创纪录的423,181吨,且预估认为,1月份的进口规模也很大。


据外媒报道,上海期交所铜库存目前已经超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量创纪录水平。


对此,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表示,随着价格差异令套利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交易,鼓励了中国的铜进口,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仓库的铜库存超过了伦敦金属交易所。自8月底以来,上海期交所铜库存增长逾一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LME监控仓库的库存降至一年低点。


伦敦Bloomsbury Minerals EConomics Ltd董事总经理Peter Holland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有大量盈余,他们精炼和冶炼产能过剩,因而生产商的库存积压严重。”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上海的铜价高于LME基准价格,促使贸易商以LME价格买入铜,然后再运到中国获利卖出。”


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中国精铜进口量12月份激增至创纪录水平。自去年8月27日以来,上海期交所铜库存增长逾14万吨,达到27.7万吨。相比之下,LME监控的铜库存为20.5万吨,自8月份以来减少了大约一半。


“我们的客户预计人民币会贬值,在去年临近年底时补充库存,”中国一家铜进口商称,“套利窗口一直开启,这也是12月进口增幅如此之大的另一个原因。”


他说:“从韩国釜山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再到美国的”汽车王国“底特律,LME监控着全球逾600个仓库。LME和上海期交所的数据并不能涵盖全球所有的铜库存,因为有许多库存保存在私人设施中。”


铜库存增加并非需求拉动


据路透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球的主要消费国,其铜进口量近年来出现飙升。


“而因进口的增加更多与补充库存有关,所以并不能视为该国实际需求增强的迹象,”彭博行业研究驻新泽西Skillman的分析师Kenneth Hoffman表示。


他说:“中国的需求仍然十分疲弱,中国去年的铜消费量下降了2%到4%,今年的情况可能也不会有明显好转。”


LME指标期铜CMCU3约为4,500美元,去年下半年多数时间都低于沪铜价格。市场曾预期,随着中国进口增多,这一价差将收窄直至消失,但至今尚未成为现实。


“其中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币贬值,导致国内市场参与者选择在上海期交所建立多头仓位,”麦格理在一份报告中称。


麦格理称,这可能意味着,与此同时LME空头仓位增加,“而不是说中国强劲的需求推高了国内铜价”。


LME注册仓库的铜库存为227,300吨,较去年8月高出约40%,而上海期交所监管下仓库的铜库存增加了近一倍至241,282吨。


人民币贬值令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于中国客户而言变得更加昂贵。中国央行去年8月让人民币贬值,引发市场震荡。人民币兑美元自那以来已累计下跌近6%。


今年全球铜需求估计在2,200万吨左右,中国占其中的近一半。中国去年铜需求料增长约2%,今年需求增幅可能不会有太大改善。


“今年上半年铜需求不会太好,”一家中国铜管和铜棒生产商的经理说,并称鉴于国内市场库存高企,空调生产商的需求可能疲软。


其他提到的导致铜进口增加的原因包括中国国储局收储,以及将精炼铜作为融资抵押品。


但这些原因无法解释为何铜精矿(又称铜矿砂)进口大幅增加,12月铜精矿进口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6%,至创纪录的148万吨,但铜精矿并不能用于融资抵押。


“精炼铜和铜精矿进口复苏与人民币开始贬值有关系,是投资者试图在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前储备铜,”巴克莱的大宗商品分析师Dane DaVis说。


相关市场表现


期铜盘中最高上涨达2.5%,再加上证监会换帅恢复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信心的乐观预期,铜公司股价飙升。


铜相关股票,盘中表现:TCK一度涨21%,FCX涨13%,FM CN涨16%,HBM CN涨15%,CS CN涨13%, LUN CN涨7.3%, KAT CN涨5%, SCCO涨3.3%


但BB&;T分析师Garrett Nelson称,铜和铁矿石价格的反弹难以持久;依然预计铜价在短期内面临重大挑战。


责任编辑:韩奕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傅旭鹏/相升澳
电话: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